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頓果v

    逍遙篇

    鯤化鵬寓言

    大鵬鳥的特點是大,志向之大,大志向、大改變、大擔當!

    鯤鳥化大鵬的過程是:從發現自我、 突破自我的過程,喻志向和理想的形成。

    借颱風之力造勢的行動是:改變自我的過程、借境修心,喻借勢借力、改變自我行動能力。志向只有轉化成行動力才能改變自我。

    向北飛翔的過程是:超越自我,實現自我價值的體現,喻社會擔當,以及無私的奉獻精神。

    故說莊子《逍遙篇》裡的鵬程萬里,是一種大志向、大擔當、大無私的奉獻精神,具備此三大就能入聖位,達無我的境界,逍遙自在、隨遇而安。

    大鵬鳥的向北飛行萬里所要具備的條件是颱風、借勢、造勢和燕雀輕巧、隨意飛翔的靈活性,是比喻聖人與凡夫的志向大小不同,聖人與凡夫的社會擔當與無私奉獻精神的區別。因有了聖人與凡夫的不同,才有了""燕雀安知鴻鵠志""的名言。

  • 2 # 楊朱學派

    道家經典不適合作為中小學的教科書。因為道家思想皆精華,卻容易被誤讀。

    《莊子-逍遙遊》有云:“……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裡,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鵝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面彼且奚適也?’

    《逍遙遊》的主旨是: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如何把《莊子-逍遙遊》通俗易懂的教給學生呢?

    一、讓學生們讀金庸的小說吧:逍遙派、北冥神功、李秋水。

    二、讓學生們玩王者榮耀,用莊周。

  • 3 # 南山詩話

    《逍遙遊》是高中所有古文中最喜歡也最難忘的一篇,其中許多句子現在還能隨口吟頌。時至今日,每每讀起,仍覺得醍醐灌頂,心曠神怡。《莊子》一書,大學期間也有專門研究,是集文學美學哲學為一體的佳作。說理入木三分,想象神奇瑰麗,文字波瀾壯闊。《逍遙遊》又是《莊子》內七篇中核心之所,也是莊子逍遙思想的點睛之作。把《逍遙遊》放在高中語文課本中,並與不妥,也不存在提問者所說的誤解之說。

    所謂經典,其境界其寓意其思維,深遠而廣闊,並非一言就可以蔽之。許多道理,要結合生活實際和閱歷,才能逐漸理解。高中課本也僅僅是對《逍遙遊》表層文字的意思進行解讀,並沒有深入解讀莊子的逍遙思想。即使放在大學課程,也只有講中國哲學概論,才會涉及。放在高中課程中的好處就是,讓你先把文章記在心中,然後慢慢消化。如果放在大學課程,大學生能認真背誦全文的,能有幾個?

    “風之積也無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水之積,也無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城如其言,沒有厚重的人生積累和智慧積澱,恐怕很難理想逍遙思想之精髓。德不配位,其位必憂。“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小領境界不能理解大境界,所處環境不同,對同一事物的認識也會不同。網上很多噴子,不正是如此嗎?

    總之,像《逍遙遊》這樣的經典,不僅應該放下中小學課本,還應該多放,更應該從小背誦。來日方長,總有明白的一天。一但領悟到經典的智慧,就好像人生開啟了另一扇門一樣,終生受用無窮。

  • 4 # 語文經緯

    正在讀莊子的《逍遙遊》,因水平有限,只能根據自己的理解淺解一二。

    莊子認為“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才是真正的的逍遙。其他的一切事物,雖苟順其性皆可逍遙,但這些事物的活動,都有所倚賴。也就是說有條件的逍遙,或是有限制的逍遙。

    比如說,有人想要御風而行,沒有風則不得行,所以這種逍遙取決於風。有人覺得得到富貴才會快樂,有人認為得到名譽才能高興,有人擁有愛情才覺得愉悅。這些人就是把人生逍遙倚靠在富貴、名譽或愛情上,所以這種逍遙是有條件的逍遙,不是莊子所追求和推崇的絕對逍遙。

    莊子在《逍遙遊篇》中說:“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 ,也就是說與宇宙天地合為一體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逍遙。在莊子看來,要想獲得真正的逍遙就必須做到無己,無功,無名,特別要做到無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孩乳牙壞了,還沒有換牙,牙齦出現萎縮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