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良人執戟2

    厲害是指哪方面?

    1.文治武功?

    2.政權建設?

    3.享樂腐化?

    還是用李隆基和朱棣作一個"強強對決"

    景龍四年(公元710)中宗駕崩於長安太極宮神龍殿終年55歲。

    他是拿給婆娘韋后和逆女安樂公主毒死的。

    韋后想複製婆婆武則天版本,作武則天第二。安樂公主被封"皇太女"(想作武則天第三)

    政變慣例:"秘不發喪",偽造"遺詔"。所有死黨安插到關鍵崗位後,宣佈皇上駕崩訊息,宣佈"遺詔":十六歲的李重茂繼位,韋后攝政。

    一時長安城東北的大明宮緊張氣氛令人窒息,包括上官婉兒,太平公主,李重茂,李旦都有可能在政權穩定後的某天晚上的"圓月之亱,紫禁之巔,一劍西來,天外飛仙。"

    大唐局勢勢如累卵,關鍵時刻,"英雄造時勢",李旦之子李隆基先下手為強,搶先一步遞出孕含日月之精華內功的溫柔一劍!

    韋后、安樂公主秀頸鮮血汨汨,韋后在斷氣的剎那之間戟指喝問:"三⋯三娃子,你娃心太黑!"

    冷哼一聲:"黑的還在後頭"!

    聰明伶俐的後宮文官,上官婉兒同樣哀求無用,小名三郎的李隆基一句:殺了!所有參加政變者:斬立決!

    大唐一地雞毛!李隆基終於接手治理這個爛攤子。

    經過大唐開元盛世,這繡口吐出的盛唐空氣中都是酒味,茶香,廁所板壁上刻滿了各色人等的隨便詩句。

    朱棣,這個戰鬥在權力中的軍人。

    朱棣的大哥朱標,因為是嫡長子,他根本不用為了國本而操心,他的皇位是罈子頭的烏龜一一跑不了的。他被爹封閉在一個書香四溢的環境中,讀聖賢書,學治國術。

    實話實說,朱棣是在他爹焦頭爛額時出生的,擁有一大堆兒子的朱元璋根本沒有時間注意:"你來了,來得正是時候一一"跌停了"!

    他從小便跟在徐達,常遇春這些武將身邊,接觸到的是鮮血、殘骸、經過最開始的恐懼期後,小小年紀居然安之若泰。

    他愛上了戰爭,善於發現暴力中的美學,他實際上是想做一個合格的江山守護者。

    朱標的意外去世,朱允炆的意外上位,震撼王朝,朱元璋這時不知道是考慮單純還是"老年口口症",他認為孫子坐江山,叔叔們幫你守國門。

    理想很豐滿!

    建文三年(1401)朱棣第三次率軍南下,盛庸率軍北上,夾河對峙。楊州,朱允炆心如死灰,他後悔自己在沒有掌握相當軍事實力的情況下削藩,這下把手削出血了,那武棒棒叔叔任你解釋、許願都不聽,非要把你拉下馬。

    朱允炆在一片火海中遁去,至今失聯。

    遷都北京,朱棣的一生亮點,江南才子的鼎立編撰,《永樂大典》永耀中華,遷都北京,鎮住了躍躍欲試的蒙古鐵騎。

    費正清說:遷都北京之舉在軍事上和經濟組織方面產生了意義深遠的變化。

    大明此刻和盛唐一樣:萬國來朝,北京街頭擠滿了口中"伊伊哇哇"的外華人。

    朱棣很優待這些外華人,滿剌加、汶萊、蘇祿等國國王親自率團訪華,拜見朱棣,於是外華人滯留在北京的太多了,總是磨磨唧唧幾個月才依依不捨離開。

    渤泥王和蘇祿王在中國去世,遺言竟是要求埋在中國。

    永樂二十二年(1424),朱棣在親自率隊第六次遠征漠北中病逝。

    "明朝幅員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明史》

    點評:兩位太子各有千秋,難分高下。大唐和大明,都是漢民族值得驕傲的朝代,但是,都毀於"長治久安"的基本國策,內鬥的結果是北方少數民族的乘機南下,長期征戰的後果是人們苦不堪言。外憂內患,明朝更甚。

    朋友們請予賜教!

  • 2 # 阜陽木子原創編舞老師

    按最高成就來說,明朝藩王厲害;燕王朱棣最終開創永樂盛世,六下西洋、五徵蒙古、四平安南,疏通大運河,修永樂大典,修故宮,天子守國門;以上功績歷朝歷代完成一項就可稱盛世;明成祖全部做到了,同時明朝在他手中沒有明顯衰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生兒吃母乳發燒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