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RomMr
-
2 # 芝士乳酪咖啡可可
要怎麼說了,研製機器人目的只是想取代人的工作或者讓機器人幫助賺更多的錢?想過人該幹嘛了嗎,被淘汰等死還是起來和機器人競爭或者人與人爭。如果開發機器人只是提高人的生活品質造福大眾,可以讓機器人取代我們的工作,只不過作為資源的擁有者你光想到節約成本賺錢。那你把普通大眾迫切需要工作的老百信放哪裡,沒生活費你能把賺到的錢免費發給他們嗎?我想為了避免不安份因子你只能這麼做,還有為了尊重他們和精神上的安撫最好配機器人幹活的同時僱請人員看管一下,這也說明機器人在人之下。中國不是最講究易的嗎?正好闡述了機器服務於人民大眾(我一直以來覺的機器人只能是機器)如若不然真的要象科幻電影,那簡直是人讓機器人逼迫有血有肉的人,還有不會不考慮機器人勝過人類控制人類吧。可是我們都是一樣的人,底層人往往越是受到壓迫,擠壓到沒有生活的空間越是龐大發展。看看世上那些受欺受壓的國家人民總是用自己的方式反抗。希望人類的覺醒是以愛的方式都從服務大眾出發。
-
3 # Doeiy
當第一個工業革命的時候,人們擔心機器會取代自己,像當時倫敦的馬伕擔心汽車會搶了自己的飯碗,農民也擔心工業會減少自己的耕地面積。從工業革命的結果來看,每一次的革命以及技術的革新,並沒有使像人們擔心的那樣。結果是每次的改革,都會給人們帶來好處。要記住,每次的技術革命,都會產生新的職業,社會的發展,在職業的劃分上也會越來越細,社會也會從勞力性的工作轉變為腦力性工作而慢慢的改變。現在我們看不及也預測不了將來的某一天,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工廠的操作逐步會代替人的操作。這也是工業發展需要經歷的過程。沒有幾十年,機器代替人是不會那麼早實現的,主要是受技術和成本所影響。現在只不過是在風口上,所以大家才這麼關心這個話題。即使有機器代替人的那一天,但隨之而來的是新職業的到來,你要相信,機器的到來就幫助人的,提高效率,就像工業革命時候人們擔心的那樣,技術再先進,也需要有人參與其中。
-
4 # 機器人線上iMrobotic
大概從人類發明機器的那一刻起,就再沒有什麼“鐵飯碗”了。不同科研或者學術機構也總像約好了似的,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幾篇“機器人替代人工”的預警報告,並引發一輪熱議。
類似的爭議年復一年,而觀點基本上分為三派:
1. 保守派認為科技讓人們失去了工作。
2. 前衛派則認為科技把人類從大量的枯燥重複性工作中解放了出來,釋放了人類的創造力。
3. 理性派則站在中間,顯得特別中肯。
機器在一種工作中替代了一些崗位,這也並不一定意味著這一崗位的結束。相反,由於其剩餘活動的總體需求持續增長,部分自動化的職業數量有時還會增加。例如,在1980年代的美國,條形碼掃描器的大規模部署雖然使每個商店的勞動力成本降低了4.5%,於是管理者增加促銷活動致使結算時需要更多的收銀員;於是美國零售業就業人數在1980年至2013年之間平均增長了2%以上。
同時,它們替代了一些崗位這也並不一定意味著人類“無事可做”。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研究資料顯示,製造類機器人直接或間接地增加了人類就業崗位的總數。到2020年,機器人產業在全球範圍內直接或間接創造的崗位總數將從190萬增長到350萬,每部署一個機器人,將創造出3.6個崗位。我想與其整天擔心飯碗被搶走,還不如儘早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與技能水平,只有你自己強大了,才能不懼競爭不怕失業。
回覆列表
人工智慧三年內取代系統運維人員?這個不可能的,雖然現在大家很提倡自動化運維,但是我覺得從自動化運維到智慧化運維,這個過程沒有15到20年是不能實現的。
再說下我覺得可能在三年內被取代的崗位可能是司機及車間裝配人員:
現如今,你就能看到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在矽谷高速公路上穿梭,或是自己停靠到舊金山大街上,或者看到特斯汽車自己在路上飛馳;全球最大代工企業富士康百萬“機器人大軍”計劃公佈後引起外界矚目,這必將是車間裝配人員的強力競爭對手
我覺得人工智慧在未來三年內只能取代一些有標準化的,流程化的工作,而對需要用到人類複雜分析判斷工作是不能被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