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牛哥化機
-
2 # 新會陳皮調研手記
這個問題問得筆者有點懵了,不過還是勉強回答一下。
目前24歲在三線城市的國企工作,估計也就是大學畢業後工作2年吧。筆者認為,在第一份工作應該堅持3年,這是打基礎做積累的階段,而國企則可以讓你做一個有效的職場背書,畢竟我們傳統意義上,應屆畢業生進入國企的標準還是挺高的。
至於得失,筆者分幾點說說。
你會得到的部分——1、你可以見識到大城市的就業機會。
2、無論是網際網路企業還是傳統企業,大城市的挑戰都會比三線城市大,而且會大很多。
3、一線城市的網際網路企業發展機會不是三線城市比擬的,甚至某些崗位在三線城市連出現的幾乎都沒有出現的機會,就行業發展而言,具備先天的優勢。
4、年輕人試錯成本低,你可以在大城市收穫在三線城市截然不同的人生閱歷。
你將失去什麼——1、失去在三線城市的資源積累。大城市網際網路企業的確比三線城市多,但是如果你原先行業跟網際網路沒有半毛錢關係,估計你也很難進入,這是機會成本,即你為了得到大城市機會而放棄過去2年的積累。
2、你會失去一份穩定甚至舒服的工作、生活環境甚至工資收入。
3、大城市的燈紅酒綠也意味著高消費,高房價等物質,如果家庭條件不是很好,那麼跳到大城市生活時,你的生活條件就會發生降級。
總結所有的得失都是相對而論的,筆者身邊不少的從三四線城市轉到一線城市發展的朋友,有些是混得非常不錯,而有些混了一年就哪裡來哪裡去了。
在大城市你也可以收穫三線城市的一切,也可以失去三線城市的一切,關鍵是適者生存。
最後一句,年輕人啊,先不用計較太多的得失,先闖闖再說吧!
-
3 # 網娛快訊
嗯首先表個態,如果我是24歲那個年紀,應該會選擇去一線城市折騰一番,因為那裡有很多未知的可能。
如果我是34歲的年紀,再問我這個問題,我會選擇留在國企,因為我折騰了一番,發現我還是要回到這個三線城市,選擇從頭開始,因為畢竟只有少數人能在那兒出類拔萃,活的風生水起,而我只是那些平庸的大多數中的一員。
先說得:一線城市是一個更大的世界,這裡匯聚了頂級的資源,牛逼的人才到處都是,這裡機會很多,就看你有沒有本事得到。你的人生變得充滿無限可能,一種可能是你遇到一個不錯的平臺,獲得到更多的資源,而你在其中發現了一個適合你的契機,網際網路企業都在說風口,如果你剛好經過了那個風口,一不小心就成就了你想都不敢想的人生。還有你還可能在這裡結識到優秀的伴侶,你的生活從物質到精神都進入了一種更高的階層,你的下一代也因為你的選擇站到了一個更高的起點。
再說失:另一種可能就是你發現你在茫茫人海中活的如同螻蟻一般,比你優秀的人比比皆是,而且網際網路企業的泡沫效應也極其明顯,趕不上風口你沒飛起來,市場淘汰你的速度也和閃電一樣快,你拼命努力了,卻還是隻能滿足基本生活。多年以後,你發現留在三線城市的同學朋友都已經結婚生子事業有成過的安逸舒適,而你依然一無所有,於是你選擇回到起點重新開始,人脈,資源,業務技能從零開始積累,你會覺得,在外闖蕩的歲月好像都白瞎了,你比那些曾經不如你能幹的人還過的更差了。
人生就是這樣,得與失並存,選擇往往比努力更重要,看怎麼權衡,看你想怎麼過一生。
回覆列表
三線國企具體情況不好說,有可能這個企業要發展壯大,你在這裡會有大好前途,也有可能企業出現狀況你失業了,人生不是電視劇,沒有如果,有的只是諸多未知。辭職後去大城市打拼,也是充滿了未知數。我認為還是看你自己的心態,如果你對現在的工作充滿信心,就在這裡繼續幹下去,如果沒信心就走吧。24歲是一個經得起失敗的年紀。如果你對現在的工作沒信心,相信你在這裡待遇也不會高,現在去其他企業打工收人也不低,也有社保。自主創業根據自身條件進行,我個人認為24歲應該沒有創業基金,當然,父母資助的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