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流年遺棄
-
2 # liuyu1
一個人想改變的時候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自己想變得越來越好;一種是被生活所迫。同樣,一個人只有經歷了一些事,經歷一些打擊,才會成長成熟。
比如我就遇到這樣一位男性室友, 37歲,已婚,養有一女兒,漂泊異鄉打工,妻子也隨他在異鄉打工,女兒在老家讀書。每天下班後,回到寢室,到晚上8點左右,就會對著手機app裡的唱吧,縱情高歌,自樂自嗨起來,完成沉醉在自己美妙的“歌聲”裡,無暇顧及別人的感受。如果他的聲音真的好聽,我還可以放下電子書,來洗耳恭聽,享受下美妙的歌聲,可是實在不敢恭聽。正如趙本山小品裡講的“有的人唱歌要錢,有的人唱歌是要命”。人生最可悲的我覺得有兩件事:1沒有自知之明2在錯誤的方向上繼續堅持。
每每看到他在哪裡快樂歌唱,也許是真心快樂,也許是排解生活中的壓抑和不快,我的心裡是五味雜陳,不知道如何是好。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我們能不能化不如意為前進的動力呢?如果有空餘的時間能不能多給孩子打打電話,給老婆打電話聊聊天呢?生活中感情的疏離,往往是我們太在乎自己的感受和麵子,不願意去主動關心別人,體恤別人,理解別人,包容別人。
佛曰:“自度度人,自覺覺他”。如果想改變和幫助身邊的人,你首先自己必須是一個自律,自強,自信的人,你才有這個能力和造化,去感染別人,改變別人。
如果沒有這個能力,卻想改變別人,改變世界,既苦了自己,也使別人厭煩。就像這個世界有兩件事比較難“把自己的思想裝到別人腦子裡,把別人口袋裡的錢裝進自己的口袋”。
有的人,從小就獨立性強;有的人,從小依賴性特別強。總之,原生態的家庭,對一個孩子性格的塑造和影響特別大。心理學家說:小時候,如果父母特別母親能夠給小孩子足夠的愛和關懷,小孩就會感受到愛和歸屬感,在愛和關懷中長大的小孩,獨立性會更強,更懂如何愛人和處理人際關係。反之則依賴性特別強,不善於交際,且自卑。愛不僅給人自信,還會給人力量給人勇氣,讓你找自身的價值所在。
-
3 # 桔頌
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此話言之有理!
改變別人,其實只是外因,而內因更重耍!
如果,一個人,從不主動從自己身上找癥結,是談不上任何"改變"的!
只有自己深刻反省自己,審視自己,才有可能,從心裡徹底改變,所以,真正能改變的,只有他自己!
每個人生活環境不一樣,所受教育,認知能力也有高有低!所以說,人與人之間只能在潛移默化中 去影響別人,並且被別人的言行影響,最終改變自己!
世間善惡,是非,黑白,曲直,大抵如此!
回覆列表
人們總是對陌生人很寬鬆,但對熟悉他們的人非常苛刻。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坐在家裡,和等待你回家的親人喝茶或者睡覺,做個好夢。
偉大的人總是後悔昨天為明天祈禱,但不幸的是今天失去了他們的努力。
你需要知道履行義務的價值。
這將導致一條平坦的道路,悲傷被困在迷宮中。
想一想在糾正他人之前你是否先犯了錯誤。
沒有風浪,沒有勇敢,沒有荊棘,沒有無盡的先鋒。
生命是一個迴圈,有些人沒有逃過命運所繪製的圓圈,也不知道圓圈的每一點都有切線。
不要抱怨。一切都取決於你。
成功的關鍵是每天擺脫自己!
失敗只是成功的暫時停止。
沙灘變熱後,鵝卵石變得更加美麗和光滑。
無數次奔跑和混合,即使秋天是英雄的笑容,你也不想遵守生活規則。
改變他人。最好先改變自己。
世界是一個大舞臺,單位是一個小舞臺,生活是一個系列,我們是主角。
從智慧帶給每個生命的智慧中獲得友誼至關重要。
旁觀者的名字永遠不會進入遊戲的記分牌。
天才,力量和魔法勇敢。
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嘲笑它,它嘲笑你,你對它大喊大叫,你對你哭泣。
所以,我認為改變別人,不如先改變自己是很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