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名:發表作品時用的別名。
我手寫我心,寫文章難免將自己和盤托出,自己想被別人知道的和不想被知道的都將公諸於世,作家需將自己最內心深處的東西挖掘出來,可隱藏的最深的大都髒汙、糜爛。所以用筆名將自己隱去便了暢所欲言,不用擔心被自己的朋友發現了。
尚不成熟的觀點
有的作者因為在報刊發表自己尚不成熟的觀點,或為了有助於稿件的採用,也使用筆名。鄧拓在《燕山夜話》中有這樣一段話:“誰也不必諱言,有些人看文章的好壞,是以作者有沒有名聲和名聲大小來做判斷的,這使作者本人有時也很苦惱。署一個筆名就省去 種麻煩,說好說壞只看文章如何了。更重要的是,我們常常遇見許多作者有些學習和研究的心得, 是還不很成熟,用他的本名寫文章發表,似乎反而覺得不夠鄭重,用一個筆名發表就比較好。好處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則在作者方面,即不必考慮萬一意見有錯誤而發生什麼不良影響,又可以對自己發表的意見大膽負責。二則在 者方面,對於這種意見如果有不同的看法,更可以毫無顧忌地提出自己的見解,甚至於發表某些批評和商討的文章。”
迫於環境,使用筆名以避嫌在現代文學史上,不少作家因為言論不自由,為了避免文禍,不得不經常使用筆名避嫌,這實際上是一種筆戰藝術。
署名多變,活躍版面有的作者經常在同一家刊物或報紙上發表文章,有時甚至同時發表數篇文章,如果 是署同一個名字,今天某甲,明天還是某甲,前面某乙,後面又是某乙,讀者就會覺得單調,而用筆名變換一下,版面就活躍多了。此種筆名,有的出於編輯之手,是編輯臨時代擬的。
中國現代作家的筆名十分豐富多彩,如魯迅、巴金、冰心女士、落華生、林語堂、老舍……。嚴謹作家的文字總是字斟名酌,反覆琢磨推敲,以至於“吟穩一個字,捻斷數莖須”。當他們在給自己命定一個筆名時,自然更要深思熟慮,獨闢蹊徑。探 一下作家的筆名藝術,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瞭解作家的生平、思想與獨特情趣,而且對豐富取名藝術也是很有啟發意義的。
透過作家的某類筆名,可以看到他們豐富複雜的思想性格和人生態度。許地山在1923年寫過一篇著名的散文《落花生》,文章主要記述童年時,姐弟們 “收穫節”晚上和父親一起討論花生品格的一段生活故事。在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討論中,父親經由概 花生的好處,引出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偉大、體面的人”的人生道理,啟發孩子們要像落花生那樣,質樸無華,埋頭工作,有益人類。父親的這番談話,給少年許地山留下深刻印象,直接影響到他後來的人生志向,並長期以“落華生”(即落花生)作為自己的筆名。
曾在辛亥革命後佐助袁世凱行帝制的劉師培,早先卻“左”得出奇,他字申叔,取筆名叫“激烈派第一人”,意思是宇宙之大,唯他最“左”,最革命。他在1907年流亡日本時,曾設計過一個實行極端平均主義的社會方案,他設想不僅土地、生產資料、產品和財富等統統公有,而且“人人衣食居處均一律”,穿一樣的服裝,吃一樣的飯,住一樣的房子。但後來,這位最“激烈”的人卻由“左”轉向了右,竟然擁護起帝制來了。“激烈派第一人”,透過這個頗具諷刺意味的筆名,不正可以看到劉師培複雜性格的另一面嗎?一些研究現代文學的人總愛對作家的筆名尋根究底,其實並非每一個作家的筆名都有什麼微言大義,寄寓著什麼深刻內涵。
魯迅《花邊文學·序言》:“我本也可以就此擱筆,但為了賭氣,卻還是改些作法,換些筆名,託人抄寫了去投稿。”
蘇禹:“筆名就像是我的一件戰衣。”
巴金《沉默集·序》:“但是我也用過別的筆名發表了幾篇文章。”
冰心《晚晴集·從“五四”到“四五”》:“但我終究是大學裡的小學生,思想和文字方面都不成熟,我不敢用自己的名字,就用了‘冰心’這個筆名。”
我也有很多筆名。鯨落,一鯨落萬物生,生也偉大死也偉大讓我動容。
紅樓夢中人,讀著紅樓夢,住在紅樓中,常夢不復醒。
大橘子樹,比較喜歡吃橘子。
筆名是另一個你,又是同一個你,名字只是一個代號,隨性,隨意幾號。
筆名:發表作品時用的別名。
我手寫我心,寫文章難免將自己和盤托出,自己想被別人知道的和不想被知道的都將公諸於世,作家需將自己最內心深處的東西挖掘出來,可隱藏的最深的大都髒汙、糜爛。所以用筆名將自己隱去便了暢所欲言,不用擔心被自己的朋友發現了。
尚不成熟的觀點
有的作者因為在報刊發表自己尚不成熟的觀點,或為了有助於稿件的採用,也使用筆名。鄧拓在《燕山夜話》中有這樣一段話:“誰也不必諱言,有些人看文章的好壞,是以作者有沒有名聲和名聲大小來做判斷的,這使作者本人有時也很苦惱。署一個筆名就省去 種麻煩,說好說壞只看文章如何了。更重要的是,我們常常遇見許多作者有些學習和研究的心得, 是還不很成熟,用他的本名寫文章發表,似乎反而覺得不夠鄭重,用一個筆名發表就比較好。好處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則在作者方面,即不必考慮萬一意見有錯誤而發生什麼不良影響,又可以對自己發表的意見大膽負責。二則在 者方面,對於這種意見如果有不同的看法,更可以毫無顧忌地提出自己的見解,甚至於發表某些批評和商討的文章。”
迫於環境,使用筆名以避嫌在現代文學史上,不少作家因為言論不自由,為了避免文禍,不得不經常使用筆名避嫌,這實際上是一種筆戰藝術。
署名多變,活躍版面有的作者經常在同一家刊物或報紙上發表文章,有時甚至同時發表數篇文章,如果 是署同一個名字,今天某甲,明天還是某甲,前面某乙,後面又是某乙,讀者就會覺得單調,而用筆名變換一下,版面就活躍多了。此種筆名,有的出於編輯之手,是編輯臨時代擬的。
中國現代作家的筆名十分豐富多彩,如魯迅、巴金、冰心女士、落華生、林語堂、老舍……。嚴謹作家的文字總是字斟名酌,反覆琢磨推敲,以至於“吟穩一個字,捻斷數莖須”。當他們在給自己命定一個筆名時,自然更要深思熟慮,獨闢蹊徑。探 一下作家的筆名藝術,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瞭解作家的生平、思想與獨特情趣,而且對豐富取名藝術也是很有啟發意義的。
透過作家的某類筆名,可以看到他們豐富複雜的思想性格和人生態度。許地山在1923年寫過一篇著名的散文《落花生》,文章主要記述童年時,姐弟們 “收穫節”晚上和父親一起討論花生品格的一段生活故事。在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討論中,父親經由概 花生的好處,引出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偉大、體面的人”的人生道理,啟發孩子們要像落花生那樣,質樸無華,埋頭工作,有益人類。父親的這番談話,給少年許地山留下深刻印象,直接影響到他後來的人生志向,並長期以“落華生”(即落花生)作為自己的筆名。
曾在辛亥革命後佐助袁世凱行帝制的劉師培,早先卻“左”得出奇,他字申叔,取筆名叫“激烈派第一人”,意思是宇宙之大,唯他最“左”,最革命。他在1907年流亡日本時,曾設計過一個實行極端平均主義的社會方案,他設想不僅土地、生產資料、產品和財富等統統公有,而且“人人衣食居處均一律”,穿一樣的服裝,吃一樣的飯,住一樣的房子。但後來,這位最“激烈”的人卻由“左”轉向了右,竟然擁護起帝制來了。“激烈派第一人”,透過這個頗具諷刺意味的筆名,不正可以看到劉師培複雜性格的另一面嗎?一些研究現代文學的人總愛對作家的筆名尋根究底,其實並非每一個作家的筆名都有什麼微言大義,寄寓著什麼深刻內涵。
魯迅《花邊文學·序言》:“我本也可以就此擱筆,但為了賭氣,卻還是改些作法,換些筆名,託人抄寫了去投稿。”
蘇禹:“筆名就像是我的一件戰衣。”
巴金《沉默集·序》:“但是我也用過別的筆名發表了幾篇文章。”
冰心《晚晴集·從“五四”到“四五”》:“但我終究是大學裡的小學生,思想和文字方面都不成熟,我不敢用自己的名字,就用了‘冰心’這個筆名。”
我也有很多筆名。鯨落,一鯨落萬物生,生也偉大死也偉大讓我動容。
紅樓夢中人,讀著紅樓夢,住在紅樓中,常夢不復醒。
大橘子樹,比較喜歡吃橘子。
筆名是另一個你,又是同一個你,名字只是一個代號,隨性,隨意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