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黴素是怎麼被發現的,我想很多人會說,是英華人弗萊明發明瞭青黴素。
他做完實驗就出去旅遊了,等到旅遊結束回來,才發現青黴菌周圍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沒有生長,透過這個無意中的現象,弗萊明發現青黴菌具有殺菌功能,把這種物質命名為青黴素。
總的來說,以上說法沒有一點問題,很多文章也是這麼寫的,事實也是這樣。
但是,以上答案並完整,在青黴素的發明上,還有一些人在付出,他們理應得到尊重,沒有他們,青黴素是不可能實現大規模應用的。
弗萊明1928年發現青黴菌能殺死金黃色葡萄球菌以後,陸續發表了幾篇論文,但是論文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因為他之前就發現溶菌酶能夠殺滅細菌,但是這沒有什麼用,大家都以為這次也是一樣。
但是有一個叫做霍華德.弗洛裡的科學家注意到了,並且這位科學家敏銳的發現了青黴素的應用價值和目前瓶頸。
青黴素的應用價值毋容置疑,當時的瓶頸是弗萊明一直不能攻克的,那就是如何獲得純化青黴素,青黴菌中的青黴素含量極為稀少,根本無法提取,更不能純化,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弗萊明。
1935年出現了治療細菌的神藥磺胺,一度在市場上佔有極高的份額,這讓弗萊明徹底放棄了青黴素,他認為要提取、純化青黴素是不可能了,於是他放棄青黴素以後轉而去研究磺胺。
霍華德.弗洛裡在提取、純化青黴素的團隊裡還有錢恩、瑪格麗特.詹思寧、諾言.希特利,其中貢獻最大的是錢恩和希特利。
在弗洛裡的團隊裡,弗洛裡作為團隊的老大,負責協調資源和募集資金,錢恩負責青黴素的純化,希特利負責青黴素的生產。
後來人們這樣評價:沒有弗萊明,就沒有錢恩和弗洛裡;沒有錢恩,就沒有弗洛裡;沒有弗洛裡,就沒有希特利;沒有希特利,就沒有青黴素。雖然讀上去很繞,但是這充分說明,青黴素的發明應用,並不是弗萊明一個人的功勞,而是一群人的功勞。
從1928年弗萊明發現青黴素到1940年弗洛裡團隊獲得純化的青黴素,中間持續了12年。
雖然獲得了動物試驗的結果和純化的青黴素,但是這僅僅只是在實驗室,青黴素離大規模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這個時候弗洛裡團隊卻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科學研究不是請客吃飯,而是要真金白銀的砸,砸成功了,賺個盆滿缽滿,失敗了,幾億幾十億的資金就是付之東流。
原來資助弗洛裡團隊的MRC基金已經不再繼續資助,弗洛裡嘗試向英國的藥廠推銷,但是英國的藥廠對此毫無興趣。
後來是來自美國的洛克菲勒基金資助了青黴素的繼續研究,同時如果青黴素要想實現大規模應用,必須從實驗室走向藥廠生產,面對英國藥廠的態度,弗洛裡團隊毫無辦法,但是美國的各大藥廠卻很感興趣,於是1941年,整個研究轉移到了美國。
隨著珍珠港事件的發生,戰場對抗菌藥物的需求極為迫切,在戰爭的壓力,資本的催化,弗洛裡團隊和藥廠人員齊心切力之下,攻克了一個個青黴素量產的難題,終於實現了青黴素大規模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青黴素並沒有申請專利,這樣每家藥廠都能生產青黴素,價錢自然就便宜,使人人都用得起青黴素,挽救了無數的生命。
青黴素獲得成功以後,1945年10月25日,弗萊明、弗洛裡和錢恩三人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諾貝爾委員會認為:
因為諾貝爾獎只能最多隻能頒發給三個人,大家一直認為希特利是弗洛裡的手下,所以的功勞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埋沒,直到很多年以後才被認識,如果沒有他在青黴素方面培養的貢獻,就不可能有青黴素的大規模應用,1990年紀念青黴素誕生50週年之際,牛津大學授予希特利榮譽醫學博士學位。
2004年,希特利在自己的老屋中去世,享年93歲。
青黴素是怎麼被發現的,我想很多人會說,是英華人弗萊明發明瞭青黴素。
他做完實驗就出去旅遊了,等到旅遊結束回來,才發現青黴菌周圍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沒有生長,透過這個無意中的現象,弗萊明發現青黴菌具有殺菌功能,把這種物質命名為青黴素。
總的來說,以上說法沒有一點問題,很多文章也是這麼寫的,事實也是這樣。
但是,以上答案並完整,在青黴素的發明上,還有一些人在付出,他們理應得到尊重,沒有他們,青黴素是不可能實現大規模應用的。
一,青黴素如何純化弗萊明1928年發現青黴菌能殺死金黃色葡萄球菌以後,陸續發表了幾篇論文,但是論文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因為他之前就發現溶菌酶能夠殺滅細菌,但是這沒有什麼用,大家都以為這次也是一樣。
但是有一個叫做霍華德.弗洛裡的科學家注意到了,並且這位科學家敏銳的發現了青黴素的應用價值和目前瓶頸。
青黴素的應用價值毋容置疑,當時的瓶頸是弗萊明一直不能攻克的,那就是如何獲得純化青黴素,青黴菌中的青黴素含量極為稀少,根本無法提取,更不能純化,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弗萊明。
1935年出現了治療細菌的神藥磺胺,一度在市場上佔有極高的份額,這讓弗萊明徹底放棄了青黴素,他認為要提取、純化青黴素是不可能了,於是他放棄青黴素以後轉而去研究磺胺。
霍華德.弗洛裡在提取、純化青黴素的團隊裡還有錢恩、瑪格麗特.詹思寧、諾言.希特利,其中貢獻最大的是錢恩和希特利。
在弗洛裡的團隊裡,弗洛裡作為團隊的老大,負責協調資源和募集資金,錢恩負責青黴素的純化,希特利負責青黴素的生產。
後來人們這樣評價:沒有弗萊明,就沒有錢恩和弗洛裡;沒有錢恩,就沒有弗洛裡;沒有弗洛裡,就沒有希特利;沒有希特利,就沒有青黴素。雖然讀上去很繞,但是這充分說明,青黴素的發明應用,並不是弗萊明一個人的功勞,而是一群人的功勞。
從1928年弗萊明發現青黴素到1940年弗洛裡團隊獲得純化的青黴素,中間持續了12年。
二,量還是個問題雖然獲得了動物試驗的結果和純化的青黴素,但是這僅僅只是在實驗室,青黴素離大規模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這個時候弗洛裡團隊卻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科學研究不是請客吃飯,而是要真金白銀的砸,砸成功了,賺個盆滿缽滿,失敗了,幾億幾十億的資金就是付之東流。
原來資助弗洛裡團隊的MRC基金已經不再繼續資助,弗洛裡嘗試向英國的藥廠推銷,但是英國的藥廠對此毫無興趣。
後來是來自美國的洛克菲勒基金資助了青黴素的繼續研究,同時如果青黴素要想實現大規模應用,必須從實驗室走向藥廠生產,面對英國藥廠的態度,弗洛裡團隊毫無辦法,但是美國的各大藥廠卻很感興趣,於是1941年,整個研究轉移到了美國。
隨著珍珠港事件的發生,戰場對抗菌藥物的需求極為迫切,在戰爭的壓力,資本的催化,弗洛裡團隊和藥廠人員齊心切力之下,攻克了一個個青黴素量產的難題,終於實現了青黴素大規模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青黴素並沒有申請專利,這樣每家藥廠都能生產青黴素,價錢自然就便宜,使人人都用得起青黴素,挽救了無數的生命。
三,榮譽屬於誰青黴素獲得成功以後,1945年10月25日,弗萊明、弗洛裡和錢恩三人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諾貝爾委員會認為:
作為最初發現者,弗萊明功不可沒;青黴素能夠應用,則是弗洛裡團隊作用更大。因為諾貝爾獎只能最多隻能頒發給三個人,大家一直認為希特利是弗洛裡的手下,所以的功勞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埋沒,直到很多年以後才被認識,如果沒有他在青黴素方面培養的貢獻,就不可能有青黴素的大規模應用,1990年紀念青黴素誕生50週年之際,牛津大學授予希特利榮譽醫學博士學位。
2004年,希特利在自己的老屋中去世,享年9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