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盜帥夜留香YE
-
2 # 太白曰
論正統,確實是南明。
不過南明太沒存在感,很快就滅亡了。
就像元朝亡宋後成為正統,清朝統一中原,並且掌管了史書的修繕權。
南明的實力比南宋強不知道多少,但是豬隊友也是一堆。
論軍隊,南明至少還有百萬人(左軍起碼就50萬了),還有清軍沒有的鄭成功的水師,清軍說白了,30萬撐死了。
清軍入關後,又非常傻的說要剃髮。
但結果呢?
還沒打呢,南明一群人向清軍開門投降,成為了清軍,掉頭打明軍,左軍幾乎都投了降,國家尚存還沒亡,南明的皇帝已經跑到緬甸去了。
南明朝廷內部連江山都不管,還在政治鬥爭,清軍打來了,頭髮一剃……
落成正史,有的笑,但更多的,是種悲哀。
-
3 # 宋安之
因為南明被清朝所滅,清朝成為了當時唯一正統。
南宋雖然面對金國稱侄稱臣,但並沒有被金朝所滅,最後還聯合蒙古滅了金。
最關鍵的是南宋屬於宋朝的一部分。而元朝在大一統天下以後,給前朝修史時,乾脆破天荒的一起修宋史、遼史、金史,也就是意味著認為宋朝、遼朝、金朝都是當時大分裂時代的正統所在。
南明和清就不一樣了,雖然南宋一直被金國壓著打,可是最後南宋與蒙古聯合滅金,也是揚眉吐氣了一番,而且兩者共存了上百年,還是都是後世大一統王朝元朝承認的正統。
南明可是與清朝並沒有共存過多長時間。雖然南明以1683年臺灣明鄭投降為止是39年,並且歷四帝一監國。但認真來說自1662永曆帝被吳三桂絞死於雲南昆明以後,意味著南明徹底失去了與清庭爭奪天下的實力,也就是18年的時間。
而且最要命的是,雖然南明是由明朝皇室近支藩王所建,但弘光、隆武、紹武、永曆四朝並沒有固定疆域和都城,以疆域最大的弘光來說,擁有東南半壁江山和南京為都城,結果1645年就被清軍攻滅。
所以頗為可惜的是,南明這個比清朝正統很多的王朝,因為立國時間太短,並且沒有固定的疆域和都城,最後還被清朝所滅。按照史學上的最終正統論來說,清朝雖然不正統,但是消滅了所有對手包括正統的南明,成為了唯一正統,那麼南明只能憋屈的成為不正統了。
這就是南宋與金國正統論和南明與清朝正統論,為何大家看法迥然不同的原因,畢竟各自情況不一樣,只能客觀區別看待了。
-
4 # 江北陸遜
沒有啊。二十五史中,《金史》、《宋史》並列,南宋都沒有單獨列出,何來此言?除非這個“有人”自己定義一套正史出來,或者硬要說二十五史不是正史那我就無話可說了。
事實上,同一時期有多部正史的只有兩個時期,一個是兩晉南北朝時期;另一個就是遼金與兩宋並稱的時期。
兩晉南北朝時期,《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後來又有李大師(名字就叫李大師,我也沒辦法)及其子李延壽兩代人編撰《北史》、《南史》兩部通史,這一時期的正史是最多的。
另外就是遼金兩宋時期了。
除了這兩個時期,其他時間都是隻有一部正史的。比如大名鼎鼎的苻堅、石勒,都是稱過帝的,卻都只能進入《晉史》的列傳篇。
南明相對來說,它的影響力都比不過宋齊梁陳這些南朝政權,和五代十國的前蜀後蜀等相比,都是遠遠不如,根本沒資格列入正史。
今天之所以有人這麼說,無非是皇漢思想作怪而已。
回覆列表
這點其實很好理解。
南宋與金之間,是並立存在的。
與之同時存在的,還有遼、大理、吐蕃等國。
那麼自然是要奉漢人所建立的宋廷為正統。
如果說南明過江之後,政權穩固,與清朝隔江對峙上百年。
那麼毫無疑問。
在中國的史書上將會出現北明、南明這個概念,繼續奉大明為正朔。
清朝的地位就會和當年的金一樣
不過是歷史上又一個勢力強大的少數民族政權而已。
但是很可惜
南明根本就沒有站住腳,迅速的就被滅亡了。
整個中原大地姓了愛新覺羅
普天之下再也第二個政權,自然只能奉清朝為正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