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葉微觀

    期貨市場是一個講究實戰的地方,我覺得如果沒有體驗過行情,或者不能在實戰中與自己融合,交易知識都只能是一句空話。書上說的內容是屬於靜態的,而市場行情無時無刻不處於動態之中,越是涉及具體操作的書,所寫的東西越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靈活應用。

    很多技術面用到的指標操作、技術手段實施方面的書,都涉及到具體操作。裡面很多都會提到出現什麼樣的訊號可以執行什麼樣的操作,比如均線交叉作為開倉訊號、到布林線上軌就可以放空等等,拿到實際行情中簡單操作,往往會經歷無數次碰壁。

    這裡一方面是實際使用環境並不是千篇一律的,只會在某種條件下使用才會更有效果一些,而這些條件光看書是沒有用的,需要在實踐中體驗和識別;另一方面是操作本來就存在機率的問題,不會每一次都正確,很多情況下甚至達到50%的勝率,需要結合其他因素來平衡。因此一時在使用上覺得沒有效果太正常了。

    而那些偏重講市場本質、理念、認知方面的書,比如利弗莫爾的兩本書,有很多市場認知和交易本質方面的內容,這些東西是偏重於思想認知方面的內容,理解上需要一定的基礎,對市場經歷越多或者思考越多、問題越多,得到的共鳴和收益就越大,離不開對實際行情的操作實踐,不同的階段,閱讀後都會有不同的感觸,而這些可以成為指導實際操作的交易思想。

    因此簡單來說,有時候在市場上操作,自己可能是很膚淺的,未必真正懂得了書上講的東西,我覺得期貨交易是實踐出真知,理論變成對自己有用的東西,要跟實踐操作融合才行。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僅作為交流的觀點。

  • 2 # 多空轉換執行者

    很簡單,就像交易系統一樣,都是在歷史行情中摸索出來的,但是歷史不是一成不變的在重複,所以書中講的都是些案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很多系統在市場中會失效,為什麼,就是不能包含大部分行情,書中的可以學習經驗,但照搬的話就不可取了,要能夠活學活用,甚至走出自己的一條路,那才算有了自己的道。

  • 3 # 於先生弟子聯盟

    看了幾個回答,都沒說到點子上,書上說的是一回事,交易是另一回事,其真正的原因是,書上說的那套理論,即技術分析理論本身就是錯誤的,所以無法運用到實踐之中。

    除了這一點之外,其它的回答都沒有說到點子上。

  • 4 # 八位數花園

    這裡有兩個層面去解釋這件事情

    首先:每個交易者對於書中內容的理解是不同的。同樣的道理交易進階不同每個人的理解就是會不同。例如很多期貨的書中都強調資金管理的作用。在我看來好的資金管理佔比成功交易的百分之70。但絕大多數交易者都在尋求行情走勢的規律,用那個指標可以更加準確的預測行情?困在指標的問題中還不能解決,那會去思考資金管理的作用?

    所以書中說的道理其實都是對的,只是你理解不了罷了?

    懂的太多的道理並不能過好自己的一生。

    我寫過一些《毛澤東選集》中哲學思想在交易中的應用的文章。哲學思想我可以聯絡到交易中,是因為我交易的經歷讓我明白的。

    書中的認知是感性認識階段,經歷之後才能夠昇華到理性認知階段。

    其次:盡信書不如無書。《趨勢交易法》這本書中有一段用通道破位做單的實盤演示,在如何開倉,止損,平倉。根據書中給出的交易系統的邏輯,我用覆盤軟重新走了那段行情,的確收益很可觀。接下來問題來了,書中演示的那段行情結束之後,同樣的方法在後面的行情就沒有那麼好的盈利表現。因為行情走勢是會發生變化的,書中演示的是趨勢走的很好的行情,用通道交易肯定能夠盈利且豐厚。

    行情有趨勢和震盪,交易系統的結果分佈也是成波浪形的,有盈利高的點,就有一個虧損的階段。寫書的人往往把最好的行情寫進書中。 虧損的放到一邊不提。

    交易之道有不的半點的閃失,書中的東西如果你不能理解成自己的認知,那麼書中的知識只是知識。只有把書中的思想變為自己的思想。懂的為什麼,該怎麼做才會覺得書中的知識有用處。

    如果看幾本書就能成功交易,交易成功也太簡單了吧?

    你覺得呢?

    但是我推崇多多讀書。

  • 5 # 馬先生527

    因寫書的,都實際上是事後總結,所以總是正確的,交易則是事前,事初,事中,事後實際發生的行為,且寫書的人賺點稿費,交易的人對結果自己負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嶽不群為什麼要三尸腦神丸的解藥?他什麼時候中的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