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年四季都喜歡看雪
-
2 # 科技探長阿誠
首先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個人是非常有興趣並熱衷於研究的,其次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也有自己的觀點,科技的發展總是伴隨著人類各環節發展的綜合因素決定的,人工智慧也不例外,為什麼這麼說呢?
在工業時代,機器是整個社會的主要生產力,它是伴隨著內燃機,電機,石油,煤炭等技術的應用和能源的開採提煉為基礎的,在那時就已經有人在預測未來的工業社會發展趨勢,會出現巨無霸蒸汽機械工業時代,也就是說所有的社會生產方式和我們的生活都會被巨大的齒輪結構的機器和冒著濃煙的蒸汽機所代替,人們稱它為蒸汽朋克時代。比如大型的蒸汽飛機,大型的蒸汽遊輪(泰坦尼克號可以算是那個時代的頂級代表,也同時代表那個時代的機器製造的最高水平)大型的宇宙飛船,包括機器人。
同時基於當時人們技術與科技水平的限制下,人們的想象力和美學也無疑被影響著,在當時的設計作品中,我們不難看出基本上對未來的描繪基本上以高大的工業化工廠建築,金屬機械為藍本。
那麼當人類發明了電動機及對資訊傳遞技術的發明帶來的變革來時,人類的發展軌跡並沒有按照之前的邏輯和蒸汽朋克時代的設想去發展,而是我們所用的生活裝置和生產力變的更加小巧和便捷,甚至更加精密,並沒有出現人們想象中的以蒸汽驅動的超大機械裝置。
那麼進入21世紀,以資訊科技發展帶來的網際網路的應用,讓我們的生產力和效率進一步的解放,也並非按照以電力技術的發展來實現一個電能時代,但是電力確是作為了資訊社會的基本能源,因此大家會發現,整個人類的發展並非按照當下技術應用而成為整個人類貫穿始終的技術力量,而是作為了技術變革的基礎力量而存在。
同樣網際網路技術帶來的是人工智慧進一步的應用和發展,而網際網路龐大的資訊量成為了人類向人工智慧時代發展的基因儲備,這個儲備也將會是人工智慧技術的基礎力量來支撐人工智慧向未知科技時代的發展,那麼人工智慧又是否會成為下一個技術變革的基礎力量而存在呢,我想仍然會進一步的演化和變革,也可能人工智慧會讓人類自更瞭解自己,而在此基礎上,並非人工智慧會演化到什麼樣的程度,而是人類自己依靠人工智慧我們會把自己變成什麼樣。
回覆列表
其實用智慧來形容人工智慧能否超越人類並不恰當。智慧是什麼?智慧是生命所具有的基於生理和心理器官的一種高階創造思維能力,包含對自然與人文的感知、記憶、理解、分析、判斷、昇華等所有能力。智慧與智力不同,智慧表達智力器官的綜合終極功能,與"形而上之道"有異曲同工之處;智力則謂"形而下之器",是生命的一部分技能。而此題想問的更多應該是偏向於”當人工智慧發展到一定階段,會不會獲得和人類一樣的智力,或者說高於人類智力?”
答案是肯定的,人工智慧足以發展出超出人類水平的智力。
1.人大腦的容量是一定的,而人工智慧的容量是無限。即便是人工智慧的容量不夠了,給它增加個伺服器就夠了,而這是人腦無法比擬的。因為當人腦的容量不夠時,我們不可能在給你外聯一個人腦。
2.人獲取知識的方法相對於人工智慧而言,是極度落後的。人工智慧連線網際網路,是直接透過網際網路獲取知識;而人只能透過口耳相受的方法獲取知識,並且有極長的一段無法自我學習的時間。做一個簡單的比喻,人工智慧的學習模式,就像人腦與人腦相連,能直接獲取他人的學識。並且連線的人腦不是一兩位,而是人類整個群體。在這種學習模式下,人工智慧的智力超越人類是指日可待的。
但智力高並不代表著有智慧,就像上文說過,智慧是一種形而上的東西,是一種思維能力。人工智慧的智力高就像一種天生屬性,這是我們人類主動賦予給他,因為人類創造它的目的就是為人類解決受限於大腦的智力水平而無法解決的一些需要超計算力的問題。
智慧則代表著人工智慧具備了思考的能力,也許會想“它自身的存在價值”,“人類存在的價值”,而這些其實是我們人類所不需要的。
我們可以控制一個高智力的人,但無法控制一個有智慧的人。一個人只要有了自己想法,就一定會思考自己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