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玲記事
-
2 # 莜莜愛時尚
所謂“佛系”
是近兩年的網路熱詞
佛系,網路流行詞,該詞的含義是一種追求自己內心平和、淡然的活法和生活方式。大部分事情都想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和節奏去做。
“佛系”標籤不是喪,是三分調侃,七分從容的自我消解。正如宗教中的佛,有自己的信仰,不是消極逃避,而是將合理慾望轉化為積極能量!在前行的路上持這種態度,擺脫各種矛盾焦慮,成為快樂的人。
舉幾個例子吧⏩⏩⏩
佛系買家——據說是指這樣一群消費者,在網上購物時,不差評,不曬圖,不和賣家較勁,不和快遞較勁,對購買的東西保持很淡定的心態,即使東西不好也不急躁,大不了扔了以後不再這家買就是了。
佛系追星——不接機,不參與吵架,不控評,不反黑,不拉踩的一種平淡追星方式。
佛繫戀人——不作不矯情不強求。兩個人在一起待著舒服就湊合著過了,被傷害了也懶得一哭二鬧三上吊。分手之後一般會說聲拜拜然後大步走開,糾纏不休不如獨自飲酒。剪個頭、做個美甲、買幾身新衣服,就能恢復到無悲無喜的狀態中。
其實對於這種狀態,我不是特別支援,但是,我覺得,也沒錯!
雖然說,給人一種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感覺,但我覺得,有時候,真的需要這樣!
有時候,佛系一點未嘗不可!
不必在意別人的眼光,不在乎太多的流言蜚語,嘴巴長在別人身上,不是自己能決定的!
也許活的佛系一點,就不會有那麼多抑鬱症患者,也會少了很多自殺的人吧!
活的稍微佛系一點,做好自己,自己覺得開心就好,別太在意別人的眼光,也許,會更好!
-
3 # 佛既是心心既是佛
“佛系”這個詞語在佛教是不存在的,也是不符合佛法的。
我們首先知道“佛”是什麼?它是一個學佛人的境界、果位等,它會引導著我們解脫“煩惱和痛苦”等,要想達到“佛”的境界是很難很難的,不可能出現佛系!
我們每個人信佛,學佛,修佛是不一樣的,一個真正的修佛者,必須首先尋找一位真正的“上師”給予灌頂加持,這叫基灌頂;一位有福報的人才能見到真正的上師,就如同見到了佛;就是你一生在佛的身邊工作,悟性和慧根不行也是一事無成!
雖後還要“道灌頂,果灌頂”。不是你拜拜就得到了!!!
亂象必有因果,偽騙給予洗腦;
祈不來金元寶,唸不來新時代!
幸福真的是靠努力奮鬥得來的!!!
-
4 # 仰望的你
“佛”系?我的理解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放飛自我,活出自己。不在乎別人的看法,自己活的舒服就行。做佛系的青年,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好自己。
1,堅持自己做人的原則。
2,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3,自己要有自己的個性。
4,逆境中歷練自己。
5,保持獨立的自我。
6,對自己充滿信心。
7,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不在乎世俗的眼光,隨性而又不失原則,灑脫而又有真性情,做到“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氣魄。
回覆列表
什麼是佛系,有很多人存在誤解。
那什麼是佛系呢?我認為:佛系並不是大多數的人所理解的無慾無求,對什麼都漠不關心,認為什麼都隨便。真正的佛系應該是做事覺得可以才會說可以;別人怎麼都不理解你才會無奈才會隨便;不是對什麼事都不關心,只是覺得有些事不需要太過在乎。佛系的人對任何事和人都會講究一個“度”。
如何做一名佛系青年,首先要做到淡然,對任何事對任何人要不急不躁,不驕不餒,不張揚。遇到任何事都可以淡然處之,不衝動保持理智。對任何人都要有足夠的耐心,遇到無法改變的人和物要放寬心態,端正態度,找到合適的途徑解決。其次,佛系態度是接納不評判的態度,要以不評判的態度觀察你注意到的想法情緒和生理感覺。最後,追求自我,既不隨意評價自我,也不隨便評價他人,追求本心。
保持本心,追求自我,你也可以成為一名佛系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