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幸福的收割機
-
2 # 辛雨讀書
癌症是健康的主要殺手,在中國,癌症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平均每30秒就有一人患癌症。對於癌症,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預防。
預防癌症的主要措施
1、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少攝入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避免飲食過燙,少吃油炸、燻烤類食物等。
2、適量運動。運動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降低患癌風險。現代人普遍運動缺乏,長期久坐少動的生活方式會增加致癌風險。
3、控制體重。肥胖是惡性腫瘤的高危因素,控制體重可以降低癌症、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發病風險。
4、戒菸限酒。菸草中的尼古丁和焦油等都有致癌風險,長期吸菸、飲酒會增加患癌機率。
5、少熬夜,調節心情。現代社會,人們生活壓力大,長期處於焦慮狀態,而且很多人熬夜加班、打遊戲、追劇等,均會降低機體免疫力,增加致癌風險。養成良好作息習慣,早睡早起,學會放鬆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
6、定期體檢。定期體檢有助於癌症的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中國常見五種癌症的預防和篩查
在中國,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結直腸癌比較常見。
1、肺癌的風險因素有吸菸、廚房油煙、二手菸、空氣汙染等。建議50歲以上菸民及有其他肺癌危險因素的人群每年做一次低劑量CT檢查。
2、胃癌的主要危險因素有感染幽門螺桿菌、常吃醃製食品、油炸食品、黴變食品、燻烤食品等。建議40歲以上人群可每兩年做一次胃鏡篩查。
3、食管癌的高危因素是飲食過燙、抽菸飲酒、常吃醃製食品、油炸食品、煙燻食品等。推薦40歲以上人群定期進行內窺鏡檢查。
4、肝癌的危險因素有長期大量飲酒、病毒性肝炎、常吃黴變的食物等。需要定期體檢,有不適隨時就醫。
5、結直腸癌的風險因素是膳食纖維攝入不足,脂肪攝入過多,有家族史及結腸息肉史等。建議發生便秘要及時調理,50歲以上人群定期做結腸鏡檢查等。
-
3 # 四時養生文化
在中國消化道腫瘤的早期檢出率一直是偏低的,其中結腸癌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均全部惡性腫瘤的第3~5位。消化道腫瘤的早期症狀可能不明顯,診斷主要依賴於胃腸鏡檢查,組織病理活檢是金標標準。而目前胃腸鏡檢查並沒有納入普通體檢專案。有的患者即使出現消化道症狀也因懼怕胃腸鏡檢查而選擇口服藥物或先忍忍,最終檢查出來時就是晚期,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所以當出現我們常說的報警體徵時要及時就診。
-
4 # 健識君
結直腸癌篩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腸鏡檢查。
篩查建議:45-75歲人群
每10年1次結腸鏡檢查。每5年1次柔性乙狀結腸鏡(FS)。每5年1次雙對比鋇劑灌腸。每5年1次CT結腸鏡。每年1次腸道隱血試驗(FOBT)。每年1次糞便免疫化學試驗(FIT)。每3年1次糞便DNA檢測(sDNA)。腸息肉病史、結直腸癌切除病史、結直腸癌家族史、持續炎症性腸病等高危人群要進行更高強度的隨訪,更早啟動篩查。 -
5 # 王小王的日常
看了下回答,還有說找中醫的,真想知道中醫怎麼能篩查腸癌。。。
中醫博大精深,有很多有價值的地方,但腫瘤的篩查可不行。
體檢沒有毛病,半年後發現癌症,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檢查對。
回頭想想我們每年的常規體檢:抽血化驗,照胸片,心電圖,B超,眼科牙科,婦科,小便。。。貌似沒了吧。這些專案哪個跟腸子相關嗎?並沒有!
篩查結腸癌最好的方法:腸鏡檢查。當然這個比較有痛苦,適合有高危因素的人來查。比如家族性腸息肉,家族腸癌病史,飲食長年不健康等等。臨床上還有一種無痛腸鏡,其實說白了就是全麻以後給你做。雖然無痛苦,但是要面對全麻的風險,孰優孰劣,值得考慮。
另外對於直腸癌,可以透過肛門指診來做,只不過好多人不好意思去做。
回覆列表
不論什麼癌,都有自身的發展過程和日常表現。每個人的身體應激反應不同,加上平時不注意,所以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和工作生活壓力大的人很容易忽略身體向你發出的求救訊號,比如神疲力竭、消瘦。要做預防,首先要和身體對話,感知異樣。其次是做有針對性的檢查,檢查要對路,要精準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