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名普通老百姓
-
2 # LichKings
實驗室合成人造細胞的可能性為100%。
合成人造生物體,屬於一個新興學科--合成生物學。
自從人類掌握了蛋白質、DNA\RNA的人工合成技術後,就一直在挑戰人工合成生命體。從原理上講,因為基因組儲存了生命體的所有遺傳資訊,所以只要我們掌握了生命體的基因組情況,就有機會人工從頭合成此生命體。
扮演上帝角色的瘋狂科學家JC Venter:合成原核生物2010年,美國科學家J. Craig Venter和他的科研團隊合成了世界上首個“人造生命”——在實驗室透過全人工化學合成了與天然染色體序列幾乎相同的原核生物:支原體,此研究內容發表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雜誌,一經報道馬上引起了轟動。
JC Venter歷來就是生命領域特立獨行的“科學狂人”,在美國啟動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時候,Venter創辦的塞雷拉基因組公司(Celera Genomics),憑一己之力與全球多國協作的人類基因組計劃互相競爭,並且企圖超前於人類基因組計劃測完全人類基因並將人類基因組資料建立一個需付費才能使用的基因組資料庫,此行為加速了全球協作組的進度並加速了許多團隊將成果公開。
跨越:從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的染色體合成2014年,《科學》(Science)雜誌上報告說,研究者(華大基因、天津大學、清華大學參與的國際協作組)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歷時7年成功構造了源於釀酒酵母的被稱作synIII的染色體,儘管合成的僅僅是釀酒酵母16條染色體中最小的一條,但這是通往構建一個完整的真核細胞生物基因組的關鍵一步。科學家首次成功合成酵母染色體第一條能正常工作,具有生物工作特性的酵母染色體被成功合成。這一科研成果被譽為攀上了合成生物學的高峰,向合成人造微生物等生命體離人類越來越近。
華大基因的合成生物學之路:合成真核生物汪建老師曾在節目中講過,10年內可合成任何生命。但他講出此話時,輿論譁然,而大家很多人沒有看到的另一面,是華大基因於2017年3月與天津大學、清華大學的研究人員一起參與的人工合成酵母基因組計劃(Sc2.0 Project),同時在《Science》以封面專題的形式,發表了7篇介紹世界上首個人工再造的真核生命體--人工酵母。這是繼Venter突破了原核生物的染色體合成後,又一里程碑式的突破,國際合作組宣佈完成 2 號、5 號、6 號、10 號和 12 號這 5 條染色體的從頭設計與全合成,最終獲得與普通酵母菌高度一致的人工合成酵母菌。
覃重軍:創造了世界首例人造單染色體真核細胞:合成新物種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覃重軍研究團隊與合作者,在國際上首次人工建立了單條染色體的真核細胞,該成果於臺北時間今天凌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Nature)線上發表。
這個與前述協作組的酵母有什麼區別,最大的區別在於,不是完全按著譜來,之前都是屬於從頭複製了一個新生命,類似於畫畫的臨摹,我們可以人造出一個生物界已有的個體,而這次,屬於學習再創造,自己根據酵母的基因組,做了一個單染色體的新酵母出來了,這個新的酵母,與自然界存在的任何酵母,都不一樣。
覃重軍研究員與他的兩千多頁實驗手稿
與覃重軍團隊研究成果“背靠背”發表的,是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Jef Boeke教授團隊建立的含有2條染色體的釀酒酵母。
可以看出,我們已經跳出複製生命,到了編輯生命的階段,兩個團隊根據各自的假設出發,分別將一個有16條染色體的釀酒酵母,合成為1條染色體和2條染色體。
回覆列表
未來是可能的,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已經有了成功的案例,但是在細胞大量存在的前提下,完全人工合成會肯定不如對現有細胞的改造更方便更容易,所以,科研方向不會以完全合成作為方向,而更應該是對現有細胞或病毒進行DNA編碼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