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舟山89
-
2 # 生活一觀
坦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的發明,雖然震動一時,但由於使用戰術單調幼植,卻沒有形成戰術上的威懾。二戰德國尤其重視此兵器的使用,首先發展成戰術的重量級運用,既戰術的叢集突破打擊,叢集裝甲開路,掩護步兵奪取敵方陣地,這種新式的可怕打擊,戰果有效非常,使周邊的受害者聞風喪膽。隨後蘇聯也仿效而行,同樣收穫甚佳。這是二戰的一種戰術的軍事上的革命。但到後期,空軍的優勢應運而生!
-
3 # 魂舞大漠
“虎王”▲
謝謝邀請。說到二戰坦克,優秀的電視劇《亮劍》即表現有這樣的橋段,常教員上了一節庫爾斯克坦克大會戰的課,李雲龍卻另行一行,引發鬧課,受到老首長嚴肅批評。其實戰後國際上都在討論希特勒的閃電戰,閃電戰初期的瘋狂,給世間帶來的以坦克為主體裝備的變革式發展。歐洲的二戰主要戰場在東方,打得就是坦克戰。打進攻坦克無堅不摧,組織防禦亦可以坦克滅掉對方進攻優勢,德國共生產各型坦克5萬多輛,一時威風至極,才有了“閃電戰”的戰法,打得歐洲諸國根本抬不起頭來,就是戰爭初期的蘇聯,也沒能擋住德軍進攻。
打鋼鐵的時代都知道“虎”的強大,重量57噸,又在此基礎上推出的“虎王”,高達70噸,不是國力強盛到極點,哪來這麼多的鋼甲洪流。包括佔領地區,鋼鐵產量一度達到2800多萬噸,當時蘇聯不過1000萬噸,國力代表的正是巨大的裝備落差,法西斯取得的就是碾壓性優勢。蘇軍對抗“虎”式坦克,最重的坦克IS-2M不過46噸。大重量,帶來的正是高防護,衡量坦克生存能力的重要戰技術指標。在打鋼鐵的時代,可見鋼鐵的能力與瘋狂,坦克難道不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嗎?當年坦克技術的比拼,比較一致的看法,德國第一,美國第二,蘇聯第三,技不如人,不免要吃虧,實事上也是這樣。
挺立血泊之中二戰蘇聯加上平民,共傷亡了4000萬多人,僅斯大林格勒一役,就傷亡了110多萬人,有個偉大的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寫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重大民族犧牲,不僅考驗了民族意志,從此成為戰鬥民族,更沒日沒夜生產坦克10萬多輛。僅T-34就造了1.7萬輛,一旦喚起全民族的能量,人的戰鬥精神,強過了鋼鐵,摧不毀,壓不垮。當大批的坦克在斯大林格勒,包圍了德國重灌集團,戰爭就比出了勝負,法西斯迴天無力,從此難以阻擋蘇軍的攻勢。戰線越來越長,戰爭後期,蘇軍與德軍坦克比超過了5:1,於是戰爭的天平急劇向蘇軍偏轉,勝勢早積,巨人顫微微站起來,開始發動最猛烈的反攻,主體裝備就是坦克。從此叫響了“戰爭之王”,以致於今。
-
4 # 總說裝甲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坦克稱雄戰場的時代,交戰雙方共投入了大約30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出現了有數千輛坦克參加的大會戰,湧現出一大批名彪青史的著名坦克。
蘇聯T-34中型坦克T-34中型坦克,可以說是二戰中最著名的坦克。
蘇聯T-34中型坦克
德國“鼠”式超重型坦克 “鼠”式坦克,號稱“戰車王國中的恐龍”,戰鬥全重188,乘員6人,裝1門55倍口徑的 128mm加農炮,裝甲最厚處為215mm,採用電傳動裝置,是它結構上的特點。
德國“鼠”式超重型坦克
英國“丘吉爾”步兵坦克“丘吉爾”坦克,是英國最後一種步兵坦克,也是二戰中英國生產數量最多的坦克,生產總數達5640輛。它
英國“丘吉爾”步兵坦克
美國M4"謝爾曼”中型坦克 M4中型坦克,是二戰中生產數量最多的坦克,生產總數達49 234輛。
德國“黑豹”戰鬥坦克“黑豹”坦克有A、D、G三種車型,總共生產了5508輛。
美國M26“潘興”重型坦克 M26重型坦克戰鬥全重41.9,乘員5人,裝1門90mm線膛炮。
-
5 # 舟山89
坦克在二戰中決對佔有重要地位。特別是在蘇德廣袤的戰場上,到處可見蘇德兩軍的鋼鐵洪流在激戰。場面蔚為壯觀!當時,為了戰爭需要,蘇聯把所有生產拖垃機的工廠改為製造坦克。開足馬力日夜生產。可見坦克在當時的地位。當然,和當時的德國坦克相比,蘇聯的坦克在質量上遜色於德國,但是數量上卻佔有優勢。
-
6 # 生活一觀
坦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的發明,雖然震動一時,但由於使用戰術單調幼植,卻沒有形成戰術上的威懾。二戰德國尤其重視此兵器的使用,首先發展成戰術的重量級運用,既戰術的叢集突破打擊,叢集裝甲開路,掩護步兵奪取敵方陣地,這種新式的可怕打擊,戰果有效非常,使周邊的受害者聞風喪膽。隨後蘇聯也仿效而行,同樣收穫甚佳。這是二戰的一種戰術的軍事上的革命。但到後期,空軍的優勢應運而生!
-
7 # 魂舞大漠
“虎王”▲
謝謝邀請。說到二戰坦克,優秀的電視劇《亮劍》即表現有這樣的橋段,常教員上了一節庫爾斯克坦克大會戰的課,李雲龍卻另行一行,引發鬧課,受到老首長嚴肅批評。其實戰後國際上都在討論希特勒的閃電戰,閃電戰初期的瘋狂,給世間帶來的以坦克為主體裝備的變革式發展。歐洲的二戰主要戰場在東方,打得就是坦克戰。打進攻坦克無堅不摧,組織防禦亦可以坦克滅掉對方進攻優勢,德國共生產各型坦克5萬多輛,一時威風至極,才有了“閃電戰”的戰法,打得歐洲諸國根本抬不起頭來,就是戰爭初期的蘇聯,也沒能擋住德軍進攻。
打鋼鐵的時代都知道“虎”的強大,重量57噸,又在此基礎上推出的“虎王”,高達70噸,不是國力強盛到極點,哪來這麼多的鋼甲洪流。包括佔領地區,鋼鐵產量一度達到2800多萬噸,當時蘇聯不過1000萬噸,國力代表的正是巨大的裝備落差,法西斯取得的就是碾壓性優勢。蘇軍對抗“虎”式坦克,最重的坦克IS-2M不過46噸。大重量,帶來的正是高防護,衡量坦克生存能力的重要戰技術指標。在打鋼鐵的時代,可見鋼鐵的能力與瘋狂,坦克難道不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嗎?當年坦克技術的比拼,比較一致的看法,德國第一,美國第二,蘇聯第三,技不如人,不免要吃虧,實事上也是這樣。
挺立血泊之中二戰蘇聯加上平民,共傷亡了4000萬多人,僅斯大林格勒一役,就傷亡了110多萬人,有個偉大的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寫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重大民族犧牲,不僅考驗了民族意志,從此成為戰鬥民族,更沒日沒夜生產坦克10萬多輛。僅T-34就造了1.7萬輛,一旦喚起全民族的能量,人的戰鬥精神,強過了鋼鐵,摧不毀,壓不垮。當大批的坦克在斯大林格勒,包圍了德國重灌集團,戰爭就比出了勝負,法西斯迴天無力,從此難以阻擋蘇軍的攻勢。戰線越來越長,戰爭後期,蘇軍與德軍坦克比超過了5:1,於是戰爭的天平急劇向蘇軍偏轉,勝勢早積,巨人顫微微站起來,開始發動最猛烈的反攻,主體裝備就是坦克。從此叫響了“戰爭之王”,以致於今。
-
8 # 總說裝甲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坦克稱雄戰場的時代,交戰雙方共投入了大約30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出現了有數千輛坦克參加的大會戰,湧現出一大批名彪青史的著名坦克。
蘇聯T-34中型坦克T-34中型坦克,可以說是二戰中最著名的坦克。
蘇聯T-34中型坦克
德國“鼠”式超重型坦克 “鼠”式坦克,號稱“戰車王國中的恐龍”,戰鬥全重188,乘員6人,裝1門55倍口徑的 128mm加農炮,裝甲最厚處為215mm,採用電傳動裝置,是它結構上的特點。
德國“鼠”式超重型坦克
英國“丘吉爾”步兵坦克“丘吉爾”坦克,是英國最後一種步兵坦克,也是二戰中英國生產數量最多的坦克,生產總數達5640輛。它
英國“丘吉爾”步兵坦克
美國M4"謝爾曼”中型坦克 M4中型坦克,是二戰中生產數量最多的坦克,生產總數達49 234輛。
德國“黑豹”戰鬥坦克“黑豹”坦克有A、D、G三種車型,總共生產了5508輛。
美國M26“潘興”重型坦克 M26重型坦克戰鬥全重41.9,乘員5人,裝1門90mm線膛炮。
回覆列表
坦克在二戰中決對佔有重要地位。特別是在蘇德廣袤的戰場上,到處可見蘇德兩軍的鋼鐵洪流在激戰。場面蔚為壯觀!當時,為了戰爭需要,蘇聯把所有生產拖垃機的工廠改為製造坦克。開足馬力日夜生產。可見坦克在當時的地位。當然,和當時的德國坦克相比,蘇聯的坦克在質量上遜色於德國,但是數量上卻佔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