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hris灃

    夷陵之戰必然會發生的,因為劉備厲兵秣馬多年不會偏安一隅。失去荊州是劉備無論如何接受不了的,關羽的死亡只是讓他有了一個動員全軍的精神宣傳題材。

    夷陵之戰不打的前提必須是荊州還是劉備的才行,否則無論關羽死活,丟了荊州就必須打回來。那麼就不如假設荊州、關羽都還在劉備集團,劉備會怎麼做呢?

    劉備集團有兩套方針:諸葛派堅持隆中對時的戰略,先聯吳抗曹,以穩為主,在等北方有變就趁亂出兵,趙雲是諸葛孔明的戰友;劉備牌認為一定要打,激進派為主,無所謂聯合東吳與否,反正自己有益州、荊州(當時劉備是控制兩個州,地盤還挺大的)也有足夠的家底,劉備的支持者是龐統、益州名士集團這樣的新歸附劉備門下,想建功立業的人。

    所以如果荊州、益州還在,夷陵之戰不打,那麼劉備也許會晚幾年出兵,但劉備生前一定會打仗,只是不確定是打魏還是吳了。為什麼呢?劉備號稱漢室宗親,匡扶漢室,王業不偏安,漢賊不兩立。漢室是整個天下,兩個州不是一整個天下,劉備和諸葛孔明在這一點上是高度統一的,所以像夷陵之戰這樣大規模的戰爭肯定會爆發,只是換個地方,換一撥人,也許結局也不一樣而已了。

  • 2 # 藥小七

    從整個歷史來講,我認為不會有太大變化。

    假設不打,失去荊州的蜀漢,已和諸葛亮的隆中對這個戰略目標偏差的太多,及時沒有發生夷陵之戰,劉備也會徐而圖之。但有一點我們要注意,如果劉備沒有倉促的發動夷陵之戰,那麼剛得到漢中的皇叔可能就不會失去張飛,整體軍事實力也會得到儲存,奪回荊州還是有可能的,但這不會影響大的格局,吳和蜀的蜜月期都是帶著陰謀的,從整體實力來講,魏還是當仁不讓的老大,所以,無論荊州在誰手裡,都不會有大的改變。

  • 3 # 說唱古今

    夷陵之戰是必然發生的,劉備丟失荊州後,就算不為關羽張飛報仇。想興復漢室奪取天下,第一步依然是奪取荊州,只要奪取荊州就必然要和孫權有衝突,只是劉備藉著關羽和張飛的死有了進攻的藉口。

  • 4 # 御前帶刀三阿哥

    夷陵之戰是一定會發生的,儘管蜀國當時的大致方針是聯吳抗魏,但荊州這個戰略要地的丟失是劉備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劉備早就對東吳取得荊州耿耿於懷,關羽的死是劉備伐吳的催化劑

  • 5 # 燕都易水寒

    夷陵之戰必然會發生的,因為劉備和孫權的矛盾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了,但既然說是假設,不妨拋開現實,強行假設下:

    首先,孫劉聯盟不可能存在了,天下的局勢將是一強(曹操)和兩弱(劉備、孫權)且這三者孰敵孰友尚未可知,首先,劉備集團不可能接受失去荊州的現狀,後面關羽的死只是劉備東征的導火索,因此,孫劉兩家必定刀兵相見,荊州的失去、二弟關羽的戰死無論哪一件都是劉備不能接受的,所以到最後極有可能二者俱被曹操所滅。

    那假如劉備在東征進行到一半,答應東吳的講和條件呢?東吳的講和條件是:歸還荊州,送還孫小妹,兩家再結聯盟,共同抗曹,劉備在東征前期連戰連捷,目光已經不僅僅是荊州了,而是想吞併東吳全境,形成南北對峙局面,即使劉備答應東吳的講和條件,也不可能維持長久的和平,原因如下:一,劉備會覺得東吳上下畏戰,將士不堪一擊,時機一到,必然再行東征。二,曹操強大,急不可圖,劉備想在有生之年完成興復漢室的願望,只能打東吳的主意,且答應講和條件之後的劉備有荊州在手,又攜漢中大勝的銳氣,更兼關羽的仇恨,必然再徵東吳。

    所以,即使免得了夷陵之戰,也免不了吳蜀之間的戰爭,且以陸遜的才能,劉備很可能還是失敗。

    曹魏比東吳和蜀漢強大太多了,只要曹魏不發生大的動亂,吳蜀沒有任何機會,再賢明的君主和智慧的謀士也只能使吳蜀偏安的久些。

  • 6 # 諸子百家之雜家

    夷陵之戰,如果不發生,孫吳首先得退還荊州的一部分,蜀吳達成表面的和解。這樣孫劉聯盟名存實亡。

    同時如果沒有夷陵之戰劉備張飛也就不會早早死去,可能會再活個十年八年,接下來劉備在諸葛亮輔佐下休養生息,國力上升。在此期間趙雲李嚴坐鎮荊州穩住孫吳;魏蜀邊境摩擦不斷,等到曹丕死了,趁魏國大喪張飛魏延率軍出漢中聯絡西北少數民族經略關中,並在長安形成拉鋸。孫吳北上淮河在安徽與曹魏形成拉鋸。差不多此時劉備死了,劉禪繼位。然後形成長期割據局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各位朋友,蘿蔔燉牛腩放些什麼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