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指點迷經

    先來思考一個問題:那些成功的產品,到底有沒有一些共性?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先來看看一些比較成功的產品,它們從誕生到現在的一個成長軌跡。這裡所說的成長軌跡,是從時間維度和使用者數的維度去看待的。

    先來看看“得到”這款APP的成長軌跡(圖片和資料來源於酷傳),橫座標是時間,縱座標是下載量,可以從圖中看出在2015.06-2015.12這個時間段,曲線很平緩,下載量很少;從2016.01開始,曲線逐漸變得陡峭,下載量的增速逐步增高。

    所以,從以上兩個案例就引出了本篇文章要講的“產品生命週期”。“產品生命週期”是什麼?通過下面的這張圖,可以比較容易地解釋:

    橫座標是時間,縱座標是活躍使用者數/活躍次數。一款成功的產品的成長軌跡都是暗合上述圖中展示的。每款成功的產品都會經歷這4個階段: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這四個階段的特徵如下:

    引入期:使用者對產品還不瞭解,使用者增長緩慢,產品還在探索中,市場前景不明朗。成長期:使用者已經對產品熟悉,使用者量增長迅速,競爭者紛紛進入。成熟期:使用者增長緩慢,直至轉而下降,潛在使用者已經很少,市場需求飽和,競爭加劇。衰退期:新產品或替代品出現,使用者轉向其他產品,使原來產品使用者的使用者量迅速下降。

    在這裡,你可能有個疑問:為什麼一款產品的成長軌跡會是這樣的?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來看看市場上使用者的構成。市場的使用者構成大致可以分為這幾類:早期採納者&創新者、大眾使用者、落伍者。來看看這幾類使用者的特徵:

    早期採納者&創新者:願意去嘗試和使用新產品,使用者數量少,適合引入期產品主打的使用者。大眾使用者:身邊已經有很多人在用產品了,這批使用者才願意去使用,使用者數量多,適合成長期的產品主打的使用者。落伍者:對新鮮事物不太敏感,對網際網路不瞭解,數量少。

    對應著市場上的使用者構成,再回過頭去看看一款產品的成長軌跡。在這裡,我拿產品的引入期階段來具體說明。

    一款產品的引入期,產品功能不完善,還處於探索階段,市場前景不明朗,這個階段只能吸引到早期採納者&創新者。早期採納者願意去嚐鮮各種產品,並且使用者數量少。所以產品在引入期的時候,使用者數量少,使用者增速緩慢。

    所以這就是一款產品的成長軌跡會是上述所說的那樣。這也回答了我們開篇提到的問題:那些成功的產品,到底有沒有一些共性?答案是:它們的成長軌跡都是相似的。

    作為一個運營,一定要做符合產品生命週期的運營。所以接下來這個問題,無疑是大家最為關心的:一款產品的不同階段,到底應該怎麼做?

    引入期

    這個階段,產品的市場前景不明朗,功能不完善。所以只能去持續探索,快速迭代,做使用者口碑。這個階段,只需做到一件事就已經足夠了,那就是:提供使用者超預期的體驗。

    小米在初期的時候,針對使用者是怎麼做的。每個使用者的問題和建議,小米都會第一時間響應和答覆,並且解決後,會在使用者問題下面蓋一個”已解決“的印章。試想一下,如果你提的建議,會這麼受重視,並且你的建議還很有可能在產品中體現出來,你是一種什麼感受? 超預期的體驗就是這麼來的。

    又比如,你去淘寶買件衣服,收到貨後,發現衣服是用非常精美的包裝盒包裝的,並且還額外贈送了你幾雙襪子,你是一種什麼感受?再比如,一家公司邀請你去參加一場線下活動,專門給你製作了一張非常高大上的電子邀請函,你是一種什麼感受?

    當你有了這種超預期體驗後,你是不是更願意為此去做更多的傳播?是不是更願意長期留在這裡?

    成長期

    成長期階段,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做使用者增長,使用者的增長速度非常重要。這個階段,你將面臨很多競爭對手,如果你的速度不夠快,你的競爭對手將佔領這個市場。到了那個時候,可能你再無翻身之地。

    常見的使用者增長手段很多,比如:補貼,廣告投放,事件策劃,活動,找到標杆案例進行包裝盒傳播等等,最主要找到自己產品適合的一種方式。對於消費類的產品,最適合用補貼的方式,比如滴滴、美團、餓了麼等。

    成熟期

    成熟期階段,重點在於使用者活躍度和商業變現。處於這個階段的產品,基本上都會做使用者的精細化運營、使用者激勵體系的搭建、活動體系的搭建、廣告&電商變現等。

    比如使用者的精細化運營,一般都是做使用者的分級運營,針對不同層級的使用者,採取不一樣的運營措施,從而去達成自己的目的,可以是將低價值的使用者轉化為高價值的使用者,也可以是提升GMV等。

    再比如活動體系的搭建,這個階段,產品一般都會專門有一個地方去放活動的,比如淘寶、京東,就有做了很多專門的地方去展示活動。並且在運營的時候,這些地方都是有活動排期的,會定時更新。

    衰退期

    這個階段,最主要的是做使用者防流失和使用者維繫。你可能需要定義出使用者流失的標準,再建立預警機制,然後採取相應的手段,去防使用者流失。這個階段,做起來很難,可能你做了很多正確的事情,但是還是無法挽回使用者,這也許就是一個產品的宿命,已經到了終點,你盡力了就好。

    運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將力用對地方,用對時候。這也是上面提到的,要做符合產品生命週期的運營。千萬不要在引入期去做使用者增長,在成長期去做產品的探索等這些操作,這無疑很可能會將一款產品推向懸崖,再無翻身之地。

    有時候,你具體的某一運營手段沒有任何問題,但就是達不到效果,可以停下來好好想想,是不是你的力沒用對地方,沒用對時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教招、三支一扶、特崗教師的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