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河向東流
-
2 # 坐看雲起時258
父母用所謂的“我是為了你好”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
適當的壓力可以促進人進步,但是前提是你需要捫心自問,父母這樣強加壓力於你,對你是否有用?老一輩的觀念畢竟有的是過時的,就比如重男輕女生二胎之類,是對子女的很大的束縛。
每個人都有自己對生活、他人、社會的看法。一個明智的父母不應該“我就是對的”而是客觀的看待每一件事情,不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如果你的父母對你控制慾很強強加她的思想在你身上,你可以在各個方面確認自己是否是正確的,如果你是對的,保持自己的觀點吧,跳出父母這個圈子去接觸更大的世界才是對的。
-
3 # 兩言三語
幾乎每個孩子都感覺到對母親的愛有壓力。
一方面,母親愛孩子的方式不同,另一方面是因為孩子對母親的愛心懷感恩之情。
因為孩子在小的時候嚮往自由,但是往往因為小不懂事,不懂規矩,容易養成放蕩不羈的性格。母親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總是不停的予以糾正,孩子就會感覺壓力很大。
另一方面,孩子小的時候母親更多的給予飲食起居的照顧,怕孩子冷著熱著餓著…這是因為母親的天性決定的。
而孩子又渴望自己儘快長大成人,獨立做主。所以渴望獨立和受人管束之間產生了矛盾,而矛盾主體又是母親,無法抗爭,自然產生了壓力。
學會和母親溝通,然後學會獨立的做一些事情,讓母親感覺到你真正的已經成熟了,長大了。母親自然就會慢慢放開手腳,這樣你的壓力也就緩解了。
-
4 # 小希橙
一個母親對自己孩子愛的方式有很多種,大體都是無私的,偉大的,都是為了你的好表達出來的,但卻不一定是最正確的。
母親的愛伴你從小到大,但隨著歲月的更迭,社會的改變,你從一個懵懂的孩童成長到了一個有獨立主見的成人,這期間不只有母親對你成長的教育,更多的是來自周圍世界的人或事對你的影響,這十幾年是你人生最重要的成長。你自己已經擁有了獨特的思維,心智也已經成熟,也就是所謂的獨立。
這個過程中你比你母親有更多的時間去接觸這個在快速進步的世界,可以更好的去適應當今社會的規則,這是年齡上的優勢,因為一個人吸收資訊和接受教育最好的年紀在成年之前。當然你會想,成年後就能改變想法了嗎,想自己的母親,她不會與時俱進嗎。
答案是大部分不會,由於生活所致,她們那一輩有些人有可能窮盡一生也不會走出自己生活的地方,她們接受的新文明和資訊是有限的,不像我們可以有更好的方式更多的機會去接受不同的觀念。
這是你和你母親生活的時代不同,她會用她生活的方式來告訴你什麼是好什麼是對,毋庸置疑,我們會遵從她們所說的去做,但隨著你自己的長大,隔閡就出來了,就是通常說的代溝,這是無法避免的,每一代人都會有。
這時候作為人類最大的優勢可以體現出來了——溝通。
當你和父母之間有問題時,何不坐下來溝通一番呢,聽他們講講他們的理由,你呢,也向他們陳述一下自己的想法。
所以,從根源去解決,和父母把問題說開了,壓力不就說散就散了嘛。
其實我們只是太少陪伴在父母身邊,少了一些溝通罷了。
-
5 # 黃昏鎝仰望
媽媽始終對待自己的孩子沒有過錯,有的只是愛的方式,媽媽只是習慣了用她愛的方式來愛自己孩子,但是卻不知孩子已經長大了,需要的不再是她哪種愛,但是隨著我們的年齡增長遲早會體驗得到這種方式的愛,才是最偉大的——母愛
-
6 # 包子鮮
說明缺少溝通,要敞開心扉告訴媽媽自己的內心想法,讓她明白你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不再是小孩子了,很多事情可以自己處理。
很多母親都一直認為孩子永遠是孩子,可是忽略了孩子有天也會長大。
-
7 # 聲以解優
我們在思想成熟前都會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但如果在你成年之後思想成熟之後,依然為這種事苦惱,只能說明,你還小,還沒長大。
沒長大的孩子,是需要父母這棵大樹遮風擋雨的。
回覆列表
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可能父母覺得好的孩子肯能不那麼覺得,有些父母喜歡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這樣就會產生矛盾。父母與孩子之間應該多一些溝通,用相互平等的關係來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