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寶育兒
-
2 # 淅爸育兒記
為什麼越禁止孩子越要做?不準看電視,他偏要看電視。 不許玩手機遊戲,他偏要玩遊戲。 不許太晚睡覺,他偏偏要熬很久。
僅僅是告訴孩子,不要做什麼,但是卻沒有告訴孩子應該做什麼,應該怎麼做。
為讓題主體會到孩子的感受,這裡模擬一下孩子的心聲:
不讓看電視,那我要幹嘛?不讓玩手機遊戲,那我要幹嘛?不許太晚睡覺,但是我睡不著要怎麼辦?
相信大多數家長都會說:你可以學習啊!你可以閉上眼睡覺啊!
再給你個感受:在公司裡,本職工作做完了,午休時間追個劇,玩個遊戲,老闆給你說:“別啊!你有那精力,為什麼不利用這些時間和精神看看書,學習一下業務內容!不行你也可以睡一下午覺啊!下午精神很多,工作效率高很多。”此時光想想這樣的場景,這樣的對話,就想懟死BOSS:“關你XX事啊!管得真寬!”
情景不同,但是道理一樣的,你讓孩子去做的事情,孩子不喜歡做,覺得難受,就像老闆讓你做的事一樣,明明對你有益無害,可就是不願意去做。
那麼假設,在此時,老闆所說的是:“這裡是過去兩年公司的成功案例,你給我利用午休時間學習完,定期給我做總結。”此時,你心裡可能多少還有些抗拒,但是不是會不自覺的就服從了?如果你是一個上進的人,此時你簡直欣喜若狂!
所以,我們可以和孩子說:“媽媽帶你去公園跑跑步/玩溜冰鞋/玩個遊戲(注意力遊戲等)/好不好?”
如果你想讓孩子進行學習的動作,那麼需要培養孩子的對此的興趣,切記:培養學習興趣≠禁止電視、遊戲;“你不準再玩遊戲!必須去學習”和“來吧!跟媽媽一起學習!”這是兩碼事。前者你先讓孩子陷入難受,而後做不情願的事情,而後者是直接挑撥起孩子和你一起的興趣,至於做什麼,就看你怎麼引導孩子了。
最後一點,根據題主所描述的情況,結合實際經驗,我大膽做個猜測:孩子每天花費大量的時間在電視、遊戲這型別需要靜坐的專案上面,基本沒什麼體力輸出。這也就是為什麼孩子每天不想睡覺,上床了還得熬很久才睡著的原因:體力充沛,沒被髮洩完。
孩子的精力,用一句話來形容:充電兩分鐘,玩你一整天!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上文建議家長帶孩子去外面跑跑跳跳,讓孩子發洩精力的原因。
-
3 # 月下歸舟
你知道禁止意味著什麼嗎?
禁止意味著誘惑!
越是禁止東西,對孩子來說(其實不單單是孩子,對大人也一樣),越是充滿著誘惑。而這,更是勾起了孩子更大的好奇心想嘗試著去做。
不想他看電視,不想他玩手機,不許他晚睡。。。
首先這些東西對他天然是有誘惑力的,所以他會去做。
第二,你只是說了你的需求,你並沒有表達你想讓孩子做什麼?也就是說你的溝通方式也是不對的。
例如:孩子,媽媽想你和我一塊兒出去玩好嗎,咱們不在家看電視了?這樣說,會比你只是不讓他看電視好很多。
但如果只是這樣,還是不夠的。我們還可以再升級下剛才的話語。
孩子,你已經看了兩個小時的電視了,媽媽看到你在看電視的時候時不時的在揉眼睛,媽媽很擔心你,媽媽希望你能不要看電視了,咱們去戶外活動一下,趁機讓你的眼睛休息一下好不好?
發現上面的區別了嗎?
最後的話語總結起來就是:陳述事實(看了兩個小時電視了,眼睛不舒服)+表達感受(擔心你的身體)+提出期望(出去玩,休息一下眼睛,即遠離電視機)。
用我說的方法去做,相信我,孩子會感受到你的關心並作出改變的。
回覆列表
這是孩子的自我意識在覺醒,孩子從出生開始,就一切聽從父母的安排,等到他足夠了解世界,他的自我意識就在覺醒,他意識到自己是獨立的個體,所以很多事都想去嘗試,想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和了解世界,尤其是孩子的叛逆期到了的時候,這是他抗爭的爆發點,比如可怕的兩歲,七到九歲等,父母越讓她幹啥,他就越不想幹啥,總覺得還有另外的方式解決問題,證明自己可以脫離父母,等到碰了壁,才意識到自己不行,進而開始跟父母和解,這是孩子成長必然經歷的過程,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並且耐心引導,不然他的叛逆期會加長,孩子也會無所適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