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手機使用者6993297953
-
2 # 然規成長
從我和她媽接觸的第一次起,只要說起孩子的教育,說起她這個女兒,總是有說不完的話,什麼不聽話,什麼玩手機,什麼注意力不集中,什麼老師叫家長,什麼我都是為了它工作都不做,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都那麼好·····如果不打斷,這位媽媽可以連說一個小時不帶停的。
有一次,她媽媽說了半天孩子的不是,我說:是不是可以的話,你就不要她了啊。她媽說:如果是個小貓小狗,我就真的不要她了。
著實嚇了一跳,分析她家孩子的情況,我和她說了起來:
首先孩子出現問題,不僅僅問題出在孩子身上,很多情況是出在家長身上的。
我說:“你回憶回憶,你有沒用吵過孩子之後後悔的”
她媽媽說:“有!“
她給我講了有一次,她剛進家門,看到孩子在玩手機,一下子火就上來了,不問青紅皂白,一頓吵。結果孩子說今天作業簡單,自己已經寫完作業,剛拿著手機玩。
弄的一家人不高興,吵完之後這位媽媽就後悔了。
我繼續說,如果今天你不是進門就吵孩子,而是知道孩子寫完作業,誇孩子有進步,結果會是怎樣呢?
我見這位媽媽有點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了,我趁熱打鐵繼續說:
你仔細想想,孩子有沒有一點點的優點,孩子有沒有一點點的進步。
你再仔細想想,你的眼裡是不是隻看到孩子的缺點,只看到孩子存在的問題,說起孩子的不足之處,你可以滔滔不絕的說半天,但是說起孩子的優點,你很難想起來。
反過來想一下,如果孩子眼裡只有媽媽的缺點,恨不得不要你這個媽媽,你會怎麼想?
你給孩子做好吃的的時候,買新玩具,新衣服的時候,孩子有沒有給你一個笑臉,再反過來想想,你啥時給過孩子一個笑臉,說起孩子,都是一頓數落,如果某一天孩子說:“如果可以,我寧願不要你這個媽媽”到那時,你會怎麼想?
其實處理起來很簡單,用你的眼睛去發現孩子的優點,用鼓勵去引導孩子發揚自己的優點,提高孩子的積極性。
回到題目來說,看到這個題目一下子就想到這個家長,和你家的孩子有點相似的地方,我的辦法就是去發現孩子的優點,肯定孩子的優點,用鼓勵去引導孩子發揚自己的優點,提高孩子的積極性。
希望可以幫到你! -
3 # 劉丙午1
辦法肯定有,且一定能奏效,但是,家長你們能做到嗎?
許多時候,孩子的問題其實是大人的問題,孩子的浮燥、不聽話往往是由大人的行為造成的。多數情況,孩子的父母說話做事沒有規矩,夫妻之間為著雞毛蒜皮的小事常常爭吵,不順心的時候,又無端的把火發在孩子身上,這樣的父母,最容易導致孩子不聽話,從小就養成了不穩定的情緒與性格,有逆反的心理,到了學校,愛出風頭,不受約束,常招事惹非,令老師頭疼。
這樣的孩子,打罵是沒有用的,越打越罵,越沒臉沒皮,更沒有自尊心,想要改變孩子,只有先改變大人。正人先正己,大人必須做到,保持家庭成員之間的言語溫和有禮,家庭氣氛溫暖親蜜,對待孩子的態度由訓斥、打罵變成耐心說服,口氣從粗暴變成溫言細語,平時不可老指責孩子,而是各方面多關心孩子,當我們的孩子在心裡認可了自己的父母,尊敬了自己的父母,孩子才會真正的認識到,招事惹非,是對父母的傷害,他們才能慢慢的改變,變成聽話的孩子。
尊敬的家長,孩子的父母,你們能做到嗎?
-
4 # 陪伴孩子度過叛逆期
孩子在學校為什麼不聽話呢?家長每次被叫去學校,都是怎麼處理的呢?是不是覺得面對老師很慚愧,很抱歉,回去就打罵孩子,根本不瞭解事情經過,也不問孩子為什麼調皮,是嗎?如果家長你都不知道孩子不聽話的原因,不去了解事情經過,又怎麼不反覆發生這種情況呢?
很多時候,家長的情緒、態度,決定了孩子的性格和成長方向。
當孩子叛逆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孩子總是針對家長的觀點,有一句反駁一句,或者不理不睬,平時說的話完全聽不進去,反而振振有詞,不可避免的會發生“針鋒相對”的現象。
這個時候的親子關係,是最脆弱的,因為家長和孩子站在了對立面,很快,這種衝突就會暴露在你和孩子的情緒、語言、行為和動作上。有的家長比孩子還學不會控制焦慮發怒的脾氣,發現單純講道理孩子不聽的時候,就開始責罵孩子,最後可能發展到打孩子。這些簡單粗暴的方法只會使親子距離越來越遠。
那麼,叛逆的時候,如何避免像敵人一樣針鋒相對呢?首先,家長一定要控制自己焦慮的情緒,改變自己的態度和心情,儘管知道孩子讓自己生氣了,但儘量剋制住(可以藉助抄念親子連心文平靜情緒);其次,學會心平氣和地與孩子對話,果斷堅決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信念,讓孩子更容易接受(用nlp溝通模式、grow溝通模式、三分法思維等方法引導孩子溝通)。最後,家長有底線有原則,引導孩子建立手機網路、學習、作息、運動的邊界。
-
5 # 賴頌強講孩子抑鬱休學
家長期望孩子說了就聽,其實是希望孩子服從自己。
聽話應該有兩個含義:你聽我的,我聽你的。
往往彼此傾聽得出的結果執行力更好。
“我以前兇吧,態度不好,他不聽我理解,可是現在我好好說了,他還是不聽。”這是家長困惑的地方。
常常家長會走進一個誤區,是什麼呢?
如果我放下身段,跟你好好說,那麼一定能到達我的目的:“讓你好好聽我的話。”
家長的目的就是要:你聽我的。
這個想法有個根本性的問題:沒有把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上。
想想看配偶間如果這麼要求對方:你要聽我的,顯然會有矛盾,那麼放在孩子身上也一定遲早會出現矛盾,且隨著孩子年齡增長,矛盾會增大或激化。
孩子不聽話的原因有哪些?我們一起來看看
(1)孩子的想法和大人的期望不一致
那麼孩子的想法呢?我還沒玩夠呢,等我玩夠了再說啊
所以家長的期望和現實就存在差距了,所以矛盾就出來了。
大人的感受就是,我的孩子不聽話
(2)孩子的好奇心讓他一而再而三地嘗試
比如說,商場裡面亮晶晶的商品,可能昂貴,也可能是易碎的;但是孩子對商品的價格和材質沒有概念,他對自己的能力認知不足,他也沒有辦法以預判形式是什麼樣。他沒有我們大人的社會概念,比如說碰壞了要賠,賠還要不少錢,而且這個錢賠出去沒有回報,是冤枉錢,這些孩子統統沒有概念;即使家長跟他說:“不要碰哦,壞了媽媽要陪的”這樣的話,他也只是聽,對他來說,不能理解是什麼意思。但是商品呈現出來的漂亮的樣子或者功能在實際地吸引他,讓他去一探究竟,所以他沒法聽大人的“離得遠遠的”
給大人的感受就是,這孩子越說越做,不聽話
(3)這是孩子一個個性化過程,對說“不”的產生的力量很享受
有的時候孩子說“不”或者反抗家長的時候,家長的激烈反應,讓孩子體會到“不”這個詞真的很有力量,那麼大的孩子很享受這樣的力量感。
比如說今天是規定的穿校服上學的日子,孩子說“我不想穿校服”。家長就著急了,“今天是規定要穿校服的,你不穿校服,你穿什麼?其他小朋友都穿,你不穿?”家長就噠噠噠,一頓講道理,目的是要說服孩子,給孩子的感覺就是被大人控制了,也感覺到我只要說“不”,就能把大人搞得雞飛狗跳,這個很有意思,所以他會常常來刺探一下大人
給大人的感受是,這孩子怎麼就說不聽呢,真不聽話
(4)孩子對“不要”的理解和大人不一樣
比如說,過馬路,大人認為過馬路就是快步走,謹慎前行,注意前後左右的行人啊,拐彎的車輛啊,總而言之要小心地儘快走到安全的地方
孩子聽到大人說過馬路不要跑,他拉著你的手,一蹦一跳,因為紅燈變綠了,大傢伙一快往前走的人流很讓人興奮啊,我是其中一個很讓人開心啊,剛才停著等,現在齊步走,這個很讓人激動啊,所以他的動作完全表現出他的感受和心情,他沒法理解那些個危險和緊張。
那麼大人的感受是:這孩子真是越是危險,他就越做危險動作,真是不會聽話的熊孩子
(5)大人不傾聽孩子
有沒有過這樣的情形,孩子說:“媽媽,快快,快看我”,他可能把你的大衣服披在身上了覺得很好玩,他可能把枕頭、玩具或者水桶頂上頭上了,他想要跟你分享他的創意,通常家長們沒有感受到危險,或者正在忙著的時候,都是很敷衍地看一眼,“哦,看到了”或者很不耐煩“唉呀,正忙著呢,沒看到嗎”於是這樣的反應也給孩子做了個榜樣,他也學到了,下一次,他也會這樣對待大人叫他比如吃飯啦,睡覺啦
這個時候家長忘記了自己曾經做過的示範,他只感受到當下孩子的行為:怎麼叫都不聽,真是不聽話哦。
那麼解決方案是什麼呢?
(1)審視自己的行為
每次孩子來找我們的時候,你覺察一下自己的行為,你有沒有在認真地聽孩子說話,你有沒有敷衍孩子,有沒有給孩子做“不聽話”的榜樣?
這個可以觀察一下自己或者你的配偶或者家人,當孩子叫你們或者跟你們說什麼事的時候,你的迴應方式是什麼,記錄下來
然後從現在開始,可以很認真地迴應孩子的每一次呼叫,即使你手裡正忙,正在炒菜,也可以把火先關掉,然後蹲下來,看看孩子是什麼事情,如果是需要花很長時間的,可以跟孩子說:“我聽到你叫我啦,我現在正在炒菜,吃完飯我們一起玩,好嗎?”或者你們可以約個時間,每天一個固定的時間一起交流的,讓孩子把要跟你做的事放到那個時間去,這個固定時間稱之為特殊時光。
(2)給孩子權力和選擇
比如孩子今天要穿一條紗裙子上學,可是天很冷;可以讓孩子先穿上衫裙子在門口試一試,讓她自己決定要不要穿;可以這麼說:“今天天氣比較冷,媽媽打算要穿絨的衣服。你如果要穿紗裙子的話,可能會冷,也可能不會冷;或者你可以先穿了在樓下走一走,再來決定穿不穿,好嗎?”
當然也可以根據裙子的厚薄和大小,給孩子有限的選擇:“你打算在裙子裡穿保暖衣還是穿外套呢,這個由你決定”——當然我們說這個有限選擇給出的選項是大人能接受的,就比方剛才那個例子,不管是穿保暖衣還是穿外套,大人都可以接受,就可以給出來做為選項,大人不能接受的,就不做為選項來提供。
(3)傾聽,進入孩子的內心
比如孩子一定要去看看那個電飯煲,可以抱著他在安全的範圍內,去看一看你是怎樣把米和水放進去的,是怎樣按鍵的,或者也可以抓住他的手指,讓他按正確的鍵。讓他體會參與的快樂
或者是孩子睡覺前怎麼也捨不得玩具,還想玩,可以跟他說:“嗯,這些玩具都很有意思,你一定想要玩到不想再玩為止,現在是睡覺時間,是你自己收玩具還是媽媽和你一起收?” 用共情的方法去理解孩子,讓他覺得被關注到。
(4)運用幽默
比如說洗了澡,不及時穿衣服,可以先用被子把孩子先圍起來,孩子通常很喜歡不一樣的處理方式,他會很享受光魯魯在被子裡的感覺。這個時候你還可以跟孩子玩遊戲,拿著他的衣服說:“嘖,這件衣服是誰的呢?他找不到他的主人了,是椅子的吧?........”
(5)尊重孩子,留出時間
通常我們說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不讓孩子受打擾,就是在他看書,玩玩具的時候不讓他在那個場景中被打斷。如果剛好到吃飯時間了,怎麼辦呢?提前一點知會孩子,讓孩子有一個心理預期,不要讓他立刻放下手裡的工作。
可以這樣說:“我們馬上就要吃飯了,你需要多長時間可以過來?”
也可以說:“還有五分鐘就要吃飯啦,你可以準備一下嗎?需不需要小鬧鐘提醒你?”如果孩子同意,那麼按個小鬧鐘,孩子可以聽到鬧鈴響之後按計劃行事。
回覆列表
第一,搞清楚孩子為啥不聽話,違反的是啥紀律,按你所說,孩子有很大機率是屬於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失衡造成的,這種孩子,做什麼事,說什麼話,不經過大腦考慮,管不住自己的手腳,屬於易於衝動的情況,這種情況,你就是把他打死,也不頂用。但是,打也是有一點作用的,你要是不約束的話,孩子就會失去明辨是非的能力,不知道約束自己,不瞭解各種場合的行為界限,以後到社會上,就是個人見人煩的主。
第二,這種情況,建議帶孩子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確定一下,是否屬於行為心理障礙。如果是,按照心理諮詢師的建議來操作,比你在這裡諮詢要靠譜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