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史磚家

    在大多數中國人的印象中,萬里之外的南美洲,是一個令人陌生、充滿神奇的大陸,跟中國之間的聯絡似乎遠不及東亞、歐洲與北美洲,但真相卻並非如此。其實,由於大量華人的存在及其強大影響力,很多南美國家跟中國之間來往密切,其國民對中中國人的態度友好,堪稱中國在西半球的“好朋友”。其中,祕魯堪稱最親華的南美國家。

    祕魯,位於南美洲西部,北部同厄瓜多、哥倫比亞接壤,東部毗鄰巴西,南部與智利交界,西部瀕臨太平洋,面積約128.5萬平方公里,首都為祕魯。作為多種族混居的國家,祕魯總人口約為3200萬,其中印第安人佔45%,混血種人佔37%,白人佔15%,其他人種佔3%(華人佔1%)。作為西班牙的前殖民地,祕魯的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9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祕魯本是印第安人的聚居地,11-16世紀時,境內曾建立起強大而輝煌的印加帝國。1531年,大冒險家皮薩羅率領西班牙遠征隊入侵祕魯,並以極為微小的代價,便滅掉盛極一時的印加帝國。1533年,祕魯淪為西班牙的殖民地,歸屬祕魯總督區管轄,時間長達290餘年。1821年7月28日,祕魯贏得獨立,並建立共和國。1835-1839年間,祕魯曾與玻利維亞合併,但4年後便因矛盾重重而重新宣佈獨立。

    作為一個相對陌生的國度,祕魯雖然跟中國遠隔萬里之遙,但在文化、風俗等方面,卻保留著強烈的中國印記,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比如,作為土著民的印第安人,經常食用一種類似於青稞面的食物,並且稱呼小孩子為“娃娃”,“你、我、他”為“寧、內、依”,“河流”為“河”,船為“賽舨”,無一不跟中國南方的叫法相似。除此之外,祕魯歷史上的民族英雄圖帕克·阿馬魯,曾給自己取過一箇中國名字-阿龍。

    更有利於證明祕魯是中國“近親”的,無疑是近幾十年來該國境內出土的文物。在這些文物中,許多都刻有類似於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元,而這兩種文字,分別是中國商周兩朝的書寫文字。眾所周知,世界各國當中,只有中國最早使用方塊字,而祕魯境內發現的這些相似文字,完全可以視為兩國文明相近的證據。或許在先秦時期,大批中國移民便已經泛海達到美洲大陸,並形成了日後的印第安人。

    根據官方的統計資料,華人數量約佔祕魯總人口的1%,也即32萬,但如果把具有中國血統的“土生”華人包括在內(這批華人大多已放棄中國姓氏,改用西班牙姓氏),其數量則不低於總人口的10%,也即320萬(一說為500萬)。如今,由華人經營的店鋪遍佈各個城市,其中在首都利馬,到處可見掛著“Chifa”(粵語“吃飯”的音譯)字樣的中國餐館,由於菜餚美味可口,深受當地居民歡迎。

    華人雖然並非祕魯的主體民族,但在該國的發展卻相當成功,活躍在政界、商界、文化界的精英更是不勝列舉。比如,祕魯總理維克多·許會、何塞·陳都是華人,而華人內閣成員、議員、企業家、教授更是難以計數。由於華人眾多、影響力無處不在,所以祕魯人在見到來自中國的遊客後,都喜歡稱呼他們為“老鄉”(“Paisano”)。華人在祕魯的成功,無疑吸引了更多的海外華人到此發展,也進一步增進中祕友好關係。

    自從1971年兩國建交以來,中國與祕魯之間的友好合作關係發展良好。尤其是跨入21世紀後,雙方高層之間互訪頻繁,在文化、科技、教育、旅遊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日益增多,並在2008年建立起戰略伙伴關係。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在相互尊重、互惠互利的前提下,中國與祕魯的友好關係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邁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 2 # 拿破崙的戰馬

    歷史發展

    首先說一下他的歷史情況吧。祕魯有著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北奇科文明和印加帝國。直到1531年西班牙人登陸祕魯並發現了印加文明,歐洲人才到達祕魯。當時,印加帝國的中心是現在的庫斯科,但從厄瓜多北部延伸到智利中部。19世紀30年代初,西班牙弗朗西斯科·皮薩羅開始在該地區尋找財富,並於1533年接管了庫斯科。1535年,皮薩羅建立了利馬,並於1542年在那裡建立了一個總督,讓該市控制該地區的所有西班牙殖民地。

    西班牙對祕魯的控制一直持續到19世紀初,當時何塞·德·聖馬丁和西蒙·玻利瓦爾開始推動獨立。1821年7月28日,聖馬丁宣佈祕魯獨立,並於1824年獲得部分獨立。西班牙於1879年完全承認祕魯獨立。獨立後,祕魯和鄰國之間發生了幾次領土爭端。這些衝突最終導致了1879年至1883年的太平洋戰爭,以及20世紀初的幾次衝突。1929年,祕魯和智利起草了一份邊界協議。然而,它直到1999年才得到全面實施——在海洋邊界問題上仍然存在分歧。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社會不穩定導致了從1968年到1980年的軍事統治時期。1975年,胡安·維拉斯科·阿爾瓦拉多將軍因健康狀況不佳和管理祕魯的問題被弗朗西斯科·莫拉萊斯·貝爾穆德斯將軍取代,軍事統治開始結束。貝爾穆德斯最終通過允許新憲法和1980年5月的選舉使祕魯迴歸民主。當時,貝朗德·特里總統再次當選(他於1968年被推翻)。

    儘管祕魯恢復了民主,但由於經濟問題,該國在1980年代遭受了嚴重的不穩定。從1982年到1983年,厄爾尼諾現象導致了洪水、乾旱,並摧毀了該國的漁業。此外,兩個恐怖主義團體,光輝道路和圖帕克·阿馬魯革命運動,在該國大部分地區出現並造成混亂。1985年,阿蘭·加西亞·佩雷斯當選為總統,隨之而來的是經濟管理不善,從1988年到1990年,這進一步摧毀了祕魯的經濟。

    1990年,阿爾韋託·藤森謙也被選為總統,並在整個1990年代對政府進行了幾次大的改革。動盪仍在繼續,2000年,藤森在幾起政治醜聞後辭職。2001年,亞歷杭德羅·托萊多上臺,使祕魯走上了迴歸民主的軌道。2006年,阿蘭·加西亞·佩雷斯再次成為祕魯總統,此後該國的經濟和穩定有所反彈。

    政府經濟和土地利用地理環境

    祕魯的氣候因地形不同而不同,但主要是東部為熱帶氣候,西部為沙漠氣候,安第斯山脈為溫帶氣候。利馬位於海岸,二月平均最高氣溫為26.5攝氏度,八月最低氣溫為14攝氏度。

  • 3 # 馬弋戈

    祕魯位於南美洲西部,西瀕太平洋。西班牙語是官方語言。祕魯受地形和氣候影響,東西中部各不相同,西部是熱帶沙漠氣候,乾旱少雨,人口集中;中部多山地高原,氣候變化大;東部是亞馬孫雨林,高溫多雨,森林遍佈,地廣人稀。

    祕魯有南美地勢最高的淡水湖——的的喀喀湖,水域非常遼闊,景色優美,魚類資源豐富。

    祕魯是印加文化的發祥地,充滿藝術氣息。馬丘比丘遺址是世界文化遺產,位於崇山峻嶺深處,地勢陡峭,充滿神祕,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庫斯科太陽神廟,印加文明的代表,規模巨集大,儲存完好。

    首都利馬,是世界有名的“旱城”,融合了歐美文化。聖馬丁廣場是利馬最大廣場,標誌是聖馬丁雕像;利馬大教堂是最大的教堂,哥特式建築風格,通體白色,內部十分豪華。黃金博物館專門收藏黃金器物。利馬是祕魯最大城市,政治、商業中心。

  • 4 # 趙凡丁201

    1/國家概況:祕魯共和國,地處南美洲西部,面積128.5萬平方公里,人口3177萬(佔南美國家第5位)。

    2/國家標識:(1)首都:利馬。(2)國體政體:總統制議會共和國。(3)國旗:3條豎長方體組成,2側為紅色、中間為白色,白色長方體鑲嵌國徽。(4)國徽:為繪有國獸、國樹、國花的盾徽。(5)國獸:駱馬。(6)國樹:金雞納樹。(7)國花:向日葵、坎塗花。

    3/人口構成:印第安人佔45%,印歐混血人37%,白人佔15%,其他人種3%。官方語言:西班牙語,克丘亞語。19世紀80年代,有華人進入祕魯。據不完全統計,現有華人血統的祕魯人約500萬人(融入當地文化,已不懂華語)。另有日裔等亞裔人等少數民族。

    4/歷史文化:祕魯(印第語意為玉米之鄉)原居民為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陸古文明中心之一。公元11世紀,克丘亞人(印第安人一支)來到庫斯科,逐步擴張,建立了著名的印加帝國(意為太陽子孫之國)。1531年西班牙人入侵祕魯,1533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542年西班牙王室在利馬設立總督區,成為南美洲統治中心。為反抗西班牙人的掠奪和壓迫,印第安人進行了多次起義失敗。1820年拉美著名解放者聖馬丁率軍從智利攻入祕魯。1821年7月28日祕魯宣佈獨立。1835年祕魯與玻利維亞合併,成立祕波邦聯。1839年邦聯瓦解。1854年廢除奴隸制。其後,文職政府與軍政府輪流執政。1990一2000年,日裔藤森當選總統,因腐敗下臺。2018年3月馬丁.比斯卡拉當選祕魯總統。

    5/地理位置丶地形地貌:祕魯北鄰厄瓜多丶哥倫比亞,東界巴西,東南與玻利維亞毗連,南接智利,西瀕太平洋。安第斯山脈縱貫南北,山地佔全國面積1/3。西部沿海地帶為熱帶沙漠區,灌溉農業發達,城市集中。中部山地高原,平均海拔,為世界第1大河亞馬遜河的發源地。東部地區是亞馬遜河上游熱帶雨林地帶。東南部與玻利維亞交界處有南美洲第2大湖的喀喀湖。祕魯森林佔國土面積51%。

    6/礦產資源:主要有銅丶鉛丶鋅丶銀丶鐵丶石油等。鉍丶釩儲量佔世界第1位,銀儲量為世界第3位。

    7/物產特產:玉米原產地,盛產駝羊毛、魚粉。

    8/行政區劃:全國劃分為24個省和1個直轄區。首都利馬為國內第1大城市,人口781萬。

    9/著名風景區:古城庫斯科。高山之都馬丘比丘(印加語“馬丘比丘”為古老的山頭)遺址。納斯卡谷地的神密的“巨幅大地畫”等。

  • 5 # ruixuezhaofeng

    它是玉米的故鄉,古人豎柱栓日留住賜予其金種子的“太陽神”;他們是“太陽的子孫”,根植於印加歷史的集體記憶在21世紀依然充滿活力。

    祕魯共和國位於南美洲西部,北靠厄瓜多、哥倫比亞,東臨巴西、玻利維亞,南接智利,西瀕太平洋,海岸線長2254公里,國土面積128.5萬平方公里,居拉美第四位.

    該國自然資源豐富,礦產總量居世界第七,白銀產量世界第一,銅、鋅、錫、金儲量及產量均居世界前六,還有較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及煤、磷塊巖、重晶石、硼酸鹽等儲藏。森林覆蓋率為58%。祕魯海岸線長,洪堡洋流攜帶的冷水形成豐富的近海漁場,成就祕魯世界漁業大國地位,1970年曾創下年捕1200萬噸歷史最高紀錄,魚粉產量和出口常年位列世界第一,有趣的是當地人多無食魚習慣,捕撈量的90%用來加工魚粉、魚油,年出口創匯在10億美元以上。

    2016年全中國人口3177萬,人口出生率和增長率呈逐年下降趨勢,增長率為1.1%,預期壽命75歲。從族群構成看,祕魯是個文化多元的國家,居民中印第安人佔45%,印歐混血種人佔37%,白種人佔15%,亞裔和非洲裔佔3%。超過90%的居民為天主教徒。1975年起,克丘亞語同西班牙語一起成為官方語言,在祕魯,大約72%的人口以西班牙語為第一語言,27%的人講克丘亞語。

    史上祕魯乃至安第斯山脈一帶的印第安人是神奇的印加帝國的主人,享有美洲印第安三大文明之一的聲譽。在印第安語中,“印加”即為“太陽的子孫”,印第安人以此為榮。相傳紀元前,安第斯一帶有一個阿摩達王朝,它文華武英,悠悠千載歷62朝,被史學家稱為“前印加傳奇時代”。公元12世紀,的的喀喀湖地區一個克丘亞人部落崛起,首領率眾向日出之山遠征,並依太陽神之囑定都高山之巔的庫斯科,建立起印加王朝,第9代君王1438年登基後完成對周邊的征服,成為帝國的締造者。其子圖帕克即位後,印加進入極盛時期(1493—1525年),疆域面積達400萬平方公里,成為當時美洲最大的帝國和文明中心。

    1531—1533年,西班牙人皮薩羅率軍進攻內部紛爭下漸漸衰敗的印加帝國,在掠取印加人4.5噸黃金、128噸白銀的贖金後卑劣食言處死印加國王,洗劫都城庫斯科,祕魯從此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572年,最後一位印加王在與殖民者的戰鬥中陣亡,印加帝國400年文明史終結於西方人之手。印第安人反抗殖民者的鬥爭從未停止,以1742和1780年兩次大起義最為劇烈,後者在圖帕克·阿馬魯領導下提出重建印加帝國和“不獨立,毋寧死”的口號,規模曾達6萬大軍並解放祕魯總督區50個省中的24個……祕魯政府在紀念起義200週年之際追授他“解放先驅、賢哲和烈士”的光榮稱號。傳世名曲《雄鷹飛逝》(又譯《老鷹之歌》)謳歌這位印第安領袖靈魂化作雄鷹,翱翔在安第斯山之巔,永生於拉美人民心底,政府已將這首民間傳唱已久、1913年正式成曲的不朽之作列為國家文化遺產。

    祕魯作為西班牙在南美殖民統治的中心和堡壘,其獨立程序艱難曲折,先有內部起義,然後是1820年南美獨立英雄聖馬丁率軍從智利進攻祕魯,次年7月,他在利馬宣佈祕魯獨立。1822年,聖馬丁與玻利瓦爾在瓜亞基爾舉行歷史性會晤,自認“祕魯同時容納不下兩個人”的聖馬丁主動隱退,留下一個歷史之謎和一段英雄佳話。1824年,西蒙·玻利瓦爾和蘇克雷將軍在阿亞庫喬決定性地擊敗殖民軍隊,玻利瓦爾一度成為祕魯的國家領袖。

    1823年該國第一部憲法頒佈至今,近200年裡祕魯一路坎坷,政權長期在孱弱文官和動輒干政的軍人間交替,最後的軍政府於1980年下臺(1968年政變上臺後,軍政府在土改、國有化和社會公正等方面取得相當成果),極端組織“光輝道路”掀起內亂,20年間近7萬人喪生。

    進入21世紀,祕魯社會經濟呈現新氣象,2001年產生該國有史以來第一位印第安人總統。2011年新一屆總統誓言“增加社會包容性”,走巴西盧拉式的實用主義道路。美洲開發銀行2012年稱祕魯為拉美“新虎”,依據包括近十年經濟增長迅速,貨幣穩定,信譽評價高,發展惠及貧困階層,特別是幫扶、衛生和教育等方面,制定適用的礦業法律,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等。2016年實現GDP1920億美元,貧困率21.8%,預期壽命74.7歲,躋身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太陽子孫”國度的成就遠不止這些,它擁有豐厚的歷史遺產,像巨集偉的馬丘比丘古城遺址、納斯加谷地神奇“巨畫”、印加古都庫斯科、太平洋殖民港口卡亞俄;它以安第斯特產羊駝製成的傳統服裝“彭丘”和“包治百病”的無毛犬讓世人眼前一亮;祕魯的醫學研究和教學中心享譽世界,利馬還有世界從事馬鈴薯研究的最大最權威的研究中心之一;它還培育出兩位世界名人,聯合國祕書長德奎利亞爾、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略薩。

  • 6 # 聖保羅11

    祕魯共和國位於南美洲西部,太平洋東岸,東部以巴西、玻利維亞為鄰,南端和智利接壤,北靠哥倫比亞、厄瓜多,祕魯周邊海洋,是世界著名的漁場之一。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境內多山,西部為濱海沙漠,東部為亞馬孫大森林,地勢平坦、河流密佈,熱帶綠林遍野,地形複雜。祕魯是世界古文明印加文化的發祥地,印加人在數學、天文學方面頗有造詣,有著名的海港卡亞俄與首都利馬瀕臨。利馬是全國最大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市內天主教堂特別多,有聖弗朗西斯科學教堂、聖佩德羅教堂等

  • 7 # 澹奕

    說到南美洲的文明古國祕魯,或許很多人沒有聽說過,然而說到印加帝國相信很多人就稍微會熟悉一點,祕魯正是當年南美洲古老印加帝國的文化核心地區。

    歷史上的印加帝國,是南美洲最強大的土著文明,核心地區就位於如今的祕魯,其首都也就是如今的祕魯古城庫斯科。而印加帝國最著名的就是其盛產黃金,據說當年西班牙人俘虜印加帝國君主後,印加人用裝滿一個房間的黃金來贖。

    憑藉豐富的資源,祕魯近些年來經濟發展情況也相當不錯,雖然與發達國家仍舊相差不少,但是祕魯民眾生活條件在南美洲地區算比較好的,而且整體也比較安定,外資比較青睞。

  • 8 # 張堯自媒體

    自然地理

    國土面積:128.5萬平方公里。

    海陸位置:祕魯位於南半球,西半球。西望浩瀚太平洋,陸上有5個鄰國,北鄰厄瓜多,哥倫比亞,東臨巴西,東南是玻利維亞,南接智利。

    陸地:西部有狹窄沿海平原和沙漠塞卡拉沙漠等,中西部為高地,國土面積的4成為山地,東部,北部為亞馬孫平原。

    水系:主要為大西洋水系的亞馬孫河及其支流,另外還有太平洋水系,內流水系,最大湖泊為淡水湖內流湖的的喀喀湖。

    地質: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交接處。

    資源:森林覆蓋率58%,漁業資源,水利資源,銀第一,銅第二。

    人文地理

    首都:利馬(人口780萬)。

    經濟:農業,礦業,旅遊業。

    人口:3100萬人,印第安人和印歐混血人佔主體,分別為45%,37%,白人15%,其他3%。

    語言:官方語言西班牙語,很多人在用很多印第安語。

    文化:印加文化發祥地。利馬的聖馬科斯大學是美洲第一所大學1551年。南美最早修建鐵路的國家。

    時區:西五區。

  • 9 # 王不宇與周老師

    我上一次去南美洲旅行的時候,一直在考慮要不要去祕魯,但是沒有去,覺得挺遺憾了。因為祕魯這個國家雖然在國內並不那麼出名。但是如果我們仔細去了解它,你會發現,其實這是一個非常有必要去旅一次遊的國家。有很多重要價值的考古發現。

    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祕魯:

    1/3 祕魯的基本資訊:

    祕魯是南美洲的一個國家,這裡有亞馬遜雨林和馬丘比丘的一部分,馬丘比丘是安第斯山脈高處的古老印加城市。

    祕魯的正式名稱是祕魯共和國。

    祕魯有三種官方語言:西班牙語,克丘亞語和艾馬拉語。

    截至2016年1月1日,祕魯的人口估計為31,586,106人。

    面積為1,285,216平方公里,祕魯是南美洲僅次於巴西和阿根廷的第三大國。

    首都利馬是祕魯最大的城市,坐落在該國乾旱的太平洋沿岸。儘管殖民地中心儲存完好,但今天利馬是一個繁華的大都市,是南美洲最大的城市之一。

    2/3 自然資源與世界文化遺產:

    祕魯由各種景觀組成,從高山,海灘到沙漠和熱帶雨林。

    祕魯太平洋海岸線沿著美國西部邊緣綿延2,414公里。

    祕魯擁有75個自然保護區(佔全國表面面積的15.21%),其中包括由國家政府保護的12個國家公園。

    阿雷基帕市附近的科塔瓦西峽谷是世界上最深的峽谷。它的高度為3,354米,幾乎是美國大峽谷的兩倍,深達1857米。

    祕魯有一些世界上最好的衝浪地點。這裡有世界上聲稱世界上最長的可擺動波,2.2千米長。

    祕魯有12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Qurikancha或Qorikancha是印加帝國最重要的寺廟,主要用於祭祀太陽神。它是首都最受尊敬的寺廟之一。西班牙殖民者在該地點建造了聖多明各教堂,拆除了聖殿,並將其基座用於教堂。

    納斯卡線是位於祕魯南部納斯卡沙漠的一系列古代地理雕像。他們是在公元前500年由納斯卡人制造的。從數百個複雜的人物線條,到簡單一點的蜂鳥,蜘蛛,猴子,魚,鯊魚,逆戟鯨和蜥蜴,應有盡有。

    祕魯種植超過55種玉米,消費者可以找到從黃色到紫色,白色到黑色的各色玉米。古代祕魯人使用玉米進行易貨貿易,甚至作為貨幣使用。

    西紅柿最初來自祕魯,西紅柿在當地語言中被翻譯成肚臍豐滿的東西。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人類居住地拉林科納達擁有一個礦廠,礦工工作30天無薪。在第31天,他們可以攜帶儘可能多的礦石,只要他們背得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戰德國有多強大,為什麼可以擊敗那麼多國家就連蘇聯也差點打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