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後來的後來後來

    找學校賠錢嗎?孩子生病在所難免的,生病了就積極治療好好護理。學校那麼多孩子這是無法避免的,能做的就是隔離孩子配合治療。

  • 2 # 玉狐x嘉寶

    首先帶孩子進行治療。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表現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一週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潛伏期多為2-10天,平均3-5天。

    不排除是在幼兒園裡交叉傳染病毒引起,但也不排除是在入園以前就已經感染,只是沒有表現出來。

    患手足口病除了在人群密集地方被傳染以外,不好的衛生習慣也會導致患上手足口,比如沒有養成飯前便後不洗手的習慣,玩具沒有得到清洗消毒,幼兒吃生冷食物等。

    因此在沒有確切證據表明是因為幼兒園引起的病症,不要急躁的跑去理論,如果幼兒園發現多例,及時向衛生部門以及教育部門反應,根據疫情控制需要當地教育部門和衛生部門可決定採取放假措施。

  • 3 # 兒科恩銘

    手足口病大家都知道,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發熱出疹性疾病,患病人群以5歲以下兒童為主。同一兒童可因感染不同血清型的腸道病毒而多次發病。很顯然,手足口病的罪魁禍首是腸道病毒。它需要為孩子罹患疾病負全責。

    手足口病四季均可發生,常從3、4月份開始增多,高峰期為5~7月份,9月以後發病率明顯降低,每隔2~3年可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爆發期間,托幼機構為傳染髮生的主要場所。因此托幼機構的預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如果由於托幼機構的疏忽,造成幼兒感染甚至引起死亡的,托幼機構需要承當較大的責任。

    對於托幼機構來說,建議每日進行晨檢,發現可疑患兒時,要採取立即送診、居家觀察等措施;對患兒所用的物品要立即進行消毒處理。托幼老師需教育、指導兒童養成正確洗手等良好的衛生習慣;老師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狀況。教室和宿舍等場所要保持良好通風,定期對玩具、兒童個人衛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托幼機構需定期對活動室、寢室、教室、門把手、樓梯扶手、桌面等物體表面進行擦拭消毒。

    當托幼機構發現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時,應以最快的方式向縣(區)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托幼機構應配合衛生部門採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必要時可根據具體情況實行停課和關園措施。幼兒園出現重症或死亡病例,或一週內同一班級出現2例及以上病例,建議病例所在班級停課10天,一週內累計出現10例及以上或3個班級分別出現2例及以上病例時,可建議托幼機構等集體單位停課關園(校)10天,並出具書面預防控制措施建議書。如果題主的孩子是幼兒園內的首例病患還堅持讓孩子去上學,估計相關行政部門可能追究題主的法律責任。當責任無法界定時,還是各自做好各自份內的事情比較妥當。您說呢?

  • 4 # 晴1024566137

    你倒是想找學校賠,問題是你怎麼證明孩子的手足口是在學校感染的呢?要知道,孩子在上下學的途中接觸的公共物品,都有傳染源,而且,家裡的成人有可能攜帶病菌,進而傳染給孩子。

    還有,重要的一點是,孩子進入幼兒園後,幼兒園有監護責任,但只限於孩子的人身安全,也就是說發生了意外,才能索賠,生病是不包含在內的。

    與其想怎麼索賠,不如想想怎麼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 5 # 與倆屁孩共成長

    要學校咋負責呢?難道上了學,但凡孩子感冒、發燒、腹瀉、出疹,學校都需要承擔醫療費?如果是這樣的話,估計沒有一家學校開得下去了;也沒有一個老師敢上班了,風險太大啊...

    孩子生病了,一定及時帶孩子去看病。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性兒童傳染病,只要治療及時,一般危害並不大,患者要多喝水,並多注意休息。

    當然,如果由於學校管理不善,比如對學校發現的確定、疑似患手足口病孩童不採取任何措施,仍將其與其他健康孩童長時間放在一起學習和生活,導致學校爆發大規模傳染性疾病,家長可以向政府或教育局投訴,督促學校儘快採取措施,控制疫情。

    但是不論學校是否屬於管理不善,自己的孩子自己疼,一定記得先帶孩子就醫,保證孩子的身體健康。

  • 6 # 能力不夠才生氣88

    你兒去學校的路上摔了一跤,不小心卡禿嚕皮了,是不是要找市政負責?

    你出去吃了飯,得了流感,找飯店負責。

    別說我說話難聽,誰都不希望娃兒得病,但這事傳染病,老師學校都不希望這種事發生。還負責

    懂點事。再我印象中,現在的家長都是高素質的,都會換位思考,您看看您這狀態,屬於高素質的一類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租戶拖欠房租和物業費,還損壞了電器離開了,該怎麼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