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趙日金141
-
2 # 數碼猿
聲武士C3
有人說,萬元以下的耳機聽個響。這句話是對於資深燒友來說的,可能是聽慣了高階的裝置,所以感覺一些低端的裝置比較渣。本人無意中在圈內聽說到聲武士C3這款耳機,是一款擁有黑科技的耳塞,79元的售價,讓本人毫不猶豫的入手了一條。在拆開快遞包裹後,充滿藝術的包裝,一股文藝小青年的範!(這些都不重要)拆開包裝,紅色的耳機線顯得“好騷”。耳機腔體的紅黑搭配,顯得也是十分的和諧!C3的線材選用的是凱夫拉材質,在柔韌度上還是可以的。另外這款耳機也附帶了線束、收納盒、備用耳塞。可以看得出廠家的想的是十分周到的。
在音質方面,(這款不足百元的耳機,竟然有專業的工程團隊,在圈內還是比較有名氣的)本人隨便推了一下,總體感覺,這款耳機的解析力還是可以的,高頻並沒有感覺到刺耳,中頻略顯圓潤飽滿,層次感分明,在低頻的下潛的程度還是可以的,“動次打次”效果明顯。79元的價格入手這款入門級的耳塞還是超值的。
-
3 # KomoLeung
其實針對這個問題,手機的配塞應該是最好的方案了。
尤其是 iPhone 配的 EarPods,不管是聲音還是配搭感和耐用性,都應對得住它的定價了。
作為一款能夠在 100-200 以內到手的官方配色,EarPods 的聲音效果其實跟定位相當的森海塞爾 MX370 差不多,風格也很相似。整體清爽的聲音很萬用,對於不想多花錢的使用者其實就已經足夠了。
耐用性也足夠,前提是儘可能不要貼身,因為 EarPods 本身沒有防汗處理,長期接觸汗液更容易讓膠質損壞,耳機就變得不耐用,這一點需要注意一下、
不過有點需要提的,這裡說的 EarPods 是 3.5mm 的版本,Lightning 版因為解碼方案不同以及接口占用的問題,所以不推薦。
雖然說到這個價位,大家基本上也聽不出或者也也不介意解碼差異了,但礙於接口占用的麻煩,還是不建議用 Lightning。要是真的用這個,我還是寧願上無線了。
如果不談配色談另外購買的話,100 元以下的耳機也有很多選擇。但之前已經說過了,這個價位我不建議買大廠的,因為這個價位的大廠其實已經沒有太好的選擇了,索尼的表現不好、森海的經典型號又太久,所以在這個價位,大家還是把目光放在中國產品牌上吧。
之前體驗過得徠聲 F200 表現也還可以,金屬質感的機身搭配兩種配帶方式,掛耳和直接入耳都可以,能夠在穩定性上做補充。
聲音的表現也比較均衡,清新的聲線也會有一定的低頻量當佐料,要應付一般的流行樂其實已經足夠了。
如果要便宜的話,其實沒有必要跳出 100-200 這個框框,畢竟大家其實也是求個「有得用就好」的狀態,在這個位置的需求,一般配塞都能夠滿足。要是沒有配塞的話,也可以選一些 100 元左右的塞子。
至於沒有耳機孔的話,這個時候選無線就好了。畢竟現在 100-200 的 TWS 全無線耳機大有人在。
-
4 # 無極樂隊
便宜是相對的,和收入,對音樂的理解都有關係。我覺得199的便宜,你可能覺得69的便宜,他可能覺得9.9才便宜。耐用度和品控及用料很大關係的。比如9.9的可能是7根銅絲,69的8根銅絲,99的可能14根銅絲,199可能就是24根銅絲。銅絲多當然耐用一些。但是工藝沒做好,介面處理不到位,銅絲照樣會有使用壽命短的現象。具體推薦的話(此處主要談壽命,不談音質),國際品牌,索尼,哈曼卡頓旗下的幾個品牌,鐵三角等都品控不錯。國內HIFIMAN是目前見過的品控最好的,其他還有云仕,漫步者,磬聲等都控制的相對較好!具體機型我就不推了,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及喜好去購買。
回覆列表
便宜又耐用,還真不好說。耳機分兩種,一是頭戴式,二是耳塞式。耳機因隨身攜帶,不像音箱那樣固定不動,所以並不耐用,特別是便宜貨。耳機壽命較短,主要是連線線較細,時間久了老化,不小心扯斷或接觸不良。一般來說,頭戴式耳機線較粗,耐用些。本人一隻飛利浦頭戴式耳機,用了十多年還在用,不過外套的軟墊早爛了。當時價三百,不算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