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天嘮影視
-
2 # 課外進修室
《哪吒之魔童轉世》絕對是今年電影市場上最燃的影片,老婆看完之後,極力推薦一起去再看一遍。
對於帶孩子看電影我一直比較排斥,因為之前也帶孩子去過幾次,無論是動畫片還是科幻片,無論是2D還是3D,孩子每次都是中途退場,這些電影缺乏對孩子絕對吸引的東西,90分鐘甚至更長的觀影時間變成一種煎熬。
哪吒鬧海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哪吒之魔童降世》完全顛覆了這個故事。傳統故事中,哪吒是靈珠投胎,在電影中變成了魔丸投胎。而龍王三太子敖丙則是靈珠投胎。因為有了魔性,出場的哪吒是朋克式的黑眼圈眼妝、誇張的表情、囂張的姿勢,盡顯小魔王的頑劣姿態。他會雙手插兜,滿臉壞笑,邁著吊兒郎當的步伐戲弄百姓。但就是這個小魔王,接下來讓不少觀眾看哭了。身為妖怪,讓哪吒飽受異類歧視,就連踢毽子的朋友都沒有,且受到詛咒,命中註定將成為大禍害,遭雷劈而死,但他卻以反抗的姿態面對世俗的定義和命運的安排,最終逆襲成為拯救陳塘關的英雄。
這次觀看《哪吒》真是大大地超出我的意料,從頭到尾,孩子沒去過廁所,爆米花還剩了半桶。
出來的第一句話“我還想再看一遍”,真有這麼大的吸引力?追尋本源,我想是在哪吒的身上孩子看見了自己的影子,他感同身受,深深地被這個不背世人所理解,最後成為英雄的角色所吸引,讓他的內心感受有了歸屬,有了宣洩的突破口。
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扮演著“陳塘關百姓”的角色,用批評、指責的方式給孩子扣上一個個不太雅觀的帽子,這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對孩子多一些認可,將眼光和注意力集中於孩子的長處和優勢上,你或許會驚喜地發現,他在向著你所期望的方向發展。迴歸本心地教育孩子,讓他自然地長成理想的樣子。這確實很難,父母與孩子都需不斷經歷修煉。接受孩子犯錯,不是說任由“熊孩子”去故意犯那些沒有底線的錯誤,而是在孩子需要家長關注的時候,給予他包容和等待。孩子在成長的路上,有時會偏離正道,這就需要父母適時地給予孩子正向而明確地指引,孩子必然會有所領悟並走向正道。《哪吒之魔童轉世》是一部不可多得,親子共賞的好片,如果您沒有觀看,帶上您的孩子走進影院吧。
導演對於電影裡面出場的每一個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很豐滿,傻里傻氣又滿懷善心的太乙,實力出眾卻過於自信甚至自傲的申公豹,心懷陳塘百姓滿心大義的李婧夫婦心中也擁有著小家之愛。敖丙,靈珠投生的他本應該前途順利,但是因為申公豹的私心,平添了許多曲折,肩負了龍族的未來,特別是萬龍甲的製作過程真的讓我滿心震撼,龍族真的將全部的希望都寄予敖丙身上,以全族的力量幫助敖丙,想要擺脫囚徒般的命運。
哪吒,一個本來沒有未來和人性的魔珠,因為一場意外迎來了新生,卻又註定了人生的長度。我特別討厭那個在哪吒第一次離開家出門後遇到第一個想要和他一起踢毽子的孩子時,那個放聲尖叫哪吒來了的人物形象,這個形象外形塑造的很是醜陋,但是就是她毀了哪吒本可能快樂至少平靜的人生,我承認哪吒出生時的景象格外嚇人,就是妖魔降世的景象,但是在太乙用乾坤圈壓制了哪吒的魔性後,看在孩子天真的容顏和辛苦守護他們的李婧夫婦的面子上,至少不要對哪吒避如蛇蠍,不要縱容其他大孩子欺負他。還有那個老人,勸說李婧為了保衛陳塘關的和平放棄哪吒。這兩個形象讓人格外氣憤和悲哀。
李婧夫婦對於自己孩子的愛和對於剛剛救了自己孩子的敖丙的警惕和懷疑形成了鮮明對比,將敖丙的異族身份表露在大眾面前,而人們又對於龍族表現出十足的惡意,這和從前對哪吒的惡意幾乎是一樣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理念真的深入人心,他們認為龍族是被鎮壓在海底的,而事實是龍族是鎮壓妖獸保護他們的守護神,可見天庭和人間對於龍族確實有失公允,敖丙是他們重獲新生的希望,這讓我覺得申公豹惡意搶走靈珠的行為至少有一點結果可能是好的,但是世道就是不順,為了自己種族的命運,面對滿懷惡意的人們,敖丙必須做出抉擇,保衛龍族就必須解決掉滿懷惡意的人們,這可能就是命運。
敖丙、哪吒,身為靈珠和魔珠的他們都有自己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但都不能掩蓋他們的閃光點 。總的而言,這是一部值得觀看的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