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是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被尊稱為中國大陸的“國學大師”、“學界泰斗”,“中國的國寶”。榮譽滿身的季羨林,既不是世家子弟、也並不出自於書香世家。
1911年8月6日,季羨林出生于山東省臨清市一個農民家庭。
因家境清貧,他上不起私塾。6歲以前,他一直在清平隨馬景恭老師識字。直到1917年,他離家投奔濟南的叔父,才得以進入私塾接受正規的教育。
季羨林先生之所以能獲得後人的敬仰尊崇,除了因為他淵博的學識,最重要的,是他的品格。季先生曾這樣評價過自己:
“即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丟掉自己的良知。”
一、低調謙和,質樸純真
季羨林任北大副校長期間,曾多次走在校園裡,看學生年輕的面容。
一年開學,一位新生到北京大學報到。炎炎九月,這名學生提著繁重的行李,滿臉通紅、汗如雨下,眼見報到處新生扎推,實在不便。
正不知所措時,一位穿著樸素的老人往他的方向走來。學生以為是學校裡巡邏的大爺,便走向前委託他幫忙照看一下行李,自己報完名就回來。
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報名手續複雜繁多,需輾轉幾個地方辦理手續,等一切處置妥當,時間已過正午。
這名新生心想,自己的行李會不會已經被人拾了去?他急忙跑回去,沒想到,老人頭頂烈日,捧著一本書在行李旁入神地看著。
第二天開學典禮上,他看到昨日幫自己收行李的那個老人正端坐在主席臺上,才得知其竟是大名鼎鼎的北大副校長——季羨林。
其實,季羨林一直低調謙遜,對物質生活沒有什麼高追求。
他吃穿一切從簡,早晨一片烤麵包,午晚兩餐素材為多,一家人一月的伙食費不過500元;穿著上,有一件雨衣是他從德國回上海時買的,一穿便是五十年。
北大教授薪資不低,可見他何其低調勤儉。
二、心繫祖國,堅韌好學
二戰時期,國內政治局面一片混亂,人們生活窘困。
學業有成的季羨林,不顧加過戰火和混亂,幾經輾轉取道,終於重回故土。在他心中,他有國才有家,才有根,落葉總要歸根。
回國後,季羨林經陳寅格推薦,被聘為北京大學教授,建立了東方語文系並任東方語文學系主任。
季羨林曾說:“平生愛國不敢後人,即使把我燒成灰,我也是愛國的。”
求學清華時,他曾赴南京參加抗日的請願行列,並積極到農村去宣傳抗日愛國。
“赴德留學,是為了愛國。”
在德國求學的日子裡,季羨林在德國法西斯的黑暗下忍飢挨餓,卻仍然發奮學習吐火魯文、梵文等多門語言。
在《人生自在》這本書中,季羨林表達了自己的人生感悟:人一生中最好的狀態,就是活得坦蕩、清醒、真實。
三、不完滿才是人生,唯有順應自己的本心,才能自在逍遙萬事休。
有人這樣評價季羨林:“您最大的特點就是一生筆耕不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寫的作品,如行雲流水,敘事真實,傳承精神,非常耐讀。”
95歲那年,季羨林被評為“2006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時,讚詞是:
“智者勇,仁者壽,長者隨心所欲。曾經的紅衣少年,如今的白髮先生,留德十年寒窗苦……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貧賤不移,榮辱不驚。”
這段話實為季羨林一生的總括。
季羨林的心思只在學問上,既不攀附權貴,也不追求名利,他執著於學術創新,在學術園地辛勤耕耘,每日清晨4點起床,伏案工作,十年如一日。
上世紀90年代裡,三位親人接連病逝,季羨林自己也疾病纏身,一面是失親之痛,一面是病魔折虐,這樣的雙重夾擊下季羨林堅持創作完成了《糖史》等鉅作,為推動中外文化交流、中華髮展做出了貢獻。
季羨林年老時,曾被年輕後生請教何為人生?季羨林告訴他:不完滿才是人生。
這是一個平凡的真理,通俗易懂,卻鮮少有人能真的看破。人們相信遺憾,卻不能接納遺憾。老子曾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天地看待萬物並無區別,沒有那一個人的慾望得以滿足,唯有順應自己的本心,才能自在逍遙萬事休。
季羨林是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被尊稱為中國大陸的“國學大師”、“學界泰斗”,“中國的國寶”。榮譽滿身的季羨林,既不是世家子弟、也並不出自於書香世家。
1911年8月6日,季羨林出生于山東省臨清市一個農民家庭。
因家境清貧,他上不起私塾。6歲以前,他一直在清平隨馬景恭老師識字。直到1917年,他離家投奔濟南的叔父,才得以進入私塾接受正規的教育。
季羨林先生之所以能獲得後人的敬仰尊崇,除了因為他淵博的學識,最重要的,是他的品格。季先生曾這樣評價過自己:
“即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丟掉自己的良知。”
一、低調謙和,質樸純真
季羨林任北大副校長期間,曾多次走在校園裡,看學生年輕的面容。
一年開學,一位新生到北京大學報到。炎炎九月,這名學生提著繁重的行李,滿臉通紅、汗如雨下,眼見報到處新生扎推,實在不便。
正不知所措時,一位穿著樸素的老人往他的方向走來。學生以為是學校裡巡邏的大爺,便走向前委託他幫忙照看一下行李,自己報完名就回來。
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報名手續複雜繁多,需輾轉幾個地方辦理手續,等一切處置妥當,時間已過正午。
這名新生心想,自己的行李會不會已經被人拾了去?他急忙跑回去,沒想到,老人頭頂烈日,捧著一本書在行李旁入神地看著。
第二天開學典禮上,他看到昨日幫自己收行李的那個老人正端坐在主席臺上,才得知其竟是大名鼎鼎的北大副校長——季羨林。
其實,季羨林一直低調謙遜,對物質生活沒有什麼高追求。
他吃穿一切從簡,早晨一片烤麵包,午晚兩餐素材為多,一家人一月的伙食費不過500元;穿著上,有一件雨衣是他從德國回上海時買的,一穿便是五十年。
北大教授薪資不低,可見他何其低調勤儉。
二、心繫祖國,堅韌好學
二戰時期,國內政治局面一片混亂,人們生活窘困。
學業有成的季羨林,不顧加過戰火和混亂,幾經輾轉取道,終於重回故土。在他心中,他有國才有家,才有根,落葉總要歸根。
回國後,季羨林經陳寅格推薦,被聘為北京大學教授,建立了東方語文系並任東方語文學系主任。
季羨林曾說:“平生愛國不敢後人,即使把我燒成灰,我也是愛國的。”
求學清華時,他曾赴南京參加抗日的請願行列,並積極到農村去宣傳抗日愛國。
“赴德留學,是為了愛國。”
在德國求學的日子裡,季羨林在德國法西斯的黑暗下忍飢挨餓,卻仍然發奮學習吐火魯文、梵文等多門語言。
在《人生自在》這本書中,季羨林表達了自己的人生感悟:人一生中最好的狀態,就是活得坦蕩、清醒、真實。
三、不完滿才是人生,唯有順應自己的本心,才能自在逍遙萬事休。
有人這樣評價季羨林:“您最大的特點就是一生筆耕不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寫的作品,如行雲流水,敘事真實,傳承精神,非常耐讀。”
95歲那年,季羨林被評為“2006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時,讚詞是:
“智者勇,仁者壽,長者隨心所欲。曾經的紅衣少年,如今的白髮先生,留德十年寒窗苦……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貧賤不移,榮辱不驚。”
這段話實為季羨林一生的總括。
季羨林的心思只在學問上,既不攀附權貴,也不追求名利,他執著於學術創新,在學術園地辛勤耕耘,每日清晨4點起床,伏案工作,十年如一日。
上世紀90年代裡,三位親人接連病逝,季羨林自己也疾病纏身,一面是失親之痛,一面是病魔折虐,這樣的雙重夾擊下季羨林堅持創作完成了《糖史》等鉅作,為推動中外文化交流、中華髮展做出了貢獻。
季羨林年老時,曾被年輕後生請教何為人生?季羨林告訴他:不完滿才是人生。
這是一個平凡的真理,通俗易懂,卻鮮少有人能真的看破。人們相信遺憾,卻不能接納遺憾。老子曾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天地看待萬物並無區別,沒有那一個人的慾望得以滿足,唯有順應自己的本心,才能自在逍遙萬事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