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佛曉木說

    我以前上學時和你有同感,新換了老師,新來的老師每天很認真的照著課本講著,在老師上課時覺得:“對的,對的,高是這樣,太簡單了!”啥都懂了。

    可是一下課,一做作業,又成啥也不會啥也不懂了,來回幾次,我就非常討厭這個老師的課,連帶的也討厭這門學科。

    後來我的成績從前三降到墊底,而老師依然是老師!

    我想說的是,如果你覺得他教得不好,就不要去想他教得好不好這事,必竟一個班好幾十個人呢,老師也不能人人顧全,如果你對他有討厭對抗情緒,只能是害了你自己,對老師毫無影響。

    你可以提前預習,自學,在老師上課時意見和你不一樣時,你覺得應該怎樣講,提出你的見解,這樣才是又有力的討厭打臉方式!

    不懂的可以問你覺得厲害的人,也現在移動裝置網際網路求助,但要有足夠的自控能力,不要被網際網路陷進去出不來,就真的是廢了!

    讀書是為了讓自己有一個好的學習氛圍學習,提高自己的基礎知識,為將來打好地基,老師也是各種各樣的,不是每個人都和自己在同一個頻率的

    集中注意力,儘量發揮好自已的潛能就好了!

  • 2 # 門前海藍藍

    你的想法是很正確的,一個老師如果是照書唸書,當然你也會念,看資料可能還節省時間,我小時候曾遇到這樣一個神一樣的老師,但我長這麼大也僅僅遇到一個,我不知道你現在是遇到這樣的老師,還是你感覺這個老師上課是在照本宣科地讀書?因為現在的一些老師雖然不至於像我以前的老師那樣一字不漏地念下去,但有的使用別人課件一字不改地“上課”也不會沒有。

    另外,即使是使用別人的課件,一般情況下不同的老師講解是不一樣的,會表現很大的差異,比如課本也都是一樣,每一個學生都一樣,但是如果讓同學去看,得到的結果差異又相當大。

    更不用說不同的老師面臨不同的學生,甚至相同的學生不同的狀態,他們都會調整內容,調整重難點,以利益教學的效益最大化。

    所以相同的課件一樣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但我個人認為老師可以吸收別人課件的合理合乎你 自己學生的部分,有所取捨。

    老師這樣的行為其實就是提醒你,許多內容你可能不需老師自己通過資料查閱和深入研究就能解決,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覺悟。

    確實是這樣,我以前就是這麼經歷過來的。所以我看到那些學習比較被動,等著老師餵食的學生總覺得很掃興。

  • 3 # 暢覽風華

    要是老師光會念書,其實只能說明這個老師水平不行吧?而且應該也不存在這樣的老師,因為現在老師的學歷要求在逐步提高,沒有一點水平的早就做不成老師了。以我個人的觀點,老師的作用是啟發思維,讓你對於書本知識有興趣去了解,或者通過問題的回答,讓你形成一種獎勵機制。那麼獎勵機制是什麼呢?就好比電競能帶給我們即時的反饋,比如你一局遊戲獲勝了,就有一種油然而生的成功感,讓你持續不斷地進行下一輪遊戲。而這換成上課也是成立的,懂得上課的老師會隨著課堂的進行自然地提出一個假裝自己不懂得問題,學生積極回答,就獲得成就感,這種即時的成就感潛移默化地轉移成你最終的知識水平,有時候我們上課感覺很累很無聊很難受,是因為你不懂得如何更好地進入狀態,不懂得如何參與和老師的互動。假如你提前預習或者複習一門課程,並且在老師提問時能夠解答,你就會獲得等同於“大佬”級別的快樂啦。最後,老師的作用之一是將長期的學習投入的過程變成一個可以有短暫成就感的任務。畢竟沒有他人的鼓勵,沒有經常的考試,誰又會有長期投入學習的動力呢?

  • 4 # 天命瞳

    這種心態其實也沒有問題,反而更難讓你清楚你要從老師身上學什麼,要知道,他能成為老師,就一定有可以教你的東西。

    能有這樣的想法實屬正常,我本人也不太喜歡這樣的老師,也曾有過既然都是按照課件和書本上的想法,何必需要你。

    但細細想來,我其實是不經意間忽略了老師的努力和老師這個職業的身份。

    老師的作用就是體現在引導,引導學生去學習,給予學生動力,並且利用自己的知識為學生答疑解惑。

    為什麼還要上課,這其實跟為什麼要去學校一樣的道題,沒有老師的督促,也許絕大部分的同學不會去完成作業,認為自己都不需要寫作業。

    一本甚至幾本書,你一時間也看不完,甚至都看不下去,而老師則是將書本的內容提煉整理,講述給你聽。

    老師更是用聽覺傳達知識,灌輸進你的腦海。其實想不照課件念也很簡單,就是把一些內容省不打出來就好,但是老師可能擔心你聽不出來而有心為之。內容書上確實都有,但你可能不會特別關注這部分內容呀。

  • 5 # 昕暘老師

    確實你這個觀點有些偏激,有些不成熟。

    你可以從以下角度去改進:

    儘可能的登臺講課

    你覺得老師只會念PPT,我覺得你缺少當老師的實踐。

    你應該儘可能的去更深層次的體驗老師的工作,你要儘可能的去體驗老師如何講課,儘可能去爭取上臺講課的機會,通過講課,你會更加深入的理解老師的工作,當你經歷了備課、給學生講、講完後反思總結,你就會比較完整的體驗老師的工作。

    如果你能多體驗幾次,或者堅持多登臺幾次,我可以很確定的說,如果你真的這樣做了話,你會發現,你也是在看著PPT念PPT,看著書唸書,只不過是念多念少的問題。

    你也會發現,念PPT不是老師水平不行,而是工作,是必須要完成的教學任務,是責任與義務,不能隨便亂講,不能為了迎合學生而放棄原則。

    如果你的講課天馬行空,脫離課本,講你自己擅長的東西,學生聽起來很高興,但是學到的東西很少,課堂上轟轟烈烈,熱熱鬧鬧,但是什麼也沒學到,考試的時候啥也沒學會,這構成了教學的事故。

    教學必然是有一定的目的的,中學更加註重落實,我們在中學的教學的過程當中,當然也會舉例,但更多的是注重課本的落實,通過PPT對課本進行拓展,通過念課本、讀課本,反覆的研究課本,來達到對基礎知識進一步的掌握。

    打牢基礎知識,才能夠提高解題的能力和正答率。

    所以,通過教師工作的體驗,通過對教學目的的理解,你會發現,老師念課本是有目的的,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既然是教學任務,就是對自己、對學生負責。

    所以,你應該努力的去學好老師所講的教學內容。

    所以,在學校,老師講課,你在下面聽,不應該簡單的把自己簡單的定位為學生,你應該定位為學習者,我聽報告,是為了學習到什麼。

    比如你可以思考,這個報告對我來說有什麼用處,任何一個PPT,它都是有一定的邏輯關係,它都有一定的文化成果,都有作者的思路,都有作者對教材內容的一些見解,任何一個老師的備課,他肯定至少要參考3~5個以上的PPT,然後對這幾個PPT進行加工整合。

    任何一個老師的教學PPT它只要放到課堂當中,它都是經過準備的,都有作者的思維,都有上課的老師對這堂課內容的一個整體的認識和細節性的處理,所以呢,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你不應該僅僅是從老師只會念PPT這個角度看問題,而應該去看這個PPT它為什麼要這樣做,裡面講了些什麼樣內容,如果我來講的話,我會做哪些改進。

  • 6 # 見字如面2020

    上課是現在學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正如提問者所提到的,確實有一些老師上課時候只會照著課件來讀,但只是極少數,很多老師都會在翻ppt的時候做一些講解。

    我在讀大學的時候也有你這種想法:把課件拿來自己學不是更好。可是當時的想法僅限於某一學科。有些知識用這些方法是行不通的。我學的是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確實很難懂!

    如今我也從事教育行業。近期由於疫情原因,很多學生在家上課,我們便能深切的感受到,學生自己學習的一些侷限性,在家學習第一階段,老師把課件,微課,練習題,講解,統統都發給了學生。由於學生缺乏自律性,觀看微課,並不知哪裡重點難點,該暫停的地方不知道暫停,該記錄的地方不知道記錄。所以小結考試可想而知:慘不忍睹。我認為這跟孩子們的自學能力差,以及缺乏老師的課堂指導有關。

    第二階段,又改變了策略,老師開始用釘釘直播上課。效果較大為改觀,從同學們交上來的作業可見。但是總的來說與在課堂上面授依然有差距。有些學生放著直播,自己有可能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老師都無從察覺。

    當然,如果你是大學生,有完全的自學能力,拿了資料自己學習,也未必不是一件壞事。在老師講課前先自學,自學遇到不懂不會的難題,在上課的時候再著重的仔細的聽課,定會事半功倍!

    所以,我認為上課還是現在學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 7 # 怡萱的媽媽

    這種心態肯定不對,我認為書是死的人是活的。雖然老師上課是按照課件或課本在讀。在讀的過程是要對知識進行提煉的。

    在家閉門造車,能學到多少東西?也就是說你自己對照課本兒進行自學,能學到什麼程度?我們是不知道的。

    一、我們自己在家對著課本自學,只能淺顯的理解課本上的概念部分,而對概念之下的深層含義,是把握不準確的。因此學習只能學到一些皮毛,無法學到他的精髓。

    二、我們對著課件把知識點學好了,但針對於這個知識點的哪幾種類型題,我們練習的不會很到位,有一些特殊的型別題是練習不到的,這就需要我們老師的引領。

    三、老師們在讀課件或課本的時候,會把重點和難點著重強調。而我們自學,只能大面積撒網,重難點把握不準確,考點分析不到位,會影響學習效果。

    那我們知道了這些內容,那如何改變自己的學習方式呢?

    一、上課認真聽講,著重理解老師重複內容比較多的部分,因為那是重難點,是考點,是我們必須要掌握的。

    二、做好課堂筆記,尤其是典型例題的記錄和分析。那些是經過老師篩選之後,保留的精華部分。

    總之,如果我們想要學習好,一定要注重學習方法,和聽課技巧,記好課堂筆記。尤其是老師上課著重強調的部分。

  • 8 # 天使喬一

    你說的這個方法,對於自律的孩子是可行的。但對於不自律,不主動學習的孩子的,是不夠的。我們國家現在做的是一個基礎教育,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學到知識,老師,需要的就是為孩子的文化成長搭梯子,而這個梯子需要穩,需要每一個都能儘量走的了,而這就需要老師對知識進行處理了,讓它以一個更符合孩子的認知規律,建構過程,行為模式方式搭好(知識),最後讓孩子一步一步的流暢的走到最頂端。而現在的網路高度發達,各種資訊都能查到,這就導致我們看的東西資訊量過多以至於不知道哪方面的是重點,哪個方面應該著力去研究呢?而這就需要老師幫忙,把這節課的重點定下來,然後著重花精力去梳理整個知識點的結構,以一種更為連貫的方式呈現出來,同時,課堂上的練習也起到了一定的補充作用,同學們的反饋也能讓大家發現還有哪些問題是沒被理解的,那老師還要再花點精力去著重說明,讓孩子最後形成正確的知識體系,一定的思考問題的邏輯方式,當然,一切對於優秀的自律的孩子都是自己可以完成的。所以,你說老師作用大不大,實際上取決於自己,老師老師,還是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 9 # 謙君潤玉

    我不清楚題主是在什麼樣的學校上學,為什麼會有老師上課都是按照課件或者書上念這樣的感覺。理論上來說,如果一個學校裡面所有的老師都這樣做的話,我覺得這個學校是不是有點兒問題呢?如果題主這裡的老師指的是某一位老師,每次上課都是念課件,那麼我們需要思考下列的問題。

    首先,課件是怎麼來的?

    我們必須要明白,所有的課件都是由人工一點一點的去組織、去編寫的。包括裡面的文字,插入的圖片,插入的音訊和視訊、形狀等,這些全部都包含著人工勞動,是人的智慧的結晶。也許這一個課件你的老師用了好多年,但是如果這一個課件一開始是由他自己製作的,那麼他對你們的課程實在是太熟了。沒有必要去再做什麼其他的工作了。如果這個課件不是由他編寫的,那麼這位老師可能是有一些偷懶。但是我們還需要思考這樣的問題。

    這位老師真的只是讀課件,什麼都沒有補充嗎?

    很多時候文科的老師可能更傾向於讀課件。為什麼呀?因為課件上面密密麻麻的寫滿了知識點。這些都是重點。不需要再新增多少其他的東西了。相比之下,理科老師基本上不會讀課件,因為上面不會有太多的資訊需要讀,更多的可能是圖或者是flash動畫。最重要的需要她用語言去引導。那麼請問題主:你覺得一直讀課件的老師是教哪一個學科的老師呢?你自己想一想,他有沒有在讀課件的時候旁徵博引,給你們分享其他的東西呢?還是真的如你所說,只按課件去讀,其他的什麼都沒有再分享了?我們做一下最差的假設:假設他一個字都沒有新增,課本上面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課件上面是什麼他就讀什麼。那麼問題來了:

    他總得給你們留有時間去思考吧。他總得告訴你們在什麼時候去思考比較合適吧。

    這就是老師的作用啊!相較於同學們,老師會知道哪裡是重點,哪裡是非重點。如果課件上面密密麻麻全部都是文字,我們自己讀的下去嗎?即使讀得下去腦袋也應該很累,恐怕早已經不想思考了吧。老師就是在你應該停頓應該思考的時候,讓你思考,讓同學們思考。這是我們做的最壞的打算。但是很少有老師差成這個樣子吧。

    所以題主,如果你真的覺得這一位老師特別差的話,不妨好好的想一想,是不是自己對她有什麼誤解,有什麼偏見呢?想一想這位老師真的如自己所想的那樣嗎?在自己心靜的時候認真的想一想。不要在他的課堂上。不然的話,你可能仍然會在誤區裡面徘徊。

  • 10 # 莉128778551

    我是內行人,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老師在課堂上使用PPT或其它課件在今天的教育界是普遍的,因為PPT確實有一定的優勢,但也不妨礙其它教學課件的使用。問題在於,一,PPT是老師自己嘔心瀝血做出來的還是照搬照抄別人的,二,是機械地念PPT上的內容還是講解引導。我個人可以很負責地說自己是嘔心瀝血自己做PPT並以PPT內容為指導進行對學生的引導講解的。但我也不能否認有部分(少數還是多數我不知道,沒做過統計)教師的確要麼是照著PPT或其它課件照本宣科,要麼天南地北一陣胡侃而學生不知其所云。我只知道大學的職稱評定課上得好不好有多好幾乎沒什麼用,何況好不好有多好也不好界定。科研才是第一指標。為了這個指標,有多少老師對課堂不夠負責,或者基本把課堂當做自己的科研手段,具體數字或比例我沒做過統計,但大家心知肚明吧。總之,顧上了這個就顧不上那個。評職稱所需的一切勞累和心碎本人撐不起,本人也瞧不起花錢或什麼的發這發那,更看不上那些在國家精品課程(線上教學)裡都能大量犯錯的磚家。多數無益,幹好自己的活便是。教學好不好不好說,但至少要一直追求進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的未來,在國際社會中會是什麼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