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酒知識

    1、已經平定南方叛亂

    2、曹魏受到東西兩方的騷擾已是疲憊不堪

    3、將士很有信心武器裝備以及糧草都已準備充分

  • 2 # 濮淮布衣

    諸葛亮北伐的動機當然“興漢除佞,收復中原”。其實,作為“託孤”重臣的諸葛先生,北伐是帶著壓力與使命也有些不得已,幾乎完全違背了當年隆中對策:“待北方有事,派一上將伐之”的既定戰略。而諸葛亮北伐曹魏時,並沒有什麼出現可利用的,足以伐之必敗良好機會。

    相反諸葛亮北伐,使落寞的司馬仲達得到重用,成為一生的敵人。如果,諸葛亮不北伐憑蜀川之險,曹魏對其是沒有辦法的。諸葛亮如果養兵蓄力,夯實基礎,蓄足人力物力待機北伐,這樣成功機會會大的多,因為川蜀之地自古富足兵糧,是爭天下的絕佳後備地。

    諸葛亮北伐正說明,他是真正儒家。三國志說他:“長於吏治,短於軍事”是很中肯的。

  • 3 # 雲隱追夢

    《孫子兵法》說“可勝者,攻也;不可勝者,守也”,強者主攻、弱者主守,這是最基本的道理,明知無法取勝非要主動發起進攻,這是不明智的做法。然而,諸葛亮主持蜀漢朝政後5次北伐曹魏,他的繼任者姜維更11次北伐,而在此期間曹魏主動向蜀漢發起的進攻只有3次。弱小的蜀漢在強敵曹魏面前反而頻頻發起主動挑戰,似乎違背了戰爭的基本法則。

    對於這個問題歷來有不少揣測,最流行的一個觀點,是諸葛亮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力才主動示強的,劉備託孤時後主劉禪尚未成年,但幾年後劉禪就年滿20歲了,諸葛亮為了不還政於後主,所以故意發動北伐,但這種看法是狹隘的,它不符合諸葛亮一生所展示出的高尚政治品格。

    劉備對諸葛亮有知遇之恩,諸葛亮對劉備十分敬重。劉備比諸葛亮大了20歲,算是兩輩人,但劉備臨終前一再叮嚀兒子們與諸葛亮是不君臣關係,而是“共事”關係,讓他們像父親那樣對待諸葛亮。劉備託孤給諸葛亮,諸葛亮感到身上的責任重大,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所上的《出師表》只有600多字,卻13次提到“先帝”,7次提到“陛下”,“報先帝”“忠陛下”貫穿全文,處處不忘先帝“遺德”“遺詔”,這種真摯感情不是能偽裝出來的。

    不過,就算陳壽故意黑諸葛瞻,他畢竟是個史官。中國古代的史官,其基本品質是能夠保證的。也就是說,別人沒做過的事情,他不可能亂寫;別人沒說過的話,他不可能亂說。只不過史官在寫在說的時候,是想表達一種“微言大義”而已。

    那麼,陳壽寫諸葛瞻說的那“三罪”,是想表達什麼“微言大義”呢?

    我認為,陳壽是想說,諸葛瞻打仗不行,卻把責任推在別人身上。他說“三罪”,其實就是說,滅國的責任,首先是黃皓,其次是姜維,接著才是自己。

    為什麼說諸葛瞻把責任推在黃皓身上,是“微言大義”呢?

    眾所周知,蜀漢是三國中最弱小的政權,除蜀中平原外,大部分疆土沒有開發,十分貧瘠落後,因此曹魏和孫吳都想吞併它然後兩國一較高下。蜀漢若想從三流國家中躍起,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必須擴大其國際影響力,於是加強與二流國家孫吳的聯盟便是其確保二弱抗一強的國際局勢,贏得一席之地的基本國策。

    在與東吳的外交中,諸葛亮必須保證盟友東吳沒有二心,協力抗曹。因此他必須拿出“振奮友邦、威懾敵庭”的姿態,所以要威武自強,以攻圖存。如果示弱,則必是弱肉強食的第一犧牲品。因此蜀漢儘管弱小,但沒有出現“弱國無外交”的局面。

    另外還有重要一點,就是諸葛亮北伐是與曹魏爭奪大中亞區域的影響力。

    在曹魏設立西域長史府的形勢下,蜀漢作為漢的繼承國(其實歷史上蜀漢就叫漢),在爭奪對中亞地區的影響力上必須先發制人,從中亞獲得利益,補充國力與中原王朝一戰。因此從這個戰略方向考慮,諸葛亮也必須北伐,這也就是諸葛亮、姜維爭奪隴上,切斷曹魏隴右與中原之聯絡的原因。

  • 4 # 太公論道

    諸葛亮北伐,主要是為了迫使魏國在離開邊境很遠的徵發兵戶,消耗國力的同時,引起潛在的社會動亂,從而減緩北方經濟恢復的速度。一旦出現機會的話,進入關中,逐鹿中原。如果沒有機會的話,以儲存國力、兵力,鞏固對蜀漢的控制。所以諸葛亮北伐,大體以穩妥為主,能夠賺魏國一支軍,一員將,那就很好了——這點諸葛亮做得很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RNG止步16強,教練Joker給選手打分,Uzi僅6分,小虎得分負數,如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