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懂茶帝
-
2 # 桐木王春強
先比較最普通的外山小種。
普通外山小種大多外形較細小,或烏黑髮亮,或聞起來有焦糖香,或有濃郁薯香,以一百度開水直接沖泡,湯色發紅,或渾濁,三泡後味道變化極大,寡淡,開水直接沖泡下,苦澀味明顯,多喝易反胃。
大部分的品質低劣外山小種,或多或少帶有以上部分特點,較容易分辨。
特別說明一下,市面上所有的價格在幾十一百多的所謂正山小種,絕對不是正宗的,這個價格連正宗桐木正山小種的成本都遠遠不夠,哪個茶農會賣?更何況是賣給消費者,這中間又有正當的利潤加成。
奉勸各位一句,便宜絕對沒好貨,因為好貨一定不便宜!!
-
3 # 山人茶語
首先從概念上來區別,為何有正山和外山之分?《中國茶經》記載“桐木之內,方為正山”。也就是說正山小種,是以桐木關內為產地生長、製作出來的紅茶品種。而其他地方做的小種紅茶,則被稱為“外山小種”,比如政和、坦洋、北嶺、展南、古田等地區。
從地勢看,正山和外山有嚴格的區分,正山海拔在600-1200米,內含物種豐富,溫度、溼度等生態條件優越。這也是造就正山小種獨特高山韻味的原因所在。
其次,正山小種外形條索肥實,烏黑油潤,湯色豔濃,呈深金黃色,帶有天然的花果香,香氣細膩且高長,滋味醇厚甘爽,有桂圓湯味,喉韻明顯。葉底呈古銅色,且具有耐泡耐貯的特點。
坊間流傳這樣一句話“不能用100度水泡的紅茶不能算好茶!“桐木正山小種可以用100度水沖泡,而且泡上十泡也沒問題。外山小種如果用100度水沖泡,兩三泡也就沒味道了,所以大多隻用80度左右的水溫。這也可以說是桐木關正山小種的一個優勢吧。
現在市面上好多外山小種,以次充好,比如有“糖炒茶”、紅薯味的茶,從外觀看烏黑油亮,十分漂亮。這就有加糖炒制的嫌疑。 無良商家會用劣質茶青加白糖炒制,以掩飾茶本身的苦澀,同時提高香氣和甜度。這樣的茶可以用手捻一捻,如果粘手或者有殼,那就肯定是糖炒茶了。這樣的茶喝多了容易反胃。
其實,商家不要為了蠅頭小利,放棄原產地本有的特質,認認真真做茶,也可以作出自己的明星茶。
回覆列表
舉個例項個大家看一下。一款外山小種,一款正山小種。
現在市場上叫“正山小種”的茶很多,要練就一副火眼金睛不容易,不過可以一步一步學習哦!
▲正山小種
▲外山小種
▲正山的幹茶明顯更粗壯
幹茶從外觀看,正山小種相比外山小種明顯更加粗壯。沒錯,葉片粗壯是正山小種的一大特點。桐木關地處高海拔,茶樹生長相比外山更緩慢,一般在每年陽曆5月份以後才開始製作,此時,葉片都已經長得比較粗大。
再聞聞香氣,外山小種有一股淡淡的焦味。據張小福介紹,這是因為紅茶製作有一個焙火乾燥的環節,外山的焙火溫度一般都超過100℃,所以很容易形成焦味;而正山的焙火溫度一般在80-90℃,也就不會有焦味了,而是一股悠長的花果香。如果是松煙小種,還會有桂圓香。
另據瞭解,有些外山小種還會加糖或糖精,表面油亮,焦糖味就更加明顯了!
▲外山小種茶湯
▲正山小種茶湯
茶湯從湯色看,這兩款小種沒有太明顯的差異,外山的湯色甚至略深。在這裡需要說一下,正宗的正山小種是橙黃明亮的湯色。如果你以為紅茶的湯色應該紅豔豔,那就錯啦!
兩款茶湯色雖然沒有太大差異,但滋味相差明顯。正山小種更加耐泡,滋味醇厚,花果香明顯,且悠長持久。而外山小種缺乏花果香,茶湯更加淡薄,五泡之後就沒什麼滋味了。
▲外山小種葉底
▲正山小種葉底
葉底對比
葉底兩款茶的葉底均呈古銅色,但正山的葉底也比外山的更粗大一些。一般來說,正山小種的葉底是古銅色,顏色偏暗,而且歷經十泡之後依然富有彈性;並不像很多仿製的小種那樣紅豔,也不會那麼綿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