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_秋色如水

    首先給孩子提供一個溫馨的家庭氛圍,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如有爭吵,要理智的對待和解決,儘量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榜樣!然後要讓孩子正確對待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情緒,儘量學會做情緒的主人。最後有意識的多帶孩子接觸美好的事物,培養孩子有一顆感恩善良的心!

  • 2 # 太原那點事兒

    為了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在教育孩子(3-6歲)的過程中,我建議各位媽媽儘量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氣質、個性、節奏、心理特點,不和其他同齡孩子比較。尊重孩子有自己的認知自己、他人和環境的方式,尊重孩子有自己的應對方式,不輕易代替孩子去做事和處理人際。

    二是,接納孩子。在尊重的基礎上,儘量接納孩子的情緒、感受、願望和動機,接納孩子的情緒,允許和鼓勵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感知、情緒、感受和願望,接納孩子在某些方面發展可能滯後於其他同齡孩子,接納孩子按照自己的節奏探索世界和完成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

    三是,積極關注,忽視孩子一般不適宜的行為,積極關注孩子的努力和適宜行為,並進行恰當、具體、及時的鼓勵,幫助孩子看到自己的成長;積極關注不適宜行為背後的動機、願望、情緒和感受,接納和看見不適宜行為背後的動機願望等;同時,積極引導孩子呈現適宜的行為。

    四是,促進人際。依託我及家人的人際網路,盡最大努力為孩子創造與同齡或相近年齡的小朋友一起玩、遊戲、吃飯、野餐、看書等人際活動;在人際活動中抓住教育的機會,逐漸傳授孩子一些人際規則,並鼓勵孩子嘗試不同的交往行為,體驗可能的後果,幫助孩子找到合適自己的人際行為方式;在孩子與小夥伴發生衝突時,允許孩子自主解決人際間的摩擦和衝突,在確認孩子不能自主解決,且衝突已經升級到攻擊或在過程中比較挫敗時,優先安撫孩子和其小夥伴的情緒,等待他們平靜下來之後,按照他們能夠理解的方式,回溯事情的發展經過,說出他們的感受、想法、願望等,並引導他們自己解決,從而發展他們的人際能力。

    五是,調適情緒。在孩子處在情緒中時,首先和孩子在情感上進行連線,幫助他們說出自己的情緒、感受、想法等,看到他們單純善良的動機;等待孩子情緒平靜之後,在進行必要的行為引導;抓住孩子生活人際中的教育契機,進入孩子的角色去體會他們的世界,體會孩子的細微的情緒,幫孩子說出來,從而幫助孩子細分、覺察、承受和表達自己的情緒;在孩子開心的時候,尋找一些時機教孩子透過減慢呼吸節奏、喝水、走動、塗色等方式放鬆,從激動情緒中走出來的技巧;幫助孩子能夠覺察自己的情緒類別、強度等,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主張和情緒等。作為媽媽,自己儘量的用語言真實恰當地表達和孩子互動中的情感情緒,以此身教言傳人際中如何更好地表達和調適自己的情緒。

    六是,拓展認知。孩子都是好奇的。鼓勵和引導孩子去感知新奇的事物、玩法、遊戲等,引導孩子拓展感覺通道(觸覺、聽覺、視覺、嗅覺)去感受同一個物體(比如香梨,發糕等),並且嘗試用語言表達;引導孩子形成整合的知覺,從多個層面去感知一個物體,嘗試對一個物體進行整體的描述;引導孩子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同一個故事,引導孩子可以換角度去閱讀故事和理解身邊的事情。

    七是,在關愛和管制之間尋求平衡。恰當的關愛是家長與孩子建立心理聯結的基礎,是孩子安全感獲得的條件。管制,是在保護孩子探索欲,好奇心,創造力基礎上,對孩子行為進行的規範,讓孩子的自由在一定的框架之內。在足夠關愛基礎上的管制,才能夠讓孩子在愛的滋潤下遵循規則,缺乏關愛的管制往往會導致孩子口服心不服,導致孩子逐漸從家庭中逃離。關愛包括無條件的愛和有原則的愛。無條件的愛是指對孩子生命的尊重,是對孩子情緒感受的接納,無論孩子是什麼樣子,處於什麼樣的狀況,父母都是愛孩子的。有原則的愛,主要是針對行為,我們對孩子的情緒、感受可以是無條件的接納,但是對孩子行為可以是有原則的接納。孩子行為的基本框架是法律和道德,同時對孩子不適應行為、不良習慣也需要加以管制,為孩子的一生塑造良好的行為習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羊有什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