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閒人閒得慌

    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武則天、王皇后,他們的關係還挺有意思的。

    在唐太宗去世後按照唐朝的規定需要去寺院當尼姑為其守靈,而武則天便是其中一個,當然武則天也不是沒有機會在回宮,他的機會便在於現任皇帝唐高宗李治。在唐太宗的週年祭日,按照規定需要新任皇帝入皇家寺院燒香祭拜,這也是武則天與李治相見的機會,也是武則天回宮的轉機。《唐會要》記載“上因忌日行香見之,武氏泣,上亦潸然“,武則天與李治的感情就不多說了。武則天很好的把握了這次機會勾起了李治的念想,也為自己創造了機會。

    王皇后作為唐高宗的皇后,當時正與李治的另一寵妃蕭淑妃爭寵,為了巴結李治,便主動協助李治將武則天弄回宮,雖然這是一個作死的行為,但不得不說王皇后的所作所為給了李治一個明正言順的藉口。

    李治方面因為沒有一個好理由,並且登基沒有多長時間,地位不穩不能給別人留下口舌,所以沒法親自接武則天進宮,王皇后正好跳了出來,李治隨機便默許了皇后。

    王皇后要說犯了唐朝的哪條罪責,要我說王皇后犯了忤逆先皇的罪,要殺頭的。

    武則天作為尼姑是先皇的意思,也是皇室規定,要武則天回宮是現任皇帝李治的意思。最為皇宮裡的人,有沒有罪還不是要看皇宮最大的那位的意思。

  • 2 # 大中華之東風快遞

    雖然,唐朝時代的法律體系屬於中國封建時代最完善的法律體系,但估計沒有關於皇子和小媽之間相關問題的明確條文。李氏皇族屬於北周的貴族,李淵的母親是正統鮮卑人,鮮卑人的風俗習慣是允許娶小媽為妻妾的。王皇后迎武媚娘進宮,顯然會考慮法律上的風險,如果沒有明確的法律條文,當然就不存在處罰的問題了!

  • 3 # 聽濤說事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真的是童話裡的,大家聽聽得了,千萬別當真。

    為了答此題,不敢說通讀了大唐律,至少我也做了一番瞭解。在最權威最完整的《貞觀律》裡,共12篇500條,涵蓋了方方面面。

    但從頭翻到尾沒發現有能適用於皇家的條例。換言之,就算王皇后犯了與平民一樣的罪,但由於身份不同,所以也不能用《貞觀律》。

    要給王皇后治罪,除非皇帝發怒。你隨皇帝意了,錯的也是對的,不隨皇帝意,對的也能說是錯的,沒有適合的條例,皇帝可以現行就給你制定一條。

    就此事而言,把武媚娘弄進宮,那正是皇帝想要的。因此王皇后何罪之有?更談不上什麼判罰的問題。

    雖然王皇后在唐律上躲過了處罰,但從事情的結果來看,她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她為何要將武媚娘從尼姑庵接到宮中?

    李治當皇帝后,雖然後宮三千佳麗,但他獨寵蕭淑妃。

    後宮的女人都想讓皇帝能雨露均霑,所以使出渾身解數來吸引皇帝的注意,但這種想法往往不切實際。

    李治不但獨寵蕭淑妃,而且蕭淑妃想把自己的兒子立為太子。

    面對這種逼宮,王皇后也不能坐以待斃。皇后不怕皇帝女人多,就怕皇帝獨寵一人,威脅自己的後位。

    一日皇帝到感業寺去敬香,碰到在此削髮為尼的庶母武則天,兩人隔簾垂淚。

    王皇后看到此情景,心想機會來了。

    她衡量再三,心想把武媚娘接進宮,分散皇帝的精力,等皇帝冷淡了對蕭淑妃的寵愛,危機不就解除了嗎?

    王皇后敢接武則天進宮,她是盤算過的,認為武則天對他造不成任何威脅。

    武則天出身一般,在李世民手裡只混了個才人,而且武則天比李治大5歲,等新鮮勁兒一過,武則天人老色衰後,李治肯定會另找新歡。

    而且是她接武則天進宮,本以為武則天會感恩戴德,不會做出對不起他的事。要知道先帝沒有子嗣的嬪妃削髮為尼後,一般都會與枯燈古剎為伴,孤獨終老。

    從輩分上來說武則天是李治的庶母,兩人雖然有私情,但頂多立為妃子,要是立為皇后,有失皇家顏面。

    但是王皇后千算萬算沒算到武則天會忘恩負義,李治壓根不要什麼皇家顏面。

    如此兩人結合,便沒他王皇后的什麼事兒了,李治偏偏就立了武則天為皇后。

    王皇后很悲催。在唐律面前安然無恙,但讓現實把臉打得啪啪作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據說DNF95版本更新後黑商虧得一塌糊塗,熱門道具全崩盤,這是真的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