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郡開國公、檢校少保、荊湖北路、京西南路宣撫使兼營田大使岳飛是中國南宋時期的抗金名將,除了作戰英勇,更因悲情的命運而被人追念。岳飛的成長當然離不開父母的教導,從這個角度,悅史君來分析一下岳母姚氏的情況。
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岳飛出生於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的一戶農家,從小喜讀兵書,武藝出眾,“時人奇之”。
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岳飛應募入伍,開始了軍戎生涯,後因父親嶽和病故,回湯陰守孝。
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相州發生水災,岳飛為了謀生再次入伍,成為偏校。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軍二次南下圍困開封,岳母姚氏力勸岳飛“從戎報國”。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岳飛因功升任武翼郎,不久宋徽宗、宋欽宗等三千多人被俘虜,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變”。
北宋康王趙構緊接著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為宋高宗,改元建炎,想要退避求生,岳飛“上書數千言”請求堅決抗金,卻被以“小臣越職,非所宜言”為由革除軍職。
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岳飛第四次從軍,受到“聲滿河朔”的招撫使張所的同情和信任。
南宋紹興六年(1136年),宰相兼都督諸路軍馬張浚命令岳飛進軍襄陽,此時年已古稀的岳母姚氏病逝,岳飛自行解職,將姚氏靈柩送往廬山安葬,先後兩次北伐。
南宋紹興十年(1140年),金兵再次攻宋,岳飛率軍北上,節節勝利,然而在秦檜的操作下,宋高宗連下十二道班師詔,要求岳飛撤軍,岳飛仰天長嘆:“十年之力,廢於一旦!”
在秦檜授意下,張俊、万俟卨等人將岳飛汙衊下獄,秦檜以“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定岳飛死罪,宋高宗下詔將岳飛賜死。
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宋孝宗趙昚為岳飛追贈諡號“武穆”,宋寧宗時追封為鄂王,宋理宗時改諡忠武。
岳母姚氏在岳飛的一生輝煌中,出場次數有限,第一是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勸岳飛從軍,第二是南宋紹興六年(1136年)去世時,岳飛抬棺送葬。但在悅史君看來,雖然“岳母刺字”沒有實錘,但姚氏的眼界,顯然遠超鄉野村婦之外,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岳母姚氏深明大義,送子為國盡忠
岳飛之孫岳珂在《金佗稡編》中,對北宋末年岳母姚氏送子從軍,有形象記載:先臣天性至孝,自北境紛擾,母命以從戎報國,輒不忍。屢趣之,不得已,乃留妻養母,獨從高宗皇帝渡河。河北陷,淪失盜區,音問絕隔。先臣日夕求訪,數年不獲。俄有自母所來者,謂之曰:“而母寄餘言:‘為我語五郎,勉事聖天子,無以老媼為念也。’”乃竊遣人迎之,阻於寇攘,往返者十有八,然後歸。先臣欣拜且泣,謝不孝。
古人以孝為先,岳母姚氏能主動將兒子送去從軍,自己孤苦度日,真是不容易。
第二,“岳母刺字”故事宋元時期均無記載
宋朝時期,很多文人都留下了不少對時事的記錄,但關於“岳母刺字”的內容,筆記和野史都沒有任何記載。
元朝時期成書的《宋史》,有這樣一段話:“初命何鑄鞠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
然而,這裡也只是說岳飛背上刻有“盡忠報國”四個字,誰刻的還是無從談起。
第三,“岳母刺字”故事在民間盛行
明朝時期的《精忠記》、《武穆精忠傳》、《精忠旗傳奇》等小說、戲劇中,都有岳飛背上刺字的描寫,但刺字內容不一,流傳最廣的是“精忠報國”,誰刻的並沒有明確。
始修於明朝的《唐門岳氏宗譜》,則明確提出“盡忠報國”是岳母姚氏所刻,但這時距離岳飛的時代已經過去六七百年,真實性很低。
“岳母刺字”故事的真正流行,則在清朝時期的《如是觀傳奇》和《精忠說岳》,這樣在老百姓中間口口相傳,就成了家喻戶曉的故事。
不過,悅史君認為,不管岳母姚氏有沒有刻字,岳飛能成長為著名的抗金名將,在歷史上擁有一席之地,她的教育啟蒙之功很重要,是一位偉大的女性!
武昌郡開國公、檢校少保、荊湖北路、京西南路宣撫使兼營田大使岳飛是中國南宋時期的抗金名將,除了作戰英勇,更因悲情的命運而被人追念。岳飛的成長當然離不開父母的教導,從這個角度,悅史君來分析一下岳母姚氏的情況。
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岳飛出生於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的一戶農家,從小喜讀兵書,武藝出眾,“時人奇之”。
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岳飛應募入伍,開始了軍戎生涯,後因父親嶽和病故,回湯陰守孝。
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相州發生水災,岳飛為了謀生再次入伍,成為偏校。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軍二次南下圍困開封,岳母姚氏力勸岳飛“從戎報國”。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岳飛因功升任武翼郎,不久宋徽宗、宋欽宗等三千多人被俘虜,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變”。
北宋康王趙構緊接著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為宋高宗,改元建炎,想要退避求生,岳飛“上書數千言”請求堅決抗金,卻被以“小臣越職,非所宜言”為由革除軍職。
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岳飛第四次從軍,受到“聲滿河朔”的招撫使張所的同情和信任。
南宋紹興六年(1136年),宰相兼都督諸路軍馬張浚命令岳飛進軍襄陽,此時年已古稀的岳母姚氏病逝,岳飛自行解職,將姚氏靈柩送往廬山安葬,先後兩次北伐。
南宋紹興十年(1140年),金兵再次攻宋,岳飛率軍北上,節節勝利,然而在秦檜的操作下,宋高宗連下十二道班師詔,要求岳飛撤軍,岳飛仰天長嘆:“十年之力,廢於一旦!”
在秦檜授意下,張俊、万俟卨等人將岳飛汙衊下獄,秦檜以“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定岳飛死罪,宋高宗下詔將岳飛賜死。
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宋孝宗趙昚為岳飛追贈諡號“武穆”,宋寧宗時追封為鄂王,宋理宗時改諡忠武。
岳母姚氏在岳飛的一生輝煌中,出場次數有限,第一是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勸岳飛從軍,第二是南宋紹興六年(1136年)去世時,岳飛抬棺送葬。但在悅史君看來,雖然“岳母刺字”沒有實錘,但姚氏的眼界,顯然遠超鄉野村婦之外,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岳母姚氏深明大義,送子為國盡忠
岳飛之孫岳珂在《金佗稡編》中,對北宋末年岳母姚氏送子從軍,有形象記載:先臣天性至孝,自北境紛擾,母命以從戎報國,輒不忍。屢趣之,不得已,乃留妻養母,獨從高宗皇帝渡河。河北陷,淪失盜區,音問絕隔。先臣日夕求訪,數年不獲。俄有自母所來者,謂之曰:“而母寄餘言:‘為我語五郎,勉事聖天子,無以老媼為念也。’”乃竊遣人迎之,阻於寇攘,往返者十有八,然後歸。先臣欣拜且泣,謝不孝。
古人以孝為先,岳母姚氏能主動將兒子送去從軍,自己孤苦度日,真是不容易。
第二,“岳母刺字”故事宋元時期均無記載
宋朝時期,很多文人都留下了不少對時事的記錄,但關於“岳母刺字”的內容,筆記和野史都沒有任何記載。
元朝時期成書的《宋史》,有這樣一段話:“初命何鑄鞠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
然而,這裡也只是說岳飛背上刻有“盡忠報國”四個字,誰刻的還是無從談起。
第三,“岳母刺字”故事在民間盛行
明朝時期的《精忠記》、《武穆精忠傳》、《精忠旗傳奇》等小說、戲劇中,都有岳飛背上刺字的描寫,但刺字內容不一,流傳最廣的是“精忠報國”,誰刻的並沒有明確。
始修於明朝的《唐門岳氏宗譜》,則明確提出“盡忠報國”是岳母姚氏所刻,但這時距離岳飛的時代已經過去六七百年,真實性很低。
“岳母刺字”故事的真正流行,則在清朝時期的《如是觀傳奇》和《精忠說岳》,這樣在老百姓中間口口相傳,就成了家喻戶曉的故事。
不過,悅史君認為,不管岳母姚氏有沒有刻字,岳飛能成長為著名的抗金名將,在歷史上擁有一席之地,她的教育啟蒙之功很重要,是一位偉大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