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亦有所思

    四個字?我想應當是

    黃泉相見

    鄭莊公打敗共叔段之後,把母親武姜安置(確切地說是將趕走到)在城潁,併發下的誓言“不及黃泉,無相見也。”翻譯過來就是,不死不見,或者除非死了,才會相見。可見鄭莊公母子的矛盾有多深,鄭莊公的怨念有多重。

    母親心存偏向,比較正常。但為了偏向小兒子,偏向到不顧大兒子死活的地步,也難怪鄭莊公不想認這個母親了。

    可是不久之後,鄭莊後就後悔了,不是悔過母子關係,而是後悔一時衝動把心理話說了出來,畢竟孝道當先,身為君主卻母子不和,對君王形象是極大的影響,何況史筆如刀,終究會讓自己的聲譽蒙上汙點。

    於是,他裝做愁苦,那個叫穎考叔的人也極力配合他演戲,獻出一個計策,深挖地道,挖到泉水,不就可以母子相見了麼?

    於是皆大歡喜!史書上用連傻瓜都能看明白深意的文字赤祼裸地諷刺了這對母子二人,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遂為母子如初。

    正如我在另一篇回覆中說,鄭莊公要君主名聲,母親要生活質量,他們各有所求,所以必須裝成一幅和好的樣子。小可還惡補了一個鏡頭。

    鄭莊公對武姜含蓄地表示,你丫給我老老實實地做出一國之母的樣子來,我就放過我那個白痴弟弟,而且讓你榮華富貴衣食無憂,否則我安排人端著AK47滅了他,如果你再不順我的意,反正你不拿我當兒子,我就把你弄成意外死亡,那真是再容易不過的事了。

  • 2 # 北門猿

    有這麼一種說法。但這種說法究竟是體會了作者的深意,還是咬文嚼字過於深求,我也不好說。讀者朋友們自己判斷吧。

    先來看原文,這件事記載於《左傳·隱公元年》:

    初,鄭武公娶於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

    武姜生了鄭莊公和共叔段兩個兒子,因為生鄭莊公的時候難產(“寤生”就是倒著生,腳先出來),因此武姜不喜歡鄭莊公,而偏愛小兒子。

    後來在姜氏的寵愛以及鄭莊公的有意放任下,共叔段的勢力越來越膨脹,本人也驕縱不法,甚至有造反打算。然而始終冷眼旁觀,老謀深算的鄭莊公早就等著他犯錯,立即打出致命一擊,消滅了共叔段的勢力。

    以上是故事背景。共叔段解決後,鄭莊公消滅了長久以來的威脅,鬆了一口氣,可以搞清算了。

    遂置姜氏於城潁,而誓之日:“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潁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於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公曰:“爾有母遺,繄我獨無!”穎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遂而相見,其誰曰不然?”

    於是鄭莊公把姜氏安置在城潁這個地方,發誓說:“不到黃泉,就不要再相見了!”然而過了不久又後悔。潁考叔是潁谷管理疆界的官吏,找機會婉轉地勸諫鄭莊公。鄭莊公說我也後悔啊,但都發過誓了,我能怎麼辦?

    潁考叔出主意:“這事不難辦。在地下挖一條隧道,直到泉水湧出為止。這不就是‘黃泉’嗎?”

    公從之。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遂為母子如初。

    鄭莊公聽從了,於是母子兩人在隧道中見面,冰釋前怨,和好如初。

    以上就是鄭莊公母子之間的故事。何謂“用四個字揭露了鄭莊公母子不和的歷史真相”?指的是上文最後四個字:“母子如初”。

    重點在於“如初”——和原先一樣。

    這句話乍一看是重歸於好的意思。但是仔細想想,“和原先一樣”,原先是什麼樣的?打鄭莊公生下來,姜氏就厭惡他,原先的母子關係很好嗎?

    因此,看上去這好像是母子其樂融融的場面(P.S.“其樂融融”這個成語就是從這來的),其實作者是在暗示,兩人也只不過恢復了過去面和心不和的狀態。表面上需要維持和諧的母子關係,心底裡還是互相厭惡。

    如果以上假說成立,那麼進一步推論,既然如此,鄭莊公為什麼要設法和好呢?顯然,作為一個與母親不和的兒子,這有損於他的形象。因此他的做法並非是為了“孝”,而是出於現實利益的考慮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頭文字D》賽事中共有多少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