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Coffee麻麻
-
2 # 呆小咪m
面對孩子,規矩與愛該如何選擇?
我覺得規矩與愛可以同時存在,該規矩的時候規矩,該愛的時候就愛,並不矛盾。規矩和愛本來就是統一的。
鮑姆林德在《規矩和愛》一書中說:成功的教育規矩和愛都是必須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凡事有規有矩,才能做得更好,教育孩子也是一樣。
對孩子立規矩1.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拿
有些孩子只要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就順手拿回來。作為家長,我們應該要幫助他建立自己與他人的界限。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隨便拿回家。幫助孩子更好的區分“你的”、“我的”,知道不是自己的東西就是別人的,別人的東西不能拿。想拿的時候又經過別人的允許才能拿來玩玩。
2.做錯事情要道歉
如果孩子做錯了事情,我們做父母的應該教育孩子。做錯事要道歉,這樣才是懂禮貌的孩子。如果父母錯怪了孩子,也要向孩子道歉,樹立一個榜樣,和孩子一起遵守規矩。
3.原則上的事不能慣著孩子
如果孩子想要某些東西,然後父母又不能滿足他的行為。孩子通常會透過哭鬧、打滾,想達到他自己的目的。
通常這種情況下,有的父母會選擇妥協,也許是為了面子,也只是為了不尷尬。
但是被慣壞的孩子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的要求總是被滿足。第一次出現問題,大人就妥協,下次下下次孩子也會透過透過同樣的方法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家長一而再三的妥協。只會為自己和孩子的將來找來更多麻煩。
4.有些事情必須培養孩子自己做
家長應該培養孩子,在孩子每個年齡段,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長不應該認為孩子還小,等他慢慢長大了以後再去做。
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時間長了,他才會在成長中學會自立自強。
-
3 # 傲驕老豆
面對孩子,規矩與愛要相輔相成,且完美的統一。沒有規矩的愛,就是溺愛,是對孩子的毀害。
我家孩子在兩歲之前是不如意就摔東西或就地打滾兒哭鬧那種。造成這樣的性格就是開始覺得孩子小,立規矩看著孩子挺委屈的。兩歲左右覺得孩子苗頭不對,遇事蠻不講理,隨著自己性子來。其實很多玩具孩子都是一時興起,買回去根本就不看一眼。
開始給他立規矩:凡事不講道理、哭鬧的,所有要求一律拒絕。遇到自己想要的玩具或想做的事情,必須說明原因(開始孩子可能詞不達意,只要講道理了就給買,慢慢鍛鍊,再後來就是差不多孩子提三四次要求滿足一次。目的是讓他知道講道理是有用的)。孩子現在不會胡攪蠻纏,有事情講原因,平時除了學習還參加家庭勞動。
很多家長反應孩子叛逆,好吃懶做,不就是孩子從小沒有立規矩,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嗎?
在有規矩的基礎上去愛孩子,會成就一個完美的人。
回覆列表
首先,規矩與愛不是矛盾體,而是相輔相承,相互滲透。
比如,我們要養成孩子收拾玩具的習慣,很多父母會把孩子訓斥一遍,直接要求孩子收拾,孩子第一次迫於威力會收,但是第二次呢?他並不理解其中的道理,所以他還是不會收。我們可以嘗試這樣的步驟:
1,與孩子溝通,當玩具亂七八糟的擺在房間的時候是什麼樣子?你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會有什麼感覺?請孩子來談談,孩子自己都會意識到,不方便走路啊,容易摔跤啊,玩具很容易不見了等等~
2.請孩子說說,怎樣避免這樣的情況。孩子會說要收拾起來。
3.父母順水推舟,誰收拾?什麼時候收拾?收到哪裡?
這樣的方式,孩子自然而然就會養成收拾的習慣了。
在建立這個規矩的時候,我們不是用大人的威力和權利來要求他,而是營造了一中愛的氛圍,其實本來,我們樹立某些規矩就是出於我們對孩子的愛,但是我們往往用一種不恰當的方式來表達這種愛,因此,會讓孩子覺得不舒服而不願遵守。
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明白,愛和規矩是不可分割的,在愛的環境中建立的規矩更牢固,孩子更容易接受,也更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