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遊走世界尋找未來
-
2 # 郵幣收藏與理財
其實多數的股票增發前都會漲,原因就是定向發行股票的價格大多數都是在低價位區域。而且,增發是一種預期,發行股票都是溢價發行。如果未來增發成功,股票數量雖然是多了,但是也是有新的資金、資產置入到原有的公司內。參與發行的人不是拿錢來的,就是拿著資產來的,並不是白白多出的股票數量。當然,原有股東都會因新來的資金、置入資產而享受到公司淨資產、公積金增多所帶來的利益。導致股價會漲。當然也要看具體情況,一般要有利好訊息,才能漲,否則就算增發一百次也是一樣。
定增前對股價的操縱分析
在定向增發之前,為了順利完成增發,大股東必須要找個圈錢的藉口,忽悠一班人參與定增,並且要跟他們談妥價格甚至要私下給予“穩賺不賠”的承諾。在個過程中,定增價格是核心問題,出於自己利益最大化原則,大股東會把定增價格定在對自己有利的位置。而大股東心目中的定增價格跟當前股價的差額,其實就是套利的空間。(小常識:按規定,上市公司定增價不能低於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均價的90%。所謂基準日有3個,分別是董事會決議公告日,股東大會決議公告日或發行期首日,而這3個裡面上市公司最好控制的是董事會決議公告日,因此公司一般都會在股價達到預定目標後突然停牌召開董事會,從而達到控制定增價格的目的。)
情況一:假如大股東打算積極認購,那麼大股東當然是希望認購價Grand SantaFe低越好。因此大股東往往會先把股價砸下去,再突然停牌宣佈定增。
情況二:假如大股東並不打算認購,那麼大股東當然希望定增價Grand SantaFe高越好。遇到這種情況,股價往往會在定增方案公佈前就大漲。
情況三:在定向增發之前,大股東曾經瘋狂減持,持股數量已經低到不能再低(再低就會失去控制權)。此時打算推出定增的話,大股東通常會積極認購。這種大股東其實很擅長玩資本運作遊戲,他在玩高拋低吸,高位減持低位買回,最後持股比例沒減少,但憑空從二級市場賺了幾個億。
需說明的是,大股東為了穩住投資者,會象徵性地認購一丁點,這並不能說明大股東積極參與認購。所謂積極認購,認購數量至少要15%以上,越多越好。最極端的例子是大股東全額認購,其認購價格必然就是該股長期的價格底部。
大股東認購的方式也很關鍵,以現金認購最佳,假如以股權質押或資產做對價,則大打折扣,因為資產價格都是含有水分的。其次,定增公佈時對內容的分析。
在挖掘參與者背景時,應特別注意兩類公司,一類是突擊成立的公司,其特點是成立時間不足1年,並且沒有主營收入,通常都是專門為了這次定增而設定的。一類是公司註冊地址跟上市公司地址都在同一城市的,通常意味著兩者是有關聯的。又或者公司註冊地址跟實際控制人的家鄉相同,通常都是裙帶利益者。假如這些公司的認購數額比較大,則可以理解為本次定增是一次利益輸送,老闆不可能讓他們虧錢出局,這也算是一個潛在的利好。
以上是關於股票定增前的相關內容,其實漲與不漲都不是你我能說的算的,這個要公司的具體情況,炒股有風險,我們不要跟風就上,操作一定需謹慎,建議多瞭解一些股票的相關知識。
-
3 # 善之運也
影響股票價格漲跌的主要驅動原因之一,供求關係。也就是說增量資金推動了股票價格的上漲。定增股票,肯定會攤薄原先股東的權益,所以主要還是定價原因,比如定價過低(這裡主要指內在價值),肯定會侵佔原股東利益,為什麼會透過這種方案呢,主要定增都指定某幾個機構或者大股東增發,很容易產生利益輸送,這種情況下中小股東更不願意持股,容易產生下跌。定價如果合適,定增又有助於增大淨資產,也能擴張企業更好的發展,那股票價格也有利於上漲。所以定增的影響股價,主要還是取決於定增是否有侵佔原股東利益的行為。
回覆列表
定增一般解讀為利好,因為只有公司有發展前景,大股東或第三方機構才肯拿錢出來認購,但主要還是看市場反應,如果資金用於購買優質資產一般都會漲, 如果是還銀行貸款、增加流動資金都會跌。所以資金用途很重要,當然現在的股市已經完全認跌不認漲,有時候利好一樣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