回覆列表
  • 1 # 快樂的小小子兒

    對閩南最初的印象,並不來自於書本,也不是電視,而是母親的敘述。早年,由於祖父工作的緣故,母親在閩南生活過一段時間,大約是六歲至十三歲,也就是現代意義的童年。後來祖父退休,母親也就離開了這片充滿生機與希望的土地。於是在我年少時,母親總是不厭其煩地向我介紹閩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她的介紹中,我無數次夢見閩南,於是我對《地道風物閩南》並不陌生,反而很親切,似乎每閱讀一段文字,我都要與塵封記憶中母親敘述相印證。

    向海而生的閩南人,據說是從中原避難而去。在山與海的洗禮下,他們究竟是何樣的生存狀態,飲食,服飾,起居,從某種程度上說遊離於中原,是一種獨特而深刻的民族記憶。我們極其迫切地想了解,在遙遠而荒涼的處所,先輩們是如何用自己的雙手滿足了最簡單的生存,最終在山海之間構築了文化的自信與認同,《地道風物閩南》給了我們一個極其光明的答案,從今天這個時點去回頭望,那裡有無數個不為人知的故事,閃爍的是創造的激情與智慧。

    《地道風物閩南》的插圖清晰而有骨感,古建築在歲月中珍藏的光華被一絲不苟地記錄下來,更難得的是看那一道道菜餚,發現色食味俱全的同時還冒著熱氣,甚至說這不適合在我們飢餓的時候去閱讀,否則就會更加飢腸轆轆、不知所已。

    作為特定的文化概念,閩南對於我們研究人類生存與發展是一個不容錯過的社會學樣本,甚至在海外,我們可以將閩南等同於福建。通常意義的閩南是包括泉州、廈門、漳州,這裡的特色不僅僅是騎樓建築,也不僅僅是媽祖、關帝等民間信仰,更多的是同飲一江水,同食一桌菜。

    或許,中國乃至世界,不會再有一片土地像閩南那樣讓人魂牽夢繞,旦夕思之。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閩南,這對於海外遊子而言,並非一句空話。從深山裡走出的娃子,一步三回首,卻總也舍不去的鄉愁,愛拼就會贏的品性是流淌在血液裡的,永不幹涸,代代相承。當然,我的夢,你的夢,他的夢,只要堅持向前奔跑,就一定會實現。儘管《地道風物閩南》沒有刻意強調這種家國情懷,但是我們完全可以透過文字的敘述和照片的展示感受到我們的根,並非“無常”,而是“有常”。

  • 2 # 鋼筋工小哥

    閩南是一個臨海的城市,這裡的山區密集,除了出海幾乎無路可走,以我們中原人的角度看閩南,大抵逃不開三個特點:邊緣、偏僻、生存艱難。

    閩南背山面海,接觸最多的便是漫無邊際的海洋,淺海灘塗是陸地生態系統向海洋生態系統的過渡地帶,這裡建有福建最大的食鹽(載體鹽)生產基地,我們平時吃的食鹽大多是從這裡運載出去的。

    閩南還有島上漁港、海洋農場、灘塗紅樹林、火山海島,這些都是閩南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出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美景。

    閩南的傳統文化與我們大抵相似,閩南人信奉“舉頭三尺有神明”,無論是“官方認證”的觀音、如來,還是居於一隅的地方俗神,都是他們供奉的物件。酬神謝恩,民間狂歡,便成為閩南的一大特色傳統文化的體現。豐富多樣的神廟儀式、酬神活動,充分地體現了閩南民間文化的狂歡本質。

    南宋朱熹曾為泉州開元寺寺門撰寫對聯“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泉州被譽為“世界宗教博物館”,卻只是閩南地區宗教信仰的冰水一角,可見閩南人對神明的信仰已經生活化,成為閩南民眾日常生活的精神格局。

    說到日常生活就該聊一下閩南人的手藝了,閩南山區優質的瓷土——高嶺土,讓這裡的民窯燒製出獨特的“中國白”,成為行銷海外的熱門貨。木偶頭、金蔥繡、妝糕人、紙紮、醮燈、更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尤物。

    閩南的枇杷、甘蔗、鳳梨、杧果、番石榴、番薯粥、沙茶麵、朱古力煮燕麥、咖哩牛排、海鮮大餐讓我看的移不開眼,各種閩南小吃或甜、或鮮、或豐厚,拼湊出閩南人被山海塑造的飲食文化和生活習慣。我想去那裡看看他們獨特的民族文化,去那裡享受山林與海洋的饋贈,去閩南體驗地道風物帶給我的震撼。

  • 3 # 滄海之牙

    閩南是一個讓人魂牽夢繞的地方,家國的情懷,難捨的鄉愁,追逐的夢想,流淌的血液,代代相傳,根深與此,地道閩南。

  • 4 # 簡單一個吃貨

    閩南是臨海的城市,背靠大山面朝海,漁業特別豐富,像海瓜子,章魚,土龍,血蛤等等各種海鮮應有盡有,吃貨朋友們可以去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87版中的林黛玉符合曹雪芹原著中的人物設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