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福榮
-
2 # 學林金喜鵲
七夕節與中元節是傳統節日姐妹花,聯絡緊密。
在陰陽學中,七月是人鬼都清爽活躍的月份。七夕陰氣初動,盛夏始衰,給人清爽,而鬼魂仍睡而不醒,因此是不怕鬼氣干擾的少女思春節。到中元節就不一樣了,陰氣漸強,秋天露形,鬼從沉睡開始醒來,人鬼共存,又互不干涉,所以中元節就成了敬鬼節。敬鬼節與除夕祭祖,是有重大區別的,不可混淆。
-
3 # 易行者張軒寧
一個神仙過節 一個是鬼過節區別在於…
這兩個節日是毫無關係可言的,
七夕是一對神仙嗨的日子,既牛郎和織女。
中元節是一群“鬼”嗨的日子。
可以這樣理解:
七夕相當於西方2.14日的情人節
“鬼”節,又稱中元節,是鬼放假過節的日子,相當於咱們的春節放假。
這兩個節日是毫無關係可言。
關於七夕節的碎碎念
七夕,又名七巧節,也成七姐節,畢竟是玉皇大帝七姑娘的故事,故事大概就是有一個人家的放牛郎和玉皇大帝七姑娘的可悲可泣的的愛情故事,每年七夕據說看不見喜鵲,因為喜鵲都搭鵲橋去了,而且要下雨,代表此二位的傷心淚、感動淚等等。那天多數都是情侶祈福啊、情侶之間與愛情相關的事宜,所以也可以理解為中華情人節。
不過筆者一直有一個疑問,如果我們拜七姐,過七夕真的可以有用嘛?如果七仙女她老人家有招的話,還需要跟牛郎哥哥一年見一面嗎?自己都沒招呢,怎麼能祈願人家的美滿的愛情呢?自己有招就不用一年見一次了吧。
其實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理解,七夕過的意義在於他們之間這份忠貞不渝的愛情、不肯向天地阻隔、身份、貴賤高低等一切天條,人家的門當戶口所低頭,表示其愛情的忠忠貞不渝、不離不棄、真摯的愛情是需要我們學習的,圈重點:是忠貞的愛情!而不是時下過七夕帶“小三”什麼的,那樣我相信誰也不會保佑你的。
關於中元鬼節的碎碎念
鬼節,我們中華本土文化、道家文化稱中元節,對於佛教稱為盂蘭盆節的兩種文化內容與文化背景。
先說中元節,中元節是三官大帝,其中之一地官聖誕,與此同時也是赦罪之日,所以鬼節當天是給天下眾生赦罪日,而對於鬼節的概念,從七月初一之七月結束,稱為鬼月,這一個月都是鬼的假期,而七月十五則是鬼的盛況是日,可以理解為西方的萬聖節,但是我們似乎過的就沒有西方那麼嗨,而是過的很恐怖的狀態。
而對於盂蘭盆節,就是佛陀的弟子目犍連神通雖然高,但是母親卻死後墮入餓鬼道,自己施展任何法術都無法救度,後求教佛陀而說其《盂蘭盆經》,而成其上供下施,上供佛法僧、下施餓鬼地獄之眾生。
從而我們可以發現其共同點在於:赦罪、代表行善、救母代表孝心,神佛代表恭敬與功德之意,
所以我們還需多行善事,不為惡事,不終惡因,而不生惡果之意。
回覆列表
謝邀!每年的七月初七,牛郎、織女鵲橋相會。這只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一則神話傳說,並不能算作"節日"。今人見國外2月14有情人節,便把中國的"七夕"定為中國的情人節,這裡更多是商家的抄作。若問中國的"情人節"是那一天?按文字記載,中國古人過的,符合情人節定義的那個日子,應是"上元節"(元宵)。你看南宋.辛棄疾的〈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清代詩人姚元的《詠元宵節》:"花間蜂蝶趁喜狂,寶馬香車夜正長。……",越劇〈追魚.觀燈〉:"雙雙蝴蝶迎風舞"、"對對鴛鴦比翼交騰"的唱詞等就清楚了。
但每年七月十五的"中元",倒確是華人的一個重要節日,這個節日俗稱"鬼節"。這天如同"清明",家家要在家裡,祭祀逝去的亡靈。從古代一直延續到今天。筆者座標蘇南,中元這一天晚上,家家、戶戶除祭祀逝去的親人。還在戶外給孤魂野鬼焚紙、燒香。現這一做法,城市裡較淡化,達不到每家每戶,但在農村是很重視的,每家每戶都要做。
所以"七夕"與"中元"雖只差幾天,離得那麼近,但並不存在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