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靜說永珍

    說說《一句頂一萬句》吧,據說劉震雲的同名小說就被冠以“華人的千年孤獨”之稱,小說我還沒有看,但在影片中也能夠深深感受得到,那是一種種庸常生活中,彼此需要卻又互不理解、彼此期待卻又互相失望的孤獨,而這種孤獨,對於我們來說,可能更為貼近,也更為普遍。

    影片用“說得著”和“說不著”來界定婚姻狀態的好壞,我覺得這是對婚姻生活最簡單也最洞徹的觀察和體悟,很多婚姻走到盡頭,都是敗給無話可說。

    對於婚姻來說,無話可說,意味著失去彼此理解的基礎和互相交流的興趣,縱同床共枕,仍各自孤獨。

    影片中每一對夫妻似乎都逃不掉這樣的宿命,牛愛國與龐麗娜如此,牛愛香與老宋如此,蔣九和他的妻子如此,甚至蔣九和龐麗娜走到後來,應該也是如此。

    他們每一個人,對於找個人說話,都有著熱烈的渴望,但在現實生活中,這卻成了一種奢望。

    牛愛國想向蔣九妻子“借刀殺人”,編造故事時就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在門外聽了一夜,他們一共幹了三回,還說話,說的話比跟我一年說的都多。”他在跟章楚紅交談後,說的也是,“我今天跟你說的話,比我這一年說的還多”;

    龐麗娜在回答牛愛香對其與蔣九關係的問詢時,也是這樣說:“我不過想找個人說說話,在這樣的小縣城,再沒個人說說話,那不把人憋死?”

    牛愛香談到自己要嫁給老宋的理由,也是“到了我這個歲數,不是為了結婚,就是想找個人說說話。整天一個人,憋死我了。”

    而她跟老宋結婚以後,卻仍然變得無話可說,而老宋雖然同感如此,卻仍覺得這婚“結得值”的原因竟是,因為牛愛國的女兒百慧,讓自己變得越來越願意說話了……

    難怪劉震雲要發出這樣的感慨:“一個人的孤獨不是孤獨,一個人找另一個人,一句話找另一句話,才是真正的孤獨。”

    這種孤獨源自彼此的隔閡差異,因為不同頻,所以無共振,你發出的訊號,我卻無法接收。

    造成這種狀況的,一種原因是,其實你不懂我的心,你所給的,其實不是我想要的。所以牛愛國煞費苦心地學做松鼠鱖魚,沒話找話地試圖與龐麗娜交流,卻遭到了龐麗娜的漠然應對——

    牛:好久沒聊天了,今兒得好好聊一聊。

    龐:聊。

    牛:我想有點兒展望,不知你同不同意。

    龐:好。

    牛:等我有錢了,準備把修鞋鋪子開大一點。

    龐:好。

    牛:等再有了閒錢,去一趟歐洲。

    龐:好。

    牛:我說的你好像不信。

    龐:我信。

    牛愛國雖然感覺到了對方的孤獨,也意識到了交流的重要,但終究還是因為見識和能力所限,讓這種交流淪於形式,甚至更加惡化。

    還有一種原因是,彼此的交流有時差,你想要的時候,我不想給,你想給的時候,我不想要。

    所以我們看到,當牛愛國試圖挽回龐麗娜的心時,龐麗娜無動於衷;當龐麗娜想要斬斷婚外情重回家庭時,在牛愛國那裡卻已是覆水難收。

    第三種原因是,我們原本就不是一個層面的人,所以就說不到一個層面的話。

    影片中,牛愛香與劉震雲客串的相親物件的一段對白,就形象地說明了這一點——

    劉:知道尼采嗎?

    牛:隔壁有一家理髮店叫精彩。

    劉:知道蘇格拉底吧?

    牛:又是哪家店鋪?

    劉:孔子總知道吧?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在我看來,造成親人間彼此孤獨的,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在親近關係中的過高期待,而當對方達不到我們的這種期待,就會讓我們產生失落感和孤獨感。所以村上春樹才會說:“哪有人會喜歡孤獨,只是不想失望罷了。”

    人是活在關係中的一種動物,需要在關係中明晰對方,也確認自己。關係這個詞也頗耐人尋味:關,有相關義,有封閉義;系,有捆綁義,有牽掛義。所以關係更像是人類發明的捆綁遊戲:有甜蜜,也有痛苦,會產生強大的助力,也會有過多的羈絆。在強大的關係中,個體往往也會變得強大,而越是虛弱的個體,也往往更依賴強大的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結婚20天就想離婚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