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膩歪貝貝

    你說的是女真吧?也就是現在的滿族,女真族是活躍在明朝遼東一帶的遊牧名族,曾經建立過大金國,努爾哈赤靠13副鎧甲起兵,並且能夠攻進北京,最主要的原因是明朝內部瓦解,朝廷腐敗,已經無力迴天了,起義軍到處都是,官員卻夜夜笙歌,實際上是朝廷自己把自己拖垮的

  • 2 # 蘭陵北向北

    樓主所言應該是指的明朝被清朝取代的過程吧。數量優勢只有在雙方智慧謀略處於同一級別的時候才能發揮出來。螞蟻撼大象的例子歷史上不勝列舉。比如歷史上匈奴蒙古人口相對中原王朝從來都是少數,但是往往打得中原膽戰心驚。明朝人口上億,但並非鐵板一塊。先前的抗日援朝耗費了明朝巨大國力。明朝內部黨爭內耗嚴重,先有宦官專權,後有東林黨當政剷除異己,一樣禍亂朝綱。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明朝大本營還是被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給端掉的。國力衰退,各地少數民族勢力乘機崛起對抗中央。明朝雖然看似版圖廣闊,人口眾多,實則內憂外患,岌岌可危。鎮壓農民軍,評判少數民族軍隊,忙的焦頭爛額。女真人數少但是在努爾哈赤的帶領下,建州女真逐漸女真統一各部,對蒙古採取拉攏打擊並存的手段逐漸整合,甚至籠絡漢人為之戰鬥。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等清朝前期的領導人有勇有謀,手下悍將如雲。薩爾滸之戰,後金軍隊6萬打敗明朝11萬大軍,殲滅明軍5萬人。將近2打1得人數比例都能打敗,晚期明軍指揮能力可見一般。一邊是日薄西山,國力日微,內憂外患的大明王朝。一邊是勵精圖治,攻伐決斷,有勇有謀,日益強盛的滿清。即使明朝不被滿清取代,也會有別的朝代取代,剛好彼時的滿清首領是當時最優秀的領導。

  • 3 # 傑哥侃歷史

    你說的這個小部落是清兵吧,清兵的前身是後金,後金乃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的前身就是女真部落了。女真部落原本分為三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東海女真,努爾哈赤就是出自建州女真。他依附明朝,統一各個部落後建立後金,努爾哈赤死後他的兒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據考證當時清朝滿蒙漢八旗兵力總和應該在10萬以內,不算太多,他們能攻入北京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一、自相殘殺

    明末時期,天下大亂,起義四起。其中最為有名的就是李自成、張獻忠。闖王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賦”等口號,獲得廣大人民的歡迎,散佈“迎闖王,不納糧”的歌謠。部隊發展到百萬之眾。張獻忠組織農民軍起義,克鳳陽、焚皇陵、破開縣、陷襄陽,勝戰連連。崇禎十六年,攻克武昌,自稱大西王。帶兵攻入四川,建立大西政權於成都。漢族人內部四分五裂,為清兵提供絕佳條件。

    二、天災不斷

    崇禎年間,明朝境內遭遇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從未遇到的情況,各種天災,各個地區,生靈塗炭、屍橫遍野。萬曆後期中國氣候顯著變冷,北方風沙壅積日甚,旱災逐年增多,農業收成銳降。與此同期,中原氣溫與北方農牧帶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漢以來的最低點。整個明末時期始終伴隨著旱災、寒流、蝗災、水災、鼠疫、瘟疫、地震等。所有不可抗力因素基本佔齊了。

    三、清軍作戰勇猛

    清兵和當年的蒙古兵很相似,都是少數民族,馬背上得天下,尤其擅長騎射、重甲。快馬長刀,騎射弓箭,加上一定的火器配備,加上當時清軍將領普遍善戰。雖然後來八國聯軍入侵時,弱得一塌糊塗。但人家建國初期的勇猛程度真不是蓋的。相對應的,農民起義軍種田出身,組織渙散,戰鬥力差。根本無法抗衡治軍嚴明的清兵。

    四、怒髮衝冠為紅顏

    肯定跟吳三桂脫不了關係啦,吳三桂手握重兵,如果他不那麼輕易放清兵入關,如果他和清兵周旋一番。就算不能戰勝清兵,折損他們大量的兵力總不成問題吧。前面開頭說了,清兵入關時兵力不超過10萬,吳三桂如果肯和李自成聯合的話,屈屈10萬人馬根本不足為懼。

    五、明朝內部腐朽

    晚明時期,宦官當政,如:魏忠賢、馮寶、王振等。政局動盪,決策者人事變動頻繁,政策方略朝令夕改乃至全盤推翻,國家腐朽不堪。軍制敗壞,史書有記:今官兵所至,動以打糧為名,劫商賈,搜居積,淫婦女,焚室廬。小民畏兵,甚於畏賊。崇禎皇帝繼位後雖有心改革,卻也無力迴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註冊消防師證需要哪些書?有哪些推薦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