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菜菜講歷史
-
2 # 儒者讀書
不要盲目追捧王陽明的地位,王陽明並不能說是古今集大成者,也不能說理學集大成者,他是在理學基礎上的開拓創新者。
王陽明首先是吸收了程朱理學的理念的。
青年時的王陽明,能夠對著竹子“格物”“格”了整整七天,最後一無所獲,這是他懷疑程朱理學的開始。所謂成聖的道路,所謂聖人語,似乎有點不對?
後來王陽明光榮地成為落榜生中的一員。不過這並不是件壞事,因為科舉這件事,首先是一件講規矩的事,自由發揮,就是搞事。但對於王陽明,不讓我自由發揮,就是在逼我去死。
後來王陽明想通了,不掙扎了,走走關係,當個官。明朝官不好當,尤其是中央政治鬥爭那麼激烈,王陽明這樣的小官很難保住自己。但要說是金子就會一直髮光呢,宸濠之亂起,武宗還在躍躍欲試的時候,王陽明反手就是一巴掌,完事兒。這靠的可不是四書五經和心外無物,而是以前看過的兵書和沙盤推演,這是個軍事小天才。
但是能力並不能讓他在混亂的明朝政治中立足,於是他被貶,去和大山為伴。好在這個時候他也有了一些名氣,帶著幾個弟子,種種地,開開荒。
但對於哲人來說,令人痛苦的不是來自現實的苦難,而是看不到真理。所以王陽明開始躺進了棺材,告訴自己:“我是個死人。”時間久了,就好像真的死了一樣。在生死之間的思考,最終讓王陽明找到了人生的真諦:“致良知。”以良知為原點,他發現自己對於儒學經典和人生問題全都能解釋通了,他不再是那個誦讀四書五經、仰望朱熹的那個後進末學了,他已經可以與朱熹平起平坐地去探討儒學了。
所謂集大成者,首先是他需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朱熹能夠被稱為集大成者是因為他幾乎讀遍了儒家著作,並且還都寫了註疏,其人格魅力也得到了如辛棄疾、陸游的肯定,其著作也得到了外國學者如李約瑟的褒揚。而王陽明雖然只有《傳習錄》和《王陽明全集》,但其人格魅力與闡發義理都有很高的水平。所謂大師,應是如此。
回覆列表
王陽明自小聰明,也愛讀書愛鑽研,但是愛讀書不一定會成為思想家,也可能成為書呆子。
王陽明的仕途還是走得蠻好的,他之所以能成為集大成者,主要是因為他的人生出現了一個重要轉折點。
1506年,宦官劉瑾擅政,王守仁上疏論救,而觸怒劉瑾,被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貴陽西北七十里,修文縣治)當龍場驛棧驛丞。
龍場在當時還是未開化的地區,條件艱苦,但是王陽明並未因此就萎靡不振,而是教化當地居民,也就是在這個時期,他拋開世俗的枷鎖,在思想上頓悟了。
王陽明築石自誓說:“吾惟供命而已! ”在靜坐中思考人生的究竟,“因念聖人處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若有人語之者,不覺呼躍,從者皆驚,始知聖人之道,吾怪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這個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也是王陽明開闢自己的精神天地的開始,透過這一次的體會,他終於達到了聖人的境界,然後開始運用他的思想了。
王陽明悟到了什麼?心即理也。
什麼意思?就是說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從自己心裡即可得到。
王陽明最後形成的心學思想是: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明人倫之外無學。
心即理的意思我們剛剛已經說過。
致良知的意思是,良知是一個人內心裡固有的本質,每個人都有分別善惡的本領,但是可大可小,只要是接受教育,這個能力就會大大增強。王陽明認為人處在的環境裡有太多的邪惡還有私慾,必須透過教育去控制自己的內心,能夠阻擋這些影響,最終使自己的內心達到明鏡的狀態,也就可以成為聖人。
明人倫之外無學的意思是說,儒家的經典依然是非常的重要,並不是因為他是聖人寫的而重要,而是它也是學習進步的一種好方法。只要依靠著前兩種方法去學習,必然是有收穫的,這個不一定只能是孔子孟子成為聖人,這個學問所有人都可以擁有。
而王陽明心學最重要的一點也是最高的境界就是知行合一,即知和行是一起進步的,有時候知向前,有時候是行,這兩個互相交錯,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心之良知”作為“知”,將“致吾心良知於事事物物”作為“行”,這兩個互相結合起來,才能夠做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