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醫媽媽申醫生
-
2 # 佳騁年華
孩子生病了,最心疼、發愁的就數父母了,不僅是感同身受,更因為孩子吃藥、打針實在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因為孩子根本不配合,常常是一次藥喂下去,一家人弄的一身汗,孩子也哭得沒勁了,弄不好還會吐出來,能有哪些孩子容易接受的方法該多好。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寶寶治病也有許多不用吃藥打針的中醫綠色療法。
一、藥浴:主要治療小兒外感發熱。它是藉助藥力和熱力,透過面板、粘膜作用於機體,促使腠理疏鬆、氣血流暢,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藥浴的藥液由中藥配伍而成,包括柴胡、荊芥、青蒿、川芎等經面板吸收性良好的中藥,具有疏風解表、發汗退熱的作用。如果孩子高熱,在服用退熱藥的同時進行藥浴,會使藥力發揮得更快。
家長也可以在家裡試試這樣的方法:艾葉60g(艾葉芳香,利於疏洩腠理),煎湯泡澡或泡腳,藥液溫度適中,如果泡腳,藥液以浸泡到足踝為度。每晚1次,每次10分鐘左右,效果也不錯。有的家長擔心孩子正在發燒,不敢給孩子洗澡,怕再受涼,其實這是個誤區,只要房間溫暖,時間適宜,泡澡對退熱治療是很有好處的。
二、耳壓法:人的耳朵穴位很多,可根據情況在耳處辨證取穴,如咽喉、氣管、肺、大腸、脾、腎、內分泌等穴位。用王不留行籽,對準耳穴貼壓,用手輕按壓或輕揉片刻,刺激穴位,同樣可達到增強免疫力,防病的作用(醫生需要辯證施治)。平時家長也可以輕揉孩子耳朵輪廓或耳垂。但耳穴按壓不是專業的醫生最好不要在家做,孩子耳皮薄,耳朵穴位也多,如果有需要還是要到醫院去找醫生。
三、推拿療法:小兒推拿早在明清就自成體系,患兒和家長均易於接受。推拿時只要治療師根據病情辨證取穴正確、手法熟練、時間充足,就能取得好療效。要求手法要用力均勻、柔和、流暢、輕重適宜,寶寶面板嫩,需事先在手上蘸一些滑石粉,以起到滑潤面板、增強功效的作用。要注意,在孩子有面板病、創傷出血、骨折等病時不宜進行推拿治療。在應用還需醫生根據孩子的具體症狀進行取穴按摩。
四、還有我們常說的捏脊法,具體做法:讓寶寶俯臥位,背部裸露,塗抹適量滑石粉,用雙手的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狀,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對準食指前半段,然後頂住患兒面板,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同時向上捻動,自尾椎兩旁(即脊柱兩側)雙手交替向前推動至大椎穴(脖後突出位)兩旁。每天睡前家長給孩子捏上3—5遍,對調理孩子消化系統,增強抵抗力有好處。但家長一定要認真練習才能達到準確熟練的操作。需要注意如果孩子背部面板有疾患就應該禁用。
還有穴位貼敷等綠色療法。
總之,這些綠色療法孩子和家長都容易接受,但也不可盲目運用,需要醫生根據孩子情況辯證施治,個性化治療。
回覆列表
孩子生病,是最讓媽媽著急的。但是,著急歸著急,理智面對和正確護理才是媽媽最該做的。
1、選擇什麼方法治療,取決於孩子的病情。
1)孩子感冒咳嗽在常見不過了,對於普通的感冒咳嗽,西醫來說沒有什麼特效藥,所以一定不要隨便服用抗生素,或者打針輸液。照顧好孩子的飲食,清淡有營養一些,讓孩子好好休息,補充水分。在孩子精神狀態好,疾病不重的情況下,可以配合非藥物的一些療法,比如小兒推拿、食療等方法幫助孩子緩解症狀,縮短病程。
2)如果孩子病情嚴重,疾病兇險,就一定要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診療方案,不要盲目輕信所謂的偏方、神藥。以免遺物病情。現在有一些家長聽信別人說的什麼神藥偏方,不帶孩子就醫,在家自己給孩子瞎整,最後貽誤病情,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讓孩子受罪不少。要相信醫院和醫生。
2、作為家長要主動學習相關醫學預防知識。
作為家長不斷讓自己去學習一些醫學和疾病的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中醫常說“若要小兒安,三分飢和寒”,把握正確的餵養習慣,及時增添衣服,加強戶外鍛鍊,從日常的吃穿住用行,來幫助孩子提高抵抗力,增強抵禦疾病的能力,讓孩子少生病才是根本。
不盲從,不盲目,淡定不焦慮,相信專業的醫生,做好家庭護理,是照顧好寶寶,讓孩子少生病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