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aisy2019小燕
-
2 # 葫蘆爸爸談育兒
這種現象很正常。
孩子在三四歲時,就開始他的第一個逆反期,總想脫離父母的管束,爭取自己活動的自由,總喜歡說“不”,總和大人唱反調,這屬於正常現象,不用過多焦慮,更不用高壓管制,否則會出現一些後遺症的。
遵循規律就好,給予孩子充分的愛和自由,然後耐心的等待,過去這一段就好了。
-
3 # 小小思維家
2-3歲是孩子經歷的第一個叛逆期。其心理是以自我為中心,喜歡做一些誇張行為引起別人的注意,以做對抗性行為為快樂。我們家長應注意以下幾點:
1.轉變與孩子說話的語氣
比如當你想讓孩子收拾亂糟糟的玩具時,可以試著把命令變成請求。“寶寶,可以幫媽媽收拾一下你的玩具嗎?媽媽都不知道本來是怎麼放的呢?”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使非常享受別人的“求助”,他會義不容辭伸出“援手”。
2.給孩子一定的選擇權
比如晚飯時可以問孩子:你想吃魚還是雞腿?換衣服時問:你想穿紅色的還是藍色的?等等這類有選項的問題,這樣一方面可以引導孩子學會為自己做主,另一方面滿足他現階段的心理需求,有利於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3.給孩子一些緩衝的時間
當家長想讓孩子結束某件事時,可以提前幾分鐘給孩子提個醒:寶寶我們十分鐘後要出門了,你可以再玩五分鐘。孩子會有一段反應時間,有心理準備,結束時就不會特別抗拒。
4.理解孩子的心理
家長需要認識到隨著孩子的成長,他的身心不斷髮展,其心理需求也出現了變化。家長應該更多地理解孩子,接納孩子,尊重孩子。
突然從溫順可愛的2歲進入了“不聽話”的3歲,你是否覺得孩子是和家長唱反調?
在我看來,這是孩子自我意識萌芽的徵兆。
孩子從一兩歲的依賴父母,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從需要父母抱著推著才能前進的嬰兒,進入了可以隨便探索、隨便去任何想去地方的階段;
而且我們的話彷彿不再是聖旨了,孩子不再聽話了。
可事實卻是,孩子已經逐步具備了思考的意識,開始自我成長探索了。
他們透過“不聽話”來宣揚自己的獨立和成長,來表達自己的自由。
三歲男孩的“不聽話”,其實就是孩子心理發展的畢竟之路。
當然了,三歲的孩子還缺乏社會必備技能,不能因為自我意識的萌芽,我們就聽之任之。
愛孩子,則為之計深遠。
不要因為3歲孩子和我們唱反調的冰山,而忽視了冰山下面的。
和我們唱反調只是冰山之上的表面行為,冰山之下才是瞭解孩子,愛孩子的根源。
那麼我們平時如何幫助和我們唱反調的孩子呢?
(1)做孩子的觀察者、陪伴者
觀察孩子發脾氣背景、表現,從而對症下藥。
如果孩子出現不良行為,及時制止,做到溫柔而堅定。
如果孩子只是想去探索新鮮事物,那就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給孩子探索的自由,因為探索才是激發孩子好奇心的源泉,也是孩子智力成長的關鍵。
(2)情緒引導
在孩子發脾氣時候,先安慰好父母自己的情緒,再來傾聽孩子。
千萬不要帶著情緒來管教孩子,因為孩子的情緒是很敏感的,你的焦慮和生氣,他們是可以很快捕捉到的。
在我們傾聽孩子時候,全身心地陪伴在身邊,等待孩子情緒平定下來後,告訴孩子我們的感受而非指責孩子。
在孩子打碎杯子時候,我們可以這樣說:“我你把杯子打碎了,我很傷心,因為我很喜歡這個杯子。”
和孩子談我們的感受,而非指責孩子“你把杯子打碎了,我們就沒有杯子可用。”
“你怎樣”傳達的是指責,而“我怎樣”傳達的是我的感受,從而讓孩子具備同理心。
因為指責會招來反駁,而感受會招來同理心。
所以說,3歲孩子和我們唱反調,只是孩子心理發展的畢竟之路。不要因為不懂孩子而扼殺了孩子的天性,做孩子的觀察者,和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