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親情薄如紙

    明朝初年,蒙古分裂為瓦喇和韃韃,衛拉特蒙古是這兩部的統稱。土木堡之變後,瓦喇首領也先病死,瓦喇衰落,衛拉特蒙古也分裂為四部,其中準噶爾部最為強大,而此時的明朝日益衰落,無法與其抗衡,直到清康熙年間,透過烏蘭布通和昭莫多兩場戰役,才徹底將其打垮。

  • 2 # 某刀電動車垃圾中垃圾

    我個人感覺衛拉特蒙古並不是從土木堡之變之後才開始稱雄西域。

    一.明朝天子守國門,明成祖朱棣主動出擊,擊敗並消滅北元勢力。至此蒙古各部落稍有風吹草動,明成祖朱棣都主動出擊。想打誰就打誰?即便你沒有主動攻擊明朝的動作,但是露出來這種意圖或者就是說明成祖朱棣覺得你會進攻明朝,他就會先帥軍攻擊你。想打誰就打誰,好不威風。但是想打誰就打誰是需要雄厚的軍事實力,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士兵的盔甲刀槍,騎兵的軍馬,弓兵的弓箭,神機營的火槍,還有平常的訓練後勤的補給。哪一樣都是金山銀山堆起來的。所以到明仁宗明宣宗時,明朝的國力實力已經消耗不少,已沒有明成祖朱棣時那麼強。明仁宗在位一年,明宣宗在位十年。當時的蒙古被明成祖朱棣打的連騷擾之心都沒有了,但蒙古。而仁宗宣宗修養國力,體恤民生,也沒有主動發起戰爭。這時明朝實力大於蒙古佔主動。

    二.明英宗“土木堡之變”損失巨大。

    1.首先說人才。英國公張鋪(歷經四朝,靖難 徵安南 討伐蒙古身經百戰)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曹鼐,成國公朱勇(朱能之子)等戰死。還有各級文武大臣,大量的帝國精英也在混戰之中犧牲。數十年的人才積累……

    2.明軍精銳主力有說50萬有說20萬損失殆盡。喪失了對敵主動出擊的資本信心。明成祖朱棣麾下那隻信心十足的軍隊士氣再也找不到了。

    3.物資軍械裝備損失不可計量。盔甲刀槍劍戟弓箭火槍火炮,還有大量的經驗豐富的軍械維護人員。數十年裝備經驗損失殆盡。 經土木堡後明有主動出擊變為被動防守,如果說之前西域明蒙雙方拉鋸,但從此之後西域徹底被蒙古控制。

    明英宗景泰帝時期由於慘敗實力尚未回覆,內部有太子廢立之爭,又有“奪門”之變,冤殺于謙,李賢為于謙復仇揭露“奪門之變”真相,徐有貞被貶,石亨石虎被殺,曹吉祥曹欽宮變,根本無心也無力與蒙古爭奪西域。而蒙古內部也不平靜爭鬥不止也沒有進一步向明朝進攻。雙方邊境相對平靜!

    明憲宗時期東北女真開始冒頭,可能是東北離北京比較近,憲宗時著名的“成化犁庭”就是針對女真族的政策,導致憲宗被黑的不輕。明孝宗好人好皇帝對外不主動惹事出擊,對內休養生息,減輕民眾負擔,澄清吏制,任用賢臣。明武宗時期曾經和“小王子”打過一仗,來年“小王子”不好深入明境。雙方雖有戰爭但規模都不大。

    嘉靖時期就比較慘了,實力比蒙古差距拉大,蒙古俺答汗長年寇邊,甚至於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兵臨北京城下,史稱“庚戌之變”;“庚戌之變”損失慘重。明朝內部首輔與輔臣龍琴(夏言嚴嵩徐階)之鬥爭不斷,東南沿海有倭寇為亂,朝廷沒人沒心沒財力與蒙古鬥爭,屬於被虐打一方。

    隆慶時期高拱張居正為輔臣,力主通貢互市。從此基本結束了明朝與蒙古韃靼各部近二百年兵戈相加的局面。到明朝滅亡雙方在沒有發生過大的戰爭。

    清朝初年,清軍主要對手是李自成張獻忠南明隆武永曆鄭成功吳三桂等政權。清政權穩定後目光。開始投向西域,這時蒙古葛爾丹採用遠交近攻,開始統一蒙古打算恢復蒙古元朝時候的統治。這就結束了,蒙古與中原政權之前,你過你的,我過我的雙方雖然小有摩擦,但是總歸沒有大的戰爭。葛爾丹意欲統一蒙古南下這樣和清政府就發生直接衝突,清政權開始組織兵力攻擊葛爾丹。清康熙帝御駕親征經過烏蘭布通之役昭莫多之役,大敗葛爾丹,葛爾丹兵敗兵亡。從唐後到清,時過1000年中原政權的勢力開始進入西域。

    清雍正帝派遣大將軍年羹堯嶽鍾琪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清乾隆帝平定大小合卓。使整個西域迴歸中原政權。

    一己之見萬望指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期吃夜奶對寶寶有哪些影響,如何幫寶寶戒掉夜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