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0
回覆列表
  • 1 # 急急火火就地解決

    我的理解算是很簡單 在自己的本職內體現自我價值。

    我如今是個大三在校學生 說真的大一大二完全是混了過去,不知老師所謂,自己也不知所云。每次期末考試只求過線,就歡天喜地。

    改變我的是這次回家,遇到童年好友,現在已經是個爸爸了。我和他曾經一起掏過鳥窩,抓過螃蟹,打過馬蜂窩,還曾一起迎風撒尿。

    他滿臉滄桑,面板黝黑,手上還是厚厚的老繭,他在工地給人搬磚,就是個小工,初中就輟學跑社會,跑來跑去 還只是這樣,自己生活都不過用。孩子的奶粉錢都沒有。一事無成。

    我想 我現在是大學生,如果我混吃等死,畢業後進入社會能幹什麼,是不是和他一樣,孩子奶粉錢的沒有。

    一想 我就渾身冷汗 ,那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的生活也不應該是那種。

    我要自我實現,實現自我價值,實現一個大學生應有的價值。

  • 2 # 內含子的表達

    自我實現是人本主義的一個思想。人本主義出現於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獨立於精神分析和行為主義,被稱為心理學的第三勢力。馬斯洛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人物之一,提出了人類需求層次理論,自我實現是其中的最高層次。以下主要介紹馬斯洛的觀點。

    自我實現被定義為發揮我們天生潛能的過程。自我實現是個體天生的傾向,每個人都有實現自身潛能的內在需求。需求有高低層次之分,只有個體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時,高層次的成長需求才會凸顯。如果對生理、安全和情感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個體就處在匱乏動機的控制之下。

    有些人被稱為自我實現者,他們比一般人更健康、更最佳化,研究他們可以告訴我們更多關於成長潛能的資訊。這些人不受嚴重心理問題的困擾,而且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他們的才能和優點。他們對日常生活總有新鮮的感受,對自己和他人的接納程度更高,創造力更強,更能抵抗從眾性。雖然自我實現者並非完美,某些困擾著普通人的問題同樣會影響到他們,有時他們也會令人厭煩,或者抑鬱,但是他們的能力沒有被抑制,而能力被抑制正是普通人的一大特徵。

    很多人因為缺乏支援性環境而沒有達到自我實現,但也有很多人在匱乏的環境中也極具創造性。豐富的資源幫助一些人成長,但同時卻阻礙了另一些人發展,有利的環境並不是成長的保證,個體還必須具有強烈的成長慾望,排除對成長的恐懼和抗拒。

    個體發展是促進成長的力量與阻礙成長的力量之間的鬥爭。馬斯洛認為,我們的社會過分看重安全和物質舒適性,因而妨礙成長。我們應該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安全的興趣,並最大限度地放大安全的危險性(例如無聊厭倦和停滯不前);同時強調成長的吸引力,並儘量縮小其風險。

  • 3 # 心夥伴

    “自我實現”這個詞語是來自西方的,類似觀念的出現,最早的時間要追溯到古希臘時期,蘇格拉底首次將哲學從對自然的思考,轉移到對人性的思考,具有里程碑的意義。直到心理學的出現,這一認識才得到科學的解釋。

    在西方,所謂的“自我實現”講得是個體價值的實現,強調的是發現自我,知道自己內心的真正需求。而在中國,講究的是天人合一,不強調個體,所謂的“自我實現”就是投身社會,透過社會來實現自我價值,但是由於西方文化的滲透,這一觀念有所改變。隨著中國的不斷髮展,許多人不像以前,忙於為生計奔波,而是開始有自己的追求,懂得自我實現。

    從心理學的角度,“自我實現”是獲得幸福的途徑,很多人認為,只有擁有更多的財富,買各種想要的東西,才是幸福所在。其實,物質只是獲得幸福的基礎,只能夠滿足物質需求,對精神追求意義不大。當一個人擁有穩定的物質生活之後,就會有精神追求,這種追求就是“自我實現”的過程。

    如果不能夠充分認識自我,就會對人生產生迷茫,不知所措,容易產生無聊或者痛苦的心理。自我實現,是一個無窮無盡的過程,需要有一輩子去完成。與物質追求比較,自我實現並不會讓慾望膨脹,導致痛苦,它只會帶來更多的樂趣,讓人陶醉其中。更重要的是,自我實現不受條件的約束,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只要你願意,就能去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UFC重量級冠軍的體重和力量要大於花豹,如果徒手和花豹打滿三個回合,誰會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