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倍多紛親子聊天室
-
2 # 楊楊炒尖椒
對比還是對別?這都是父母的虛榮心作怪,以前是比吃比穿,拼爹拼老公,現在拼孩子,什麼你孩子分數比我家高了1分這還能忍,其實對孩子是很傷害的,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閃光點,我覺得最應該比的是比誰快樂
-
3 # 淘氣鬼55591504
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愛好,有些人就喜歡拿自己家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難道這些家長都沒有在自己身上找過原因嗎?
-
4 # 瀟灑走一回192957230
我從來都是自己的孩子很好很優秀,再不好也沒當外人面說自己的孩子如何,孩子是誇出來的,我孩子現在就很成功了,知名大學!如果看到孩子有哪裡做的不好,建議家長們要說你比誰誰有能力做好,他能做那麼優秀是他用心,不三心二意的馬大哈,你如果也能和誰誰一樣用心學習,不粗心大意馬大哈,肯定比他她還優秀,如果考試不好,就說這次是粗心沒關係,下次注意,肯給你能考好,這樣孩子沒壓力,反而輕鬆的學習,孩子會很努力用心學習,也會很自信!
-
5 # 喬治麻咪
首先,基本上每個人都會有這種經歷,家長拿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我也是從孩子長大的,家長拿別人家的孩子來比較是毫無意義的,對自己家孩子進步也沒有用處。
我記得小時候,我不愛幫忙做家務,鄰居家的孩子做家務非常棒,我媽總愛拿我和鄰居家的孩子做比較,但是從小到大,我還是一樣不愛幫忙做家務。
其次,非常理解家長喜歡比較的心理,其實他們不但喜歡拿別人家是孩子做比較,他們喜歡比較一切東西,房子、車子、老婆、老公,所以有時候說對於父母的比較,我們聽聽就好了,不要太在意啦。
再次,我們現在也是做父母的啦,雖然我能理解為人父母的比較之心,但是作為父母我並不認同這種做法,我覺得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根本不用拿孩子的劣勢去和別人家孩子的優勢比較,不但不能讓孩子進步,還可能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
記得在綜藝節目《少年說》中看過一個片段,一個女孩上臺吶喊說,她就是老師和家長口中那個別人家的孩子,但是這個別人家的孩子也同樣有煩惱,她的媽媽總是數落她體育不好,她也會不開心。
最後,既然孩子天生就不可能完美,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去放大他們的優勢,不糾結他們的劣勢,相信孩子終有一天會活成他們本該的模樣,孩子本就該活成大人喜歡的樣子,而是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
6 # 晨曦一族
“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父母“,“別人家的男朋友”·····我們總喜歡別人家的,和別人比較是大家的共性吧。
但總拿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對孩子並不公平,而且孩子心裡也難受。
就像《少年說》有一個女孩站在臺上,問媽媽“為什麼你的眼裡只有別人”。
女孩說,你能不能別總是拿我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你為什麼不看一下?
媽媽:我覺得你的性格需要打擊,不然你會飄。
女孩:我說了,我的性格不適合激將法,你們卻總是打擊我,我就會覺得自己很差。
媽媽:當你很強的時候,我覺得我要拍一下你。當你很弱的時候,我要推你一把。(總之就是不肯輕易說一句認可)
這位媽媽甚至對女兒說,你這麼差,學霸怎麼會和你做朋友的。
在媽媽眼裡,女兒永遠不如別人家的孩子。
看到女孩在臺上淚奔,恍若看到了年少時的自己,我們小時候也總是被父母拿來和別人比較,現在為人父母了,藉著為了孩子好,開始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家孩子比較。
其實,說實話,父母這樣比較時心裡也會質疑自己,這樣會不會不好,可是好像周圍都這樣。如果自己的孩子落後怎麼辦,帶著這種心情就又開始比較。
做父母的也很矛盾,和別人孩子比較,對自己孩子不公平,不比較又怕孩子落後,沒有進取心。
做父母也是不易呢,第一次做父母,還請多諒解。
回覆列表
我們家長首先要了解自已的行為,比較這件事我相信不是孩子的意思,是家長想滿足自己的心裡需求。請各位記住,你在做孩子在模仿,這樣讓孩子淺移默化的記住了,遇到什麼事都想比一下,這種行為會給孩子帶很多不良情緒。
孩子不是商品,生下來都是獨立個體,身教很重要。