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名藥師
-
2 # 兒科劉華醫生
在門診經常面對有些新手爸媽提出這樣的問題“醫生,為我家寶貝不愛喝水,不喝水會不會上火啊”。一般我把結論告訴那麼此刻仍為寶寶不愛喝水而擔心焦慮的父母。之後再來說2個問題。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和WHO的觀點: 對於6個月以內的健康的寶寶在新增輔食之前是不需要額外的給喂水,無論是純母乳餵養還是配方奶餵養,因為配方奶以及母乳中含有的水分足夠滿足孩子需要。〔圖1,圖2〕
只有在寶寶在存在額外大量丟失的情況下,攝入奶量不足的情況下,需要考慮額外加水,比如發熱,喘息,腹瀉等情況。
【1】為什麼寶寶不愛喝水?
這其實是個數學題。
以一個4個月的嬰兒為例:該嬰兒體重6kg,每日所需能量為6x115kcal=690kcal,而母乳或配方奶每100ml能量相當於67-69kcal,所以,基本上寶寶奶量基本在1000ml以上。從經驗來看,4個月的小嬰兒的奶量基本上每次在120-180ml之間,每天以8次計算。所以,事實上4個月的小嬰兒的奶量基本上都在1000-1500ml之間。
而寶寶所需要的水分約110-155ml/kg[圖3],那麼對於6kg 的孩子每天需要水分的量約660-930毫升。也就是6kg的小嬰兒,每天基本保證水量在660毫升以上基本就可以滿足孩子對水分的需求。而母乳或者奶粉中88%的都是水分[圖4],也就是1000毫升奶中大約有880毫升的是水。
而當水分攝入足夠時,水鹽調節中樞(下丘腦)就會透過感知體內水分的滲透壓來獲得是否需要喝水,或者加快排洩的訊號,然後傳到大腦皮層(人體的司令部),指揮你喝水與否(也就是產生“渴感”)。也就是當體內不缺水時,機體會主動拒絕喝水。
【2】 給6個月以內的孩子大量喝水的危害是什麼?
給6個月以內的寶寶喝水,最直接的不良影響就會減少寶寶攝入奶的量,寶寶胃的容量是固定的,基本上是大多數寶寶每次喂足量的奶填滿膨脹的胃,才能夠保證寶寶的正常的生長髮育,而如果給予沒有任何能量的水分來佔用有限的胃的空間,勢必吃奶量就會有所減少,長期就會造成營養不良。
而過量給小嬰兒喂水,更加嚴重的不良危害就是可能造成“水中毒”。這在文獻中有大量的報道[圖5]。由於小嬰兒腎功能發育不完善,水鹽調節的內分泌調節機制還不是非常完善,過量攝入低滲性的飲用水,這些過量的水分在嬰兒體內的儲留,無法透過腎臟很好排出,而導致“水中毒” (給6個月大的嬰兒喝水,雖然不是說一點點就會要了他們的命這麼恐怖)但是我們周圍確實有很多關於孩子喝水而導致的水中毒,發生低鈉血癥抽搐,甚至導致生命的危險的個案報道,這足以讓每個看護者為之警醒。避免給健康小嬰兒喂水這一錯誤的做法
回覆列表
的確,6個月之前的健康嬰兒在吃母乳或者配方奶粉正常的情況下,通常不需要再額外喝水。其實許多家長在給嬰兒餵奶之外還會喝一些水,他們總是認為嬰兒不喝水會口渴,其實這是以成人的角度去看嬰幼兒。
為什麼不能像成人一樣喝水呢?
首先如果嬰兒吃的是母乳,其90%以上的成分是水,這些水分會滿足嬰幼兒對水分的需求,即使是在乾燥或者炎熱的季節,也是可以滿足的。如果喝的是配方奶,只要按比例衝調,不會兌的太稠,也是可以滿足6個月前的嬰兒對水分的需求。除非在生病或者有便秘等情況,可以在專業醫師指導下喝水。
另外,6個月前的嬰兒,腎臟功能還很弱,攝入多餘的水會加重腎臟的負擔,短時間內攝入過多水分,不能及時排出,可能引起水中毒,稀釋性低血鈉症,還會加重心臟負擔。
嬰兒的胃是很小的,如果攝入了多餘的水,還會影響奶的攝入,這樣就會影響食慾和消化功能。
當然,少量喂一些水,對嬰兒一般不會造成什麼危害,但是如果水量控制不好,長此以往,可能就會有上面說的風險,所以建議在吃母乳或者喝配方奶粉時不用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