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學無止境147484680
-
2 # 賢妻良母麼麼噠
小孩一歲前儘量少吃鹽,因為這個時期的寶寶的腎臟還沒有能力充分排出血液中的鈉(鹽的化學名稱是氯化鈉),吃鹽太多,會損害腎臟,更嚴重的是會因過多的鉀流失而造成心臟肌肉極度衰弱而發生危險。
這個時期的寶寶基本都在吃母乳和牛奶,營養基本沒啥問題。
過早的攝入鹽會給寶寶帶來的負面影響寶寶的味覺、嗅覺發育還不完全,雖然有些食品的天然口味很淡,但對寶Bora說會很可口。口味重會給寶寶帶來以下不良影響。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尚未健全,吃鹽過量,易使唾液分泌減少,使口腔的溶菌酶相應減少,病毒在口腔裡便有了滋生的機會,使寶寶患病的機率增加。
-
3 # 心連心好月嫂
傳統美食往往重口味,重鹽、重糖、重油及重調料,而這種飲食攝入過多,增加高血壓、肥胖等發病風險。加調味品容易干擾寶寶味覺,或導致寶寶拒絕沒有味道的食物。讓我們爸媽頭疼的挑食、厭食,也許就是這樣造成的!
1、鹽的攝入量增加腎臟排洩負擔,成年後易高血壓
1歲內不需額外加鹽;1-3歲1-2克即可;3歲以上:每天不應超過3克。成了重口味可咋辦?不要一下子降低飯菜的鹽,而是有個逐步減少的過程,家長不要操之過急。
2、世界衛生組織對限制糖的建議
攝入過多的危害:增加寶寶肥胖的風險;增加齲齒的風險;增加糖尿病、腎臟病、骨質疏鬆和骨折等疾病風險。
強烈建議在整個生命歷程中減少遊離糖攝入量。遊離糖攝入量降至攝入總能量的10%以下。幼兒遊離糖每天控制在10-15克,較大的兒童不宜超過25克。(4克糖=1茶匙)。
1,糖分類為遊離糖和內源性糖。
遊離糖:指在食物中新增的單糖和雙糖以及天然存在於蜂蜜、糖漿、果汁中的糖分。
內源性糖:包括完整的新鮮水果和蔬菜中天然存在的糖和奶類中的乳糖,糧食薯類和薯類中的澱粉。沒有證據表明這部分糖會帶來健康危害。
加工食品上的標籤,前幾名含有遊離糖,說明食物中糖的成分較多,一定要適量攝取。
2,蜂蜜和果汁含有遊離糖
蜂蜜可止咳,但對便秘沒啥效果。1歲以內的寶寶不能吃蜂蜜,滿1歲的寶寶,不建議服用蜂蜜,有肉毒芽孢桿菌的汙染風險,會危機生命。如必要,每次可服用2-5毫升的蜂蜜。
西梅汁、梨汁對寶寶便秘效果,蘋果汁有一定止咳的效果。1歲以下的寶寶都不建議喝果汁;1歲以上的兒童可以限量攝入100%的純果汁。
3、輔食應適量新增植物
植物油和脂肪能為寶寶提供能量和必需的脂肪酸,滿6個月新增輔食後,就可加“油”了。每個階段的寶寶吃進去油的推薦量7-12月:每天5~10克;1-3歲每天10~20克;3歲以上25克;(10克油=1瓷勺),
油的種類有很多,適合寶寶的是哪樣?
吃含有α-亞麻酸豐富的植物油,不建議選α-亞麻酸含量低的。 亞麻籽油、紫蘇籽油含α-亞麻酸非常豐富,可高達50%以上。大豆油、菜籽油都含有10%左右的α-亞麻酸。這些油經常換著吃,攝取全面的營養。
4、“醬醋”要晚吃、少吃
有些家長以自己的口味來衡量孩子,認為加些醬油、醋,食物會更有味兒,其實醬油:5毫升醬油=1克鹽, 寶寶1歲後才可以吃醬油。如果吃了含有醬油的食物,要減少食鹽的量。對大豆蛋白過敏的寶寶不能加醬油。 沒有權威機構給出攝入醋的建議,個人建議:寶寶2歲以後可少量吃醋或更大一點再嘗試。
幼兒口味較淡,約是大人的三分之一,因此,不要以大人的口味為依據,不要過早給寶寶新增調味品以及含人工色素的零食。許多食物有鮮甜的原味,選對了原料,即使不加調味料也非常美味,寶寶一樣吃得開心。
-
4 # 天使奇緣
我一直堅持一歲前不應該給寶寶吃鹽。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純母乳餵養,就是在6個月之前只吃母乳,水都不喝,既然這樣我認為吃多了鹽不鹹,吃多了糖不甜,寶寶的口味習慣從小就要培養的。
可是,我媽還有我婆婆都不聽我的,經常給寶寶喂菜水什麼的,
也拿糖給她吃,我家寶寶現在2歲了口味和大人一樣,有時候只吃菜不吃飯,不過挺壯的!
回覆列表
一歲以前,寶寶絕大多數母乳餵養,母乳的營養成份最全,最適合嬰幼兒進食的。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母乳的營養是最全的,不必要新增其他成份。假如乳汁量不足,需要餵養,嬰幼兒奶粉是首。一般奶粉的成份用法用量說明書上面都寫得很詳細,自己根據年齡段購買餵養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