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生物奈米

    題主是中學生?這麼看重奧林匹克化學競賽?雖然不太想回答,不過既然邀請了,就說幾句吧。奧林匹克化學競賽是考察我們對已有的知識的認知。試題是基於已有的知識,答案也是基於已有的知識,其獎牌是衡量參賽人員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這個其他比賽沒什麼兩樣,都是評比參賽人員對某一方面技能的運用能力。而諾貝爾物理,化學,還有生理或醫學獎,都是獎勵某一領域在某一方面的重大原創貢獻。有些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年的化學獎,有些離我們較遠,比如今年的物理獎。但他們都有兩個共同點:重大,原創,當然判斷的方式是基於評委的認知,但總體來說相當一部分獎勵,特別是化學獎和生理或醫學獎,或早或晚都會融入我們的生活。這一點,奧賽並不會改變普通人的生活,因為它考察的知識是已知的,有沒有奧賽都不會影響這些知識的運用。

  • 2 # 小學奧數時光老師

    這兩個獎作用誰更大一些,主要看對誰來說。

    國際化學奧林匹克是一項針對中學生的國際性的化學學科競賽活動。對於國內競賽來說,旨在選拔化學學科有潛力的後備人才,同時選拔參賽選手參加國際競賽。

    對於一個高中學生來說,無疑,奧林匹克化學獎,對他的實際生活肯定促進作用更大,因為高中生如果奧林匹克化學獎取得了金牌,就可以直籤清北,踏上高中生涯的巔峰;如果是全國一等獎,那也可以直籤很多985高校;即使是全省一等獎,也具備了參加自主招生的資格,為錄取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所以說奧林匹克化學獎,對高中生及其家庭的實際生活促進作用更大。諾貝爾化學獎?離他們太遠,意義沒那麼大。

    對於整個人類社會和所有人的實際生活來說,毫無疑問,諾貝爾化學獎一定是具有重大促進作用的,而奧林匹克化學獎,除了高中階段學生及其家庭就基本上沒什麼影響。

    諾貝爾設立諾貝爾獎的初衷:“請將我的財產變做基金,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度為人類做出好的貢獻的人。”諾貝爾化學獎評選的唯一標準就是成就的大小,而成就的大小不是以能取得多少財富來衡量的,而是指對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貢獻及影響,所以所有的諾貝爾化學獎,都成已經或正在或即將對我們的生活產生重大的促進作用。

    雖然有一些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的課題,好像跟我們日常生活沒有聯絡,但其實已經影響了我們實際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說2019年化學獎得主的獲獎原因是“在鋰電子電池研發領域的貢獻”,這個大家就會首先想到我們的手機和電動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2018年的"酶的定向演化以及用於多肽和抗體的噬菌體展示技術"我們非專業人士就看不太懂了,但對人類的免疫療法和疫苗開發具有重大意義,這就與我們可能都有關係了;再比如2016年的”分子機器的設計和合成",聽上去跟機械製造有關似的,但對醫療技術,特別是癌症治療技術會產生積極意義,這就對我們實際生活意義重大了。

    也希望我們的中國科學家們,將來能夠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奧林匹克化學獎的金牌得主們,也要以諾貝爾化學獎作為目標,說不定將來站在諾貝爾化學獎獎臺上的就是你!

  • 3 # 使用者5855944229914

    來吧,我來回答吧,諾貝爾化學獎是最實際的貢獻,也就是你做出的最頂級的最刺裸裸的貢獻,也就是學化學的目的。奧賽化學獎是在有限時間內完成考試給出的題目,答案在題目給出前就有了,所以只是測驗。得諾貝爾獎是人類創造力的體現,是時間,經驗,汗水,想象力長期作用的產物,非奧賽可比。你把愛因斯坦復活拿去和那些高中生一起參加奧賽做物理題。估計愛因斯坦得0分都是有可能的。那些題都是太變態了。不僅如此,把所有得了諾貝爾獎的人拿去參加變態奧賽題,得0分或不及格的人絕對大把大把。反過來把得了奧賽的人拿去做科學研究也是大把大把地倒在諾貝爾獎門前或連門都摸不到看不到。所以我覺得一切考試都是狗屁,一切連狗屁都不如的東西都要比考試真實。考試的代價就是拿短時間的東西來部分但又是決定性地假設長時間的東西,是對長時間的可能性的一種侮辱。我最後的結論是,奧賽化學獎侮辱了諾貝爾化學獎,理由是奧賽化學獎選出的人並沒有最大限度包含將來要得諾貝爾獎那部分人,這簡直就是對化學,對一切化學愛好者的侮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生健身後身體有什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