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首席水軍大都督
-
2 # 冷兵器研究所
古代行軍打仗動輒幾十萬人,人馬一日三餐(其實古代人一日兩餐情況較多,三餐制是宋代以後了),所需大量糧草都是怎麼籌備解決的?
古代打仗幾十萬人聚集在一起,必然遠超當地的糧食供應能力。也就是說,人集中了,糧食也得跟著集中。
而古代的軍隊後勤運輸保障,全靠人力和畜力,加之道路條件極差,使遠端運輸分外艱鉅,耗費往往成倍增加。軍隊遠征時,戰線愈長運輸愈難,後勤供應就愈加困難重重。
因此,中國古代的政治家、軍事家反覆闡述了軍隊後勤遠端運輸保障的弊端。
在軍事上,遠端運輸不僅艱難而且耗費巨大。“百里之內,供二萬人食,運糧者須三千六百人”。“千里饋糧,糜費居多”。正所謂:“六斛四鬥為鍾,計千里轉運,二十鍾而致一鍾于軍中也。石者,一百二十斤也。轉輸之法,費二十石得一石。言遠費也”。意思是說,六斛零四鬥相當一鍾,以一千里運輸計算,出發時二十鍾糧食,送到軍隊中時,只剩一鍾了。斛是容積,一斛糧食,重量是一石,相當一百二十斤。這段話就是說,遠道運輸耗費太大,損耗率高達94.5%!
同時,古人明確指出:“運糧不但多費,而勢難行遠”,即缺糧會使軍隊的進攻縱深大受限制,特別是“深入重地”時,難免“饋運不通”,使官兵常有斷糧之憂。
在經濟上,遠端運輸也往往造成國虛民貧的局面。正所謂:“國之貧於師者:遠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大規模遠征,國家經濟、財政很容易因此陷入困境。
在政治上,遠端運輸易帶來人心離散、政權不穩的後果。正所謂:“千里饋糧,民有飢色……夫運糧百里,無一年之食,二百里無二年之食,三百里無三年之食,是國虛。國虛則民貧,民貧則上下不親。敵攻其外,民盜其內,是謂必潰”。
意思是說,從一千里以外給軍隊運送糧食,民眾就有飢餓的氣色……運糧一百里國家會減少一年的食用糧,兩百里會減少兩年的食用糧,三百里就會減少三年的食用糧。出現這一情況,就會使國家空虛。而國家空虛,民眾就貧窮;而民眾貧窮,官民關係就不和睦。敵人從外部進攻,民眾在內部造反,必然使國家滅亡。
可古代軍隊後勤遠端運輸保障雖然有諸多弊端,但戰爭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只要有戰爭和戍邊部隊,就不能沒有軍隊後勤的遠端運輸保障。為了緩解遠端運輸所造成的矛盾,中國古代的政治家、軍事家提出“因糧於敵”、“以戰養戰”和“屯墾供給”的辦法,但在戰爭中不可能完全取代遠端運輸保障,特別是在荒漠草原作戰更是如此。
比如明成祖朱棣出兵漠北時一度進展順利,重要原因是開戰前對後勤物資的長途運輸進行了周密準備。後來不能乘勝追殲敵人,重要原因是路途實在過於遙遠,部隊所需的糧食等物資不能及時運抵前線。中國古代為搞好軍隊後勤的遠端運輸保障,在發展陸路運輸供應手段之外,重點是加強漕運。從歷史記載看,春秋末年吳王夫差修築邗溝,其主要目的是便於軍事運輸。古人談到漕運的便利時說,“一日行三百餘里”,而又“不費牛馬之力”。隋朝在加強陸路建設的同時,開鑿了舉世聞名的大運河。後經唐、宋、元、明歷代的不斷整修和拓展,到明代中期,大運河已經成為南北長2000餘公里重要的水上運輸通道。
歸納一下,古代保證軍隊大規模作戰的糧食消耗,要麼是拼著消耗硬來;要麼是藉助水運來減輕陸路的壓力。此外,實在沒有更好的辦法。
回覆列表
古代行軍打仗需要耗費大量糧草,而籌集糧草的主要方式無非以下四種:
第一,屯糧。
國家在平常時期都會有屯糧的習慣,以備戰時或災害時期使用,即便現在也不例外。
第二,徵糧。
當國家的戰備儲糧消耗殆盡時,朝廷會向民間以有償或義務的形式徵集糧草。
第三,搶糧。
當朝廷無法利用常規手段籌集到糧草時,為了維持軍隊的生計,將領迫於無奈之下往往容易縱兵搶糧。尤其是在敵境時,這種方式就更加常見了。
第四,借糧。
當國內以無法籌集足夠糧草時,朝廷也會向其他國家或政權借糧。這在分裂時期,尤其是先秦時期更加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