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響水大米

    大米粒是怎麼產生的,估計這個問題很多人看到都會笑,認為怎麼有這麼簡單的問題,但是如果真是很詳細地把大米粒是怎麼產生的說出來,恐怕人還真是不多,特別現在很多城市的孩子,只吃過大米飯,但卻不知道大米粒到底是怎麼產生的。老家農村常年種植水稻。針對這個問題來說明下。一、種子育苗

    在我們老家農村主要種植的是稻花香二號品種,因為這個品種的稻穀出產的大米口感好、煮熟的米飯散發香氣。農民為了讓稻穀更好地生長,實行兩階段育苗,第一階段在農業溫室大棚裡讓種子發芽生長。

    二、移栽大田

    每年的五月中旬,稻穀種子長成15-20釐米的青苗後,開始移栽到大地裡。這個過程就是插秧了,插秧的工作很辛苦,小時候最懼怕的工作就是插秧了,在滿是泥濘的田地裡彎著腰插上一天的秧苗,保證你渾身酸爽,爬不上炕。只是現在農業種植技術發展,老家的插秧活都改成機械化了。

    三、十月割稻

    金秋十月,是農民收穫的季節,經過三個多月的自然生長,農田大地一片金黃,當稻穗垂下,金黃飽滿時,就可以開始收割了。收割後到過在田地裡自然晾曬風乾,去除稻穀中多餘的水分。

    四、脫粒加工

    小時候農村的稻穀脫粒工作老家稱之為“打場”村民們互相幫忙用脫粒機進行稻穀脫粒,剩下的秸稈供餵養牲畜和做燃料用。而脫了粒的稻穀就可以直接送到專門的加工廠加工了。

    五、大米加工

    大米加工比較複雜,必須由專業的加工廠進行加工,一般加工廠的加工工藝是:採用振動篩,去石機進行原糧清理、礱谷(就是脫去稻穀的稻殼)、谷糙混合物分離(分離出糙米中的未熟粒)、碾米(透過機器碾壓掉大米的表皮層)、白米分級(篩除碎米、不完整的米)、色選(選出機器內的黑白病斑粒)最後打包入袋。到這裡就變成了我們做米飯的原料大米粒了。

    以上就是大米粒如何產生的解釋,農民種植大米辛苦,每一粒糧食都是用汗水換來的,正應了古時的那句話,“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更多地瞭解了大米粒是怎麼產生的,我們才會更加珍惜糧食。文明進餐,杜絕浪費,是我們新時代應該倡導的文明素養。

  • 2 # 喵喵cooking

    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我,小時候也跟著爸媽耕種過幾年,直到初三後,家裡才沒種稻谷了。對於整個耕種的過程,還是很瞭解的,只不過那時候村裡基本都採用人工做各細節,沒現在這麼多高科技技術。

    首先,要選擇一塊地,選擇優良的種子進行播種,待禾苗長到10-15cm時候,就要移到稻田裡去。這塊稻田是用牛拉著犁耙把泥土來來回回的翻轉了無數次,和水混合。

    接著翻轉好的稻田裡撒上化合肥,然後把禾苗五顆左右為一團,摁進泥土裡,我們管這個叫“插秧”,如圖,小時候還會跟哥哥們比賽看誰插秧又快又整齊呢,擦完都會拉著爺爺來點評點評。

    插好禾苗後,接下去的就是各種“照顧”,在適當的時候放水讓禾苗吸收,施肥,拔草……日復一日就開花了,今年能不能收成,這時候也不能疏忽了,該澆水澆水,該施肥施肥,還得經常去拔草,免得肥料被雜草吸收走了。接著就是稻穀成熟了,沉甸甸的稻穗壓倒了稻杆。

    我們就要開始割稻穀了,說到收割,我們沒收割機,只能拿著鐮刀把稻杆連同稻穀一起割下來。

    然後用稻穀脫離機,人力踩,把穀粒從稻杆上脫落下來。

    把脫落好的穀粒,人力挑回家,鋪開在院子裡曬乾,曬稻穀,靠天吃飯,如果連著幾日大太陽暴曬,那很快就可以曬乾水分進行儲藏了,可往往不盡人意,一天內來回的收,攤開,看到天上有黑雲密佈,就趕緊的搶收稻穀了。

    曬乾後的稻穀,還會用一種農家工具“風車”,進行一次篩選,就是把穀殼裡有米的留下,空的稻穀殼棄之。風車的樣子大概長這樣

    把曬乾的稻穀倒入頂部的斗笠中,然後人力搖把手,產生風力,沉澱的穀粒就從左邊的落入籮筐中,輕飄飄的空殼就從尾巴部位吹出。

    經過這些就完成了了穀粒,然後去專門的店裡用機器,把稻殼和大米脫離,穀殼成了穀糠,剩下的米粒就是我們現在吃的大米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經常打籃球的朋友,你們是如何看待soma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