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歲月沉沙

    是的!目前存在低慾望社會的國家大致分兩類,一種是以北歐為代表的高稅負高福利低密度人口國家,一種是日本為代表的中稅負中等福利高密度人口國家。它們的共同點是:老牌發達國家,社會安全體系健全,國民基本不用為生老病死基礎教育這樣的事情操心,自然不容易因為從小缺乏基本的生存保障而焦慮。而物慾的本源就是持續的生存焦慮。

    說到階層固化,我認為這對於高福利國家的多數民眾來說並不是一個問題。因為高福利國家的階層已經高度扁平化,權力不代表特權,國家元首或王室都和中產平民通婚,開車違章照吃罰單。即使是宜家創始人這樣的富豪,吃穿用度也非常簡單隨意。當每個個體的發展意願和個性都能得到較好的尊重,無需為了餬口去做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不需要因畏懼大齡單身招來的閒言碎語而去相親角,平民和國王的日常生活水平沒有很大區別,階層越高反而意味著受到的監督約束越多、社會責任和稅負越重的時候,多少平民會願意放棄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生活,去刻意追求成功呢?當然,當人們不是為了外在的物質聲望獎勵,而是出於內生動機全心投入到自己真心喜愛的事業中時,成功往往是一種水到渠成。所以這些國家雖小,但教育水準、科技文化創新力、人均GDP和幸福指數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的。

    在日本這樣的人口密集型集體主義社會,雖然階層分化比較顯著,但大部分人必須適應這樣的人口密度,以維護和諧的社會關係。從家庭少子化,男性中性化等流行風尚中可以看出人們正在盡力減小個人空間需求、降低對他人的干擾和攻擊欲,而不是追求高度競爭以攫取更多資源。從總體上說,讓多數人保持低慾望能夠維穩,是社會共同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無論是北歐還是日本,都有高度發達的科研水平和商業文化基礎,也不缺少自主培養人才的能力,維繫社會運轉的體系已經非常成熟,對引進人才刺激競爭的需求,遠遠不及引進年輕勞力和有生育意願的人以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來得迫切。

    在一個人民相對富足且社會保障充分的社會,單單是缺少物慾,階層固化本身並不會帶來多大的社會問題。人群中天賦高又有責任感的精英永遠是少數,一個社會若能約束好特權,讓少數天才精英充分發揮才能去推進社會進步,就足夠了。如果平民生活相對安逸無憂,人人爭當活雷鋒,只問付出不求回報,這能有多大壞處呢? 只有在一個階層上升意味著特權,金錢至上為價值觀導向的叢林社會中,要生存就得無休止的戰鬥,保持慾望和鬥志才會成為你要考慮的問題。

  • 2 # 寧寧靜靜可致遠

    我們還沒有進入“低慾望社會”。低慾望社會存在於社會發展的低階階段和高階階段,在原始社會,物質文化非常不發達,除了溫飽和生存問題,幾乎無太多的慾望。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各種物質文化需求逐漸增多,人不再滿足於各種需要,人心不足蛇吞象,心有多大欲望就有多大。為了權力地位,可以爾虞我詐;為了金錢財富,可以不擇手段;為了貪婪佔有,可以泯滅人性。神話里人類的祖先被蛇誘惑,偷吃了禁果,由此打開了人類貪慾的本性。

    無論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只要存在物質需求,存在分配製度的不平衡,就存在各種各樣的慾望。窮人嚮往財富,富人貪圖享樂,有權的想有錢,有錢的想有權,權錢都有的想健康長壽。那站在人生頂峰的秦始皇等,想著的是怎樣才能長生不老。慾望既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也是道德淪喪的源泉,有什麼樣的慾望就有什麼樣的結果。總之,慾望是人的本性,人不能無慾。心如止水的,不是看破了紅塵,就是已超出三界外。真正能超脫庸俗不貪不欲的人並不多,這個社會更多的是凡夫俗子。

    西方的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是貪婪和掠奪,而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轉變的中國,社會生產力還不十分發達,物質文化需求的分配還不能滿足按需分配。只有當生產力非常發達,物質充裕,人的精神境界已達到再無所欲求的共產主義社會,“低慾望社會”才能形成。還處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中國,“一帶一路”已展開百年夢想,為了國家的富強、民族的復興和社會的進步,還需要每一個人去奮發努力,才能實現我們的共產主義理想。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有十五天年薪假,你最願意去哪裡度過這十五天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