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喵說育兒
-
2 # 七個奇怪的名
不能一下子就斷奶了,要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餵奶粉的次數,給他減少母乳,奶粉要選擇跟母乳接近的,比如乳鐵蛋白強化新增的剖蓓舒。
-
3 # 紅彤姐的蘋果
寶寶斷奶要有個適應過程,要是之前就開始給他喝奶粉的話,會避免出現一些應激反應,奶粉注意根據寶寶的體質選擇,易過敏的,可以選擇敏佳
離乳的方法
首先,要有耐心。
跳過餵養
嘗試跳過一次哺乳,改用奶瓶、喝水或輔食,看看寶寶的反應。
如果寶寶可以適應,那麼可以在以後的每一天都少喂這一次,換成其他的食物。
寶寶適應之後,依樣逐漸減少其他時間哺餵的次數,直至完全離乳。
順序:先逐漸替換掉白天的哺乳,而夜奶或者睡前最後一次哺乳是比較難斷的,留到最後再攻克。
減少哺乳時間
如果嘗試跳過某次哺餵時,寶寶難以適應(很可能會這樣),那麼可以換一種方法,不跳過此次餵養,但逐漸減少哺乳的時間。比如平時喂10分鐘,那麼逐漸縮短時間,7分鐘,5分鐘。根據年齡,用合適的輔食來補充減少的營養,直至完全跳過這一次哺乳。
推遲哺乳,轉移注意力
對於稍大點的寶寶,如果能聽得懂話了,那麼可以這樣做:當寶寶想吃neinei時,告訴他再等等,然後用更有趣的活動來分散他的注意力。
如果寶寶等不及了或者實在餓了,可以用奶瓶裝好母乳,給他吃一點。
增加寶爸的出場率
有時候寶媽的出場會讓寶寶想到neinei,所以對餵奶方式的改變感到迷惑甚至憤怒,如果由爸爸或其他成員給孩子餵奶瓶,媽媽儘量離開房間,會相對容易一些。
等孩子習慣使用奶瓶後,媽媽再接管這件事,不過應該給與孩子更多的擁抱、撫摸、親吻來填補他失去與母親肌膚之親的失落感。
如果怎麼嘗試離乳都無濟於事……
不妨再等半個月,一個月之後,再次嘗試。如果急著要回去上班,可以當個背奶的媽媽。
另外,不要在寶寶生病時或者旅行中嘗試給他斷奶。母乳的餵養使得寶寶抵抗力更強。
為什麼那麼多媽媽說斷奶疼?
如何哺乳、如何斷奶,大多數媽媽都是從老一代人、周圍的媽媽那裡獲取的資訊,哺乳這件事是一件“人與人之間相互模仿學習的技能”。
所以一直以來當大部分人都是痛苦地斷奶時,身在其中的你就很難會想到:斷奶是可以不疼的。
如果不評估自己的奶量,
甚至一天裡還要喂好幾次,
你卻堅持按照傳統的方式斷奶,
說不喂就不餵了,
那麼基本上你都會遭遇下面兩種疼:
斷奶過程中的脹痛
奶量大、斷奶急、生憋著不排奶,保準疼!
從乳房開始減產,到徹底停產,這是需要時間的。如果本身產能高,需要的時間會更長,在這期間乳房也還是在泌乳。而生憋著不排奶,必然會讓乳房脹痛難忍。疼也就算了,還容易脹出大問題,乳房腫脹、奶結、乳腺炎、乳房感染、膿腫等問題都可能找上門來,讓媽媽痛苦不堪。
一般頭六個月媽媽的奶量是最大的,之後逐漸降低,這是符合寶寶對奶量的需求變化的。也有的媽媽本身產奶量大,或者一天還要吃好幾次奶。這些媽媽都不適合急急忙忙地斷奶,也不能憋著不排奶。
斷奶以後隱隱作痛
水腫到乳房不通暢,乳汁吸收不均勻,痠痛不適
憋著不餵奶好多天了,本以為斷奶後就好了,結果疼痛並沒有消失,很多媽媽在斷奶很久之後,乳房仍然會有明顯酸脹的感覺。
這是因為之前錯誤的斷奶方式,讓乳房組織水腫嚴重,使乳腺不通暢,乳汁被堵在較細的位置不能流通,於是只能不均勻地分佈在乳房裡。本來滯留在乳房裡的乳汁會均勻地、緩慢地被身體吸收,結果因為滯留乳汁分佈不均勻,也無法均勻地被吸收,於是即便已經停止泌乳,乳房依然還有隱隱的不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